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评论 > 文化时评 >

把文化的温度辐射给大众

http://www.newdu.com 2017-10-14 人民网 刘精伟 参加讨论


    每一场文化演出都是一个价值出口。一次次高水平的演出,也无形中提升着整个社会的文化水位
    一个有文化品位的城市,离不开一些有文化担当的演出场所。这些文化场所,就像一个个热源,把文化的温度辐射给大众。近年来,随着经济发展和文化繁荣,各类剧场如雨后春笋般涌现,高雅艺术更广泛地飞入寻常百姓家。如何进一步满足老百姓的文化需求、提升审美水准,是不能回避的时代课题。
    开放的艺术才能生机勃勃,开放的剧场才会五彩缤纷。作为中央芭蕾舞团的主剧场,天桥剧场在坚守高雅艺术和文艺惠民之时,致力于专业化,在舞蹈尤其是芭蕾舞领域,着力打造国际文化艺术交流的高端平台。60多年间,天桥剧场先后迎来了乌兰诺娃、帕瓦罗蒂、多明戈、小泽征尔、皮娜·鲍什等国外顶尖艺术家,留下了许多辉煌的演出记忆,也让公众感受到了艺术的魅力。
    满足公众的文化需求,需要有眼光、有担当的文化工作者。演出“引进来”少不了艺术把关人,应该避免演出唯“洋”是崇的现象。例如,俄罗斯的院团和《天鹅湖》往往能吸引不少观众,而这些院团水平却是参差不齐,有些与国内院团的水准也相去甚远。如果不加筛选地引入,即便能有一时票房,放之长远也会拉低水平。剧场演出的主体是艺术家和艺术作品,倘若泥沙俱下、观众缺乏必要的鉴别力,就容易导致演出市场“劣币驱逐良币”。让观众欣赏真正顶尖的艺术,让优质作品进入中国,国内剧场院团应该持续发力。以天桥剧场为例,2013年开始推出两年一届的中国国际芭蕾演出季,其间会邀请法国巴黎歌剧院、俄罗斯莫斯科大剧院、美国芭蕾舞剧院、德国斯图加特芭蕾舞团等国外顶尖舞团参演。
    艺术交流的破题之难,不亚于艺术创作,但一经赢得掌声,就会换来信任与支持。在最初筹办中国国际芭蕾演出季时,国外名团和名家都普遍不相信、不认可,我们一次次遭受冷遇,邀约困难重重。除此之外,还有资金捉襟见肘、筹集难度大,运营团队普遍缺乏国际类演出季经验等问题。咬紧牙关坚持下来的结果是演出季声名远播,诸多名团名家认可了这个平台,也日渐觉得能参演中国国际芭蕾演出季是对他们艺术水准的认可。于我们而言,这是在培育艺术软实力,也是在锤炼文化自信。
    每一场文化演出都是一个价值出口。前不久,在国际上声名卓著的“牙签夫妇”(即明星演员露西娅·拉卡拉和马龙·迪诺)到访剧场演出,之后评价说,“我觉得天桥剧场保留着所有在这里演出过的艺术家们的灵魂,那些墙、那些剧照、那些舞台等等”。在这里,外国艺术家找到了绽放美丽与精彩的舞台,我们让中外文化对话更丰富、更多元。而一次次高水平的演出,也无形中提升着整个社会的文化水位。
    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指出,“人类文明是由世界各国各民族共同创造的。我出访所到之处,最陶醉的是各国各民族人民创造的文明成果。”一个民族的复兴需要强大的精神力量,人民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也包括丰富精神世界。当前,我们有更充足的条件和能力让“别人家的艺术”贴近生活,也让“我们的艺术”走向世界。这需要文艺工作者不断努力,也需要剧场运营人快马加鞭,久久为功。
    (作者为北京天桥剧场总经理)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