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话剧院的话剧《詹天佑》已经上演。作为编剧,谈谈创作中的一些想法,或许对大家了解创作中的一些问题有所助益。 话剧《詹天佑》想要写的内容是:在落后而积贫积弱的晚清中国,詹天佑这样一位从外洋留学回来的爱国铁道工程专家,把自己的生命和激情投入到建设中国铁路的艰难事业中。他一生修了两条路,一是他在落后愚昧的政治环境中,屡遭挫折,挣扎沉浮,然而他不改初心,忍受屈辱痛苦,一定要伸扬其志。由此,他走过了一条坎坷曲折的心灵道路。二是他在修路过程中,克服了无比艰险的自然环境和各种技术难关,经历了压在他头上的政治经济文化矛盾,修成了中国人自己的铁路。他的两条道路,是中国近代史上的英雄之路,他的道路一直延伸到今天,仍然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人生选择。 那么,作为艺术形象,笔者怎样看待这个人物?我们从史料中看到的詹天佑是这样一个人:他热爱祖国,热爱自己的专业,对铁路建筑事业有着一种痴迷般的钻研精神,对它的投入到了一种废寝忘食的地步,这是大家都熟知的一面。同时,他对政治有着清醒的认识,对清朝的腐朽、对列强的疯狂侵略、对中国封建文化的可笑与荒谬,都有自己的看法。通过他大量的日记及书信证明了这一点。奇就奇在他几乎没有公开的政治表态。用他自己的话说,他是“强压着自己不表态”。他不说,只做,是一个真正的实干家。他明白,以他的个人情境去参与政治,非他长项。从技术道路取得救中国、改变中国的实实在在成果,有着更本质的革命意义。 但是詹天佑做这些是非常痛苦而困难的。首先,詹天佑有自己内在的矛盾。他的世界观成长成熟的这9年(12岁到20岁),是在美国度过的,他必然受到上升期美国思维方式的影响。他长于数理化,这些东西,读到一定程度,就不仅仅是一种科学技术,而是一种世界观与思维方式。同时,他从小读私塾所形成的仁义礼智信,结合到当时西方一些进步的正面的理念当中,使我们看到灵魂中的詹天佑,与腐朽而无能的政治制度,及其外延出来的政治逻辑和政治伦理是极为冲突而不相容的。与此同时,只要他修铁路,中国封建社会晚期的每一种矛盾都会集中到他身上。比如清政府内部变革与顽固守旧势力的冲突、清政府与外国侵略者的冲突、中国人民与列强侵略者的冲突、变革之际旧文化与新世界观念的冲突、工业革命与小农经济的冲突、新的生产方式与旧体制的冲突、西方式的思维方式与中国传统思想的冲突、旧政治与新科学的冲突等等,詹天佑没有一样能躲过。 虽然詹天佑在体制内小心前行几十年,终于建成了我们中国人自己的铁路,但是他内心与外在,都始终面临着强烈的挣扎与困窘。这个人的一生是伟大而痛苦的,有着一种坚忍的圣者光辉。从一定的范畴上来说,内容决定形式。这样一个詹天佑,用什么戏剧形式来表现他?反复思索后我采用了文献剧体裁。 文献剧起源于上世纪60年代的德语戏剧圈。有它自己的一套理论,比较复杂。我们只谈《詹天佑》一剧采用文献剧时的具体做法。第一,任何对当事者的文字记载物,包括新闻报道、历史记载、个人日记、信件、他人评论,乃至法律文件、会计账本、档案等等,都构成文献剧的材料。此种特殊的生活与创作的关系决定了文献剧首先有着海量的主要人物信息。《詹天佑》利用这样一点,用一种广阔叙事、极大信息量的方式,通过詹天佑这样一个人物来写清末历史,用清末历史来写詹天佑这样一个人物。全剧有着一种清末长卷式的政治风情画风格。詹天佑是这风情画中的主轴,形象体现了中国铁路史和其个人的心灵成长史。 第二,文献剧在大量文献中选择我们所要的材料,下一个问题就是,怎样组接这些材料?我们不要用大量材料来复原这一段历史,而是要利用它来表现历史哲学,即历史背后的形而上规律,及这样一种环境下的人物内心。于是,要什么材料,哪一段材料与哪一段相接,材料连接本身如何结构等,一如电影的蒙太奇,由材料的组接产生出另一种语法,叙述着历史发展背后的规律,怎样从人物心灵变化中浮现出来。于是看似严谨真实的材料,凭借作者的组接方式,说出了作者想要说的话。 第三,文献剧强调文献本身的真实性。但是,只要是戏剧,就不可能没有虚构与艺术加工,只是它们要在文献材料的逻辑延长线上。在此前提下,我将詹天佑写成该剧的绝对一号人物,其戏剧动作量等于甚至超过全剧所有人物动作量的总和。该剧看上去人物极多,来来去去,过眼烟云,实际上是一出变形的独角戏。有着大量的近乎意识流式的詹天佑内心独白。于是出现了这样一种状态:全剧所有事件都有史可查,但笔者意在通过史实描述詹天佑的主观精神世界。在此虚实之间,是大量的合乎逻辑的虚构与艺术加工。 由此三点,决定了该剧的表现形态,比如它有些近乎陌生化的史诗剧表演,比如它空间与时间结构的心理色彩等等。这是一种谨慎的探索,希望大家能喜欢这戏的内容与其表达形式。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