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远在广西的一本地方性刊物《南方文坛》能够在20年的时间里崛起,不仅跃身全国同类期刊的先进行列,而且成为中国当代文坛最有影响力的文论园地和批评重镇之一?其中的原因很多,最根本的源于编辑团队乃至整个广西文艺界的文化自信和文化担当。 当代文学历史上的很长一段时间内,无论是文学创作还是文艺评论,广西都鲜有打得响的、有全国影响力的作品。在发展滞后的情况下,广西文艺界却有胆量和魄力提出挤进全国文艺第一方阵的目标,而且迅速行动起来,率先实行作家签约制,成立文艺理论家协会,一批作家、评论家随之崛起,短短几年时间里,文艺创作和作品评论也跟着上来了。特别是《南方文坛》的改版,让人耳目一新,在文学期刊大环境并不利好的情况下迎难而上,坚守健康的文艺批评,向读者展示了扎实自信的办刊品质和改革魄力。凭借这股与广西人埋头苦干精神相一致的改革魄力,《南方文坛》从众多刊物中脱颖而出,改版后发行量和文章转载率在同类刊物中名列前茅。 《南方文坛》的魄力还体现在办刊方针上,那就是开放眼光、前沿意识和创新精神。它站在制高点上看问题,与当代文坛最新理念接轨,向中国文坛的前沿推进。20年的时间里,《南方文坛》集结了一支有生气的批评力量,对于一批年轻的作家、批评家的成长成熟功不可没。它在批评与创作之间架起了一座沟通的桥梁,并且力求学术性和当代性的协调统一,在选题策划上找到最佳的切入点、结合点,既展现学术的独立品格,也保持对当代文学现场的敏感。特别可贵的是,它开辟了一个个具有独创性、前瞻性、开放性,作家、批评家关心,读者同样关心的专栏,以批评的深度和广度来体现其前沿理念,在批评界极有标识度,成为当代文学批评的重要阵地。 魄力以外,支撑《南方文坛》走到今天的是它的定力,是它对精品意识的一再强化与坚持。一本刊物的品质就是它的生命力和活力,品牌在于品质,品质养成品牌。《南方文坛》办刊之初就坚守文艺批评的正能量,力戒功利之心和浮躁之风,恪守文学正道,发表的文章既不哗众取宠,也不犹疑含糊,而是直击要害,一针见血。这些讲真话的批评文章正是《南方文坛》的影响力所在,也是它在品牌化之路上的重要抓手。 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指出,文艺批评是文艺创作的一面镜子、一剂良药,是引导创作、多出精品、提高审美、引领风尚的重要力量。希望《南方文坛》继续发扬优良传统,坚守重镇,把好文艺批评的方向盘,在打磨批评这把利剑方面下功夫,说真话、讲道理,继续发挥文艺批评的重要作用。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