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评论 > 创作谈 >

李云雷:我为什么要“跨界”?

http://www.newdu.com 2017-10-14 《当代》杂志 李云雷 参加讨论


    编者按
    《当代》历来重视青年作家的培养与发现。早在创刊之初,我们第一任主编秦兆阳先生就反复强调培养新作家的必要性,坚持每期必发新人新作。在前辈们的慧眼和努力下,《当代》发表了路遥的第一部中篇小说《惊心动魄的一幕》,陈忠实的第一部中篇小说《初夏》,王朔的第一个中篇小说《空中小姐》等等一大批文坛的“新人新作”,后来都成为中国当代文学史上耀目的明星、文学的经典。时代在发展,青年们也代代更新,如今当下一批青年作家的写作日渐成熟,呈现出越来越强劲的趋势,我们编辑了这期青年作家专号。
    在专号中,既有七十年代生人的李云雷、王凯,也有“八零后”的宋小词、晶达,有曾在边疆生活,善于表现异域题材的杨方,也有生于城市,对当下都市生活熟悉的孟小书。他们的写作无论是从题材、趣味还是文字风格而言,都可以说是别具一格甚至独辟蹊径。而且,在总体的文学品质上,我们所选的青年作家能够遵循现实主义精神,关注中国社会与中国人生活的变化,在务实与务虚之间,他们选择了务实,在为人生与为艺术之间,他们更倾向于为人生。这与《当代》一贯提倡的文学精神相符,有这样一批青年作家的出现,也令我们感到欣喜。
    也祝所有文学读者永远保有一颗青年的心。
    2015年8月以来,我写了《暗夜行路》、《三亩地》等一系列短篇小说,在《当代》等刊物陆续刊发表了出来,引起了不少朋友的关注。为什么要写小说?作为一个主要从事文学研究与评论的人,我的小说也引起了很多人的疑问,也有朋友说是“跨界”、“反串”等等,从专业领域的角度来看,这样的说法很有道理,在当今这个专业领域越来越细分的时代,很少有人再去跨出自己的领域从事其他方面的工作,尤其一个评论家去从事创作,是很有冒险性的行为。这是两种不同的看待文学、世界的方式,评论需要理性、专业、清晰,而创作需要的更多的则是感性、经验和细节,长年从事评论会让人养成挑剔的眼光、审美的惯性和眼高手低的状态,那么从事写作至少在这一点上是有意义的,那就是可以从内部进入创作,充分体会创作过程中的焦虑、沮丧与喜悦,从而能对作家的工作有一种体贴与理解,这或许也是我的“跨界”得到宽容的重要原因。
    但从我的角度来说,也有更重要的原因,那就是小说是我重新整理自己、重新认识世界的内在需要。我们所生活的时代是一个变化过于剧烈的时代,而我则是一个缓慢的人,需要认真的清理,才能更加清晰地认识自我和世界。举一个小例子,现在我们都已经习惯了智能手机和移动互联网,但有时候我会想,在互联网出现之前,我们的生活是什么样子的?在手机出现之前,我们的生活是什么样子的?在电话出现之前,我们的生活是什么样子的?甚至,在没有电的日子,我们的生活是什么样子的?我确实经历过没有电的时光,那时候在乡村中,晚上我们点上煤油灯,火苗一闪一闪,将我们的影子投射在墙上,不停地晃动。那曾是我很熟悉的场景,但现在又是那么陌生,仿佛是我的“前生”。
    我能否理解那时的自己,能否理解不同阶段的生命体验,能否在不停的“断裂”中重构一个稳定的内在自我?这对我来说构成了一个重要的问题,只有确认了“自我”的内在稳定性,我才能从容应对这个世界及其变化。这也是为什么,我的小说试图一次次回到生命的最初,我想还原到当时的场景,并细致勾勒出时代的变迁在我的内心留下的印痕。当然,这不只是个人生命体验的梳理,我所经历的,也是我们一代人所经历的,甚至也是我们这个时代的中国人所经历的,我想从个人的经验与情感出发,或许可以抵达一个更加圆满大气的艺术境界。不过最终是否能够达到这样的境界,则需要灵感、才华、经验、情感等各方面的因素,但是就目前的状态而言,至少我提供了一个与众不同的独特视角,我想我可以聊以自慰,但更应该继续前行。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