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评论 > 创作谈 >

吴 俊:中国当代文学批评史研究刍议

http://www.newdu.com 2017-10-14 《当代文坛编辑部》 吴俊 参加讨论


    从一般文学评价、文学史的发生来看,在相当程度上,所谓文学史其实是由批评史所支持甚至塑造的。只是相对于后来文学史研究的明显强势,批评史本身倒被边缘化了,或被置入了广义的文学史。何谓批评史? 最简单的回答,批评史就是文学批评的历史。但是要具体、准确说清批评、批评史、文学史三者的关系( 彼此如何联系、区别或交叉) ,实在很难; 引经据典恐怕也无济于事,甚至会如坠云里雾中。还是从自己的想法和经验为主来谈这个问题。
    一般所指的文学批评,可分广狭二义。狭义是指关于当代作家作品的批评,广义也包括对一般当代文学现象的研究,但其方式和形态有别于通常的文学史、思潮史及一般文学理论的研究。因此,文学批评史主要就是关于作家作品批评历史的研究,同时兼及一般文学现象的批评和研究的历史。中国当代文学批评史的时间范畴,一般上限取通行狭义的 1949 年,下限划至近年( 何年) 则并无通则惯例可循。( 因《中国当代文学批评史》项目于 2010 年获教育部重大课题攻关项目立项,则时间下限也可顺势划定在 2009年,上下时限整 60 年。由此产生的问题或难题,待后略详)
    有关中国当代文学批评史的研究,在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的一般视野和具体实践中,类似“熟悉的陌生人”。当代文学批评的历史与现状,既与文学发展的自身状态、演变逻辑等直接相关,也显著地受到政治走向、社会环境、文化思潮等宏观条件的影响或制约。所以文学批评及其相关研究,既一向受到关注和重视,同时又往往会被更为宏大的背景问题所遮蔽,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滞碍了文学批评研究自身学术意义的充分阐明和认识,也模糊了对其功能、价值的认知和利用。同样作为广义的当代文学范畴里的研究,当代文学史的研究颇见发达,学术水平也相当突出,比较而言,当代文学批评史的研究则明显软弱,学术理论意义仍待进一步阐发和明确。
    首先,当代文学批评与国家政治包括不同时期政治生态演变的关系十分紧密,在大多数时候,当代文学批评甚至可以说关联、关涉国家意识形态的直接或间接的表达。对于当代文学批评史的研究,在很大程度上具有当代中国政治研究的意义。这也就意味着,可以将当代文学批评视为一种特定的文学政治,或与国家文化权利相关联。这也是对当代文学批评的一种宏观认识。事实上,晚清以降的中国文学批评史已经可以证明文学批评对于近现代中国国家意识、国家文化建构的重要作用。而当代( 1949 年以来) 文学批评史中所具有的国家政治特性和内涵,应该就是更显制度特色的中国国情、中国经验的体现。尤其是在有关国家权力概念歧义、制度变革进退矛盾的当下,我们更应重视中国文学批评本身所具备的国家权力及多种力量博弈的复杂因素,需要在理论上对文学批评 - 国家权力 - 当代中国社会的关系,进行更为系统、深入的学术意义阐发。简言之,当代文学批评史研究首先须着眼于对中国当代国家文化和意识形态特性的认知,在与当代中国政治生态演变的关系互动中,厘清批评史的历史面貌,阐释其发展逻辑。
    其次,文学批评的形态不同于严格意义上的学术理论,而更近于原生态、直接性的审美意向表达,兼具文学审美的经验性和理论性的特征。这也就意味着文学批评的综合体量、它所可能含有的内容,不仅具有无限多样的社会广阔性,而且还有着形象性、具体性和动态性的表现特点。当代文学批评史的研究,就是要将这样一种审美资源、文化资源和社会资源,进行综合性的资源梳理和整合研究,通过历史化的学术逻辑,升华、呈现为理论形态。
    从整个文学活动的过程来看,文学批评和批评史的区别与联系可以这样表述: 作为一种相对独立的过程及其表达,文学批评也是一种文学的再创作、再生产的过程及方式,其本身具有经验性和审美感性的性质特点; 批评史则是对文学批评的历史化研究,也属于对文学再生产活动过程( 历史) 的一种逻辑性研究。文学批评和批评史均属文学再生产的大范畴,但两者的性质和形态有别,批评史属于学术理论研究的范畴。
    再次,在以往的专业认知和专业实践中,相比于古代和近现代的文学批评史,当代文学批评史更多地被兼容在了文学史、思潮史的系统中,即当代文学批评史的专业独立性和主体性尚未得到应有的彰显,它是被学术理论和历史研究所明显边缘化的。因此其中的学科专业内涵和意义无法获得充分的学术认识。将中国当代文学批评史视为一个独立的专业学术研究对象,意味着将一种直接对应于文学创作活动和一般文学现象的经验感知、知性认识、审美判断,经由历史化的学术途径,获得与一般文学史、思想( 思潮)史同等的地位,其中的专业建设意义和价值无疑十分明显。就当代文学批评史研究而言,首先必须阐明的是当代文学批评自身的建构和发展的历史,同时也要阐明其在当代文学整体建构和发展中的历史作用与地位。
    最后,当代文学批评实际上也是以一种准理论形态的方式,体现了当代中国人文知识分子的思想和精神探求。文学批评呼应的是全社会的审美感性的广泛表达,批评家和人文知识分子对于社会的专业担当,在很大程度上可以体现为具体的文学批评实践。一部文学批评史也就是一部以文学审美活动研究为特征的批评家、知识者的独特思想史和精神史。而且,广义地来说,在历史书写形态中,文学批评史或许是最有条件融通文学史、思想史、社会文化史乃至政治史的一种史著形式。
    综上概述,我们的文学批评史观或者说对于中国当代文学批评史研究的基本观念,就是将文学批评作为文学整体中主要对应于文学创作的一种审美经验、审美观念的直接表达方式,在其与当代国家政治和社会文化生态等的多重关系中,探讨当代文学批评如何建构、形成自身相对完整、独立的历史逻辑及其价值地位。简言之,批评史就是文学批评表达、彰显自身的价值观,从而建构自身历史的过程。
    由于当代文学批评史的专业面目还比较暧昧,研究规范等尚待探索和明晰,因此本课题要完成的既是一项基础理论建设工程,同时也是一项密切联系当下的文学实践活动。这意味着批评史的撰述同时包容了文学批评、广义文学史书写和文学理论等多方面的学术内涵; 它的研究边界和价值实现将远远超出文学批评史的狭义范畴。
    综观本课题的研究现状,宏观面上的现象和问题,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严格学术意义上的中国当代文学批评史研究及相关著述,迄今仍鲜见,或者说基本上还未见有较为成熟、较具规模的成果。在已见的著述形式上,有些虽涉“批评史”之名,实则侧重于更为宏观的“理论批评”、“文艺思潮”等内容,或多属资料编辑、文论( 家) 归类等,并非史著的学术体例。这说明在现有条件下,严格的“文学批评史”的撰述意识尚待自觉,相关的学术目标和学术实践还需进一步明确或推进。
    同时,在学术规范上,当代文学批评史的研究对象、基本范围、史著体例、一般概念及其逻辑系统等专业认识和运用范畴,尚未获得必需的学术明晰,故而相关的学术实践就难免显得有些随意。在某种程度上,文学批评史的研究和撰述,有点近似文学批评( 而非史著) 的痕迹或风格了,多少疏远了特定专业学术的严谨性。这也说明本课题的研究水平亟待提升。
    相比于已成规模、规范成熟、成果标志显著的古代文学批评史( 文论史) 、现当代文学史、现代文学批评史,或当代文学思潮史、理论( 文论) 史等相关专业方向的研究,当代文学批评史的研究和撰述最显不足,还没有共识认同的专业标志性成果。与之相应的一个最为鲜明的现象就是: 当代文学批评史仍然依附或附属在文学史、思潮史的框架系统中,批评史只是文学史、思潮史中的一个相对性的构成部分而已。这种现象的实质就是当代文学批评史还没有获得专业研究的学术主体地位,成为一种自身独立的学术研究范畴,批评史不得不将相应的文学史、思潮史的结构逻辑和概念系统作为自身的内在逻辑。如果不能破除这样一种思维惯性及研究定势,中国当代文学批评史的研究和著述就无法真正达到自身名实相副的专业学术目标。
    上述两点即当代文学批评史研究及撰述的学术自觉意识、当代文学批评史研究及撰述的学术独立性和主体性地位的确立,可以说就是本课题研究状况中存在的最大问题。
    二、当代文学批评史研究的史料、资料建设已有一定基础成果,但全面系统的资料完善尚需进一步努力。当代资料往往会因其“当代的时间优势”误解而造成始料未及的窘迫和困难。一是零碎、零乱而不成系统,二是无形中的湮灭而不自知,结果在实际的研究活动中,资料的当代优势反而转成困难的劣势。在严格、严肃的学术研究中,任何进展都必须建立在扎实、合理、有效的资料基础之上。鉴于本课题迄今的资料建设规模及水平,必须从头开始进行相关的资料系统建设。具体包括: 整合、整理现有资料基础,力争用穷尽式的方法和努力收集各种相关资料并编成系统目录; 立即进行或加强抢救性的资料收集工作,如采访口述资料以补文献资料的不足,征集私人收藏、民间未刊资料等以补公开文献的不足,寻访域外资料以补国内资料的不足等;加强资料收藏和研究机构之间的沟通,促进学者之间更为充分的交流等。征诸现状,本课题研究水平的局限,其实在很大程度上主要是受制于资料水平的局限。历来不乏这样的成功学术案例: 之所以会形成、产生诸如重写历史甚至颠覆历史的崭新学术观点,基本原因就在新史料的发掘和史料的全面呈现,廓清了原先有限史料的壁障和局限,使得新史料、新方法、新观点的有机构成真正成为学术进展的标志性成果。所以,当代研究也必须纠正“当代无史料”的惯常误区。
    三、从技术性层面来看的话,当代文学批评史研究中的问题较为显著的是,具体历史现象的描述和叙述不足,即历史面貌的合理呈现和再现难以全面,而判断、立论的动机则过于强烈; 客观性嫌弱,主观性偏强。史著中的史述成分往往不足以支持史论观点,陷于以论代史的习弊,缺少论从史出的严谨。
    其次是对于历史现象之间的关联度重视、辨析不尽充分,缺乏对于历史逻辑的深入思考和探讨,虽然史料罗列、呈现并非明显欠缺,却因史著内在的有机联系难以彰显,影响到学术著述的专业理论水平。表面上看这或是行文技术问题,实则反映的是对于现象关联的逻辑思辨不足,缺乏自觉的问题意识。
    再次是多见以议论方式、随笔笔调等的行文风格,部分取代了学术语言、学术概念、学术理论的学理化阐述,理论行文的准确性往往被文学化的随意性所伤害,生动有余而规矩不足。同时也造成论说凌乱、歧义不定之弊。凡此种种,不一而足。
    四、当代文学批评研究的历史化问题。这个问题其实不独批评史为然,一般当代史研究中也普遍存在着历史化问题,即当代研究对象可否成为一般历史研究的学理对象。在现当代文学研究史上,1980年代有过当代文学是否适宜撰史研究的争议。在理论上,这个争议其实并未获得明确结果,而且在我现在看来,质疑、否定的观点应该仍未消除;但实际的结果则是,当代文学史的撰著在其后已然成为当代文学研究中的显著生长点。当代文学对象现今几乎已经完全纳入到了文学史研究的范畴中了。这是一种挑战,也是一种危机。挑战是指相关研究的学理规范问题应该成为研究者必须严肃关注和对待的基本问题,危机则指包括当代文学史在内的当代史研究恐怕难以避免、甚至已经产生了学术泡沫现象,这种学术泡沫有可能危及当代史研究的学术价值和地位。正视到这种危机,再回想当初的质疑或否定,不失为必要的警醒。
    如前所说,当代文学批评史的下限划定在2009年,由此产生的具体问题就是,当下的文学批评是否可能撰史研究? 前几年在谈论所谓新世纪文学话题时,已有学者质疑,甫入新世纪未久,新世纪文学不可能构成一个文学史的概念; 新世纪文学未获历史化,则新世纪文学就只是一个简单的时间概念,无法拥有文学史研究的命名资格,也就不成其为文学史概念,即新世纪文学问题实则是个假命题、伪问题。但是同样,新世纪文学问题依然成为这几年里当代文学研究中的广泛兴奋点。这究竟是危机的证明,还是挑战的回应?
    将当代对象纳入历史研究的范畴,一般需要获得或满足什么样的条件? 说到底很难有一家定论。当历史脉络延伸到当下情境时,或者,在需要解释当下情境的历史逻辑时,学术理性如何面对现象的随机性,当下现象的动因如何呈现,这都是检验当代史研究学术性的主要关节所在。我的处理方法是将之大致分为两个层面,一是价值判断层面,注重对于当下现象的多元化探讨,并不完全沿袭历史逻辑的既成定势而下判断,历史合理性不是判断的全部依据,不能完全排除当下性动因进入或影响历史演变的可能。现象是动态的,价值实现也会有一个动态的、多向度过程。二是现象还原层面,注重对于当下现象的多样性呈现,即注重现象的复杂性面相,注重史料真实性的辨析和史料准确性的使用,注重横向( 空间) 生态的全面描述,注重现象间多重关联性或因果链的发掘,由此逼近、重现历史现场的原始情景。但归根结底,这也多是一种理想,两种方法都不能不说是对于当代批评史的可能性的探讨; 也就是说,貌似最能真实再现的一段历史,实际反倒是最难确定的对象。
    我想回避尴尬达到的目的就是,不再直接面对当代史(文学批评史) 研究成立与否的歧异,而是探讨当代史研究可能性的方法,但又并不将之视为严格或完全学理性的定见。直截了当地说,当代文学批评史研究和撰述的形态走向,将是一种历史的不确定性,在历史研究中最后浮现出的或是文学批评的经验和感性形态。
    当然,批评史研究中虽有上述一般问题,也应该看到已有的各方面成果仍然会对今后的研究提供积极而有价值的借鉴与帮助。当代文学批评史的研究意识已被越来越普遍地唤醒,学术资源和学术力量的投入已越来越多,特别是相关研究的雏形框架已经开始建立,在一些重要方面获得了具体的成果。其中较为突出的是近十几年来已有学者(如古远清教授) 出版了有关大陆、台湾、香港文学批评研究的一系列著述。同时,近年间一些高校和科研机构也开始有意识、有组织、有计划地对本课题研究予以了相当的关注。2010年多所高校竞标这一课题的事实就充分说明了这种学术动向和趋势。
    其次,在中国当代文学批评史研究范围内的一些专题、专门、具体的领域,已经产生了专业水准较为突出的批评史著。比如丁晓原的《20 世纪中国报告文学理论批评史》(安徽大学出版社,1999年) ,李道新的《中国电影批评史:1897-2000》( 中国电影出版社,2002 年) ,范培松的《中国散文批评史》(江苏教育出版社,2002年) 等。这些专题史著的学术实践和经验得失,将对当代文学批评史的研究起到参照、启迪和促进的作用。
    第三,已有的关于当代文学史、思潮史、各种文学资料集等的成果中,大多含有与本课题相关的内容。比如前些年朱寨、张炯对于当代文学思潮研究的著作,洪子诚、陈思和分别所著的中国当代文学史著作,董健、丁帆、王彬彬等主编的《中国当代文学史新稿》等。黄曼君、杨义、王晓明、程光玮、孟繁华、陈晓明等众多学者在相关领域都有各自的学术贡献。而且他们的学术进展目前仍在继续,如 2010 年洪子诚出版《当代文学的概念》( 北京大学出版社) ,陈思和等出版《中国当代文学 60 年( 1949-2009) 1-4 卷》( 上海大学出版社),还有李慈健、田锐生、宋伟的《当代中国文艺思想史》( 河南大学出版社,1999 年) 等。这些成果必将影响当代文学批评史的进一步深入研究。
    第四,中国当代文学批评史的研究意识,在很大程度上可以说是直接受了中国现代文学批评史研究的启发和影响。现、当代的历史相近、相邻条件,使得现代文学批评史的研究规范能够最有条件为当代文学批评史所吸取和利用。诸如温儒敏的《中国现代文学批评史》(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 年) 、许道明的《中国现代文学批评史》( 江苏文艺出版社,1995 年) 等,都为当代文学批评史提供了可资借鉴的研究范式。现当代文学学者和专业间的普遍连通与交融的学术生态特点,可谓当代文学批评史研究的独特优势资源。
    第五,从数量上看,相关研究成果中最为可观的,应该是涉及各时期、各专题、用各种方式进入文学史 - 批评史 -思潮史的复杂格局,以鲜明的个性倾向和撰述立场为突出特色的各类型著述。较早的有中国社会科学院当代文学研究室编的《新时期文学六年: 1976. 10 ~1982. 9》(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5 年) ,林树明的《女性主义文学批评在中国》( 贵州人民出版社,1995 年) ; 新世纪早期有王晓明主编的《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史论》( 东方出版中心,2003 年) ,董之林的《旧梦新知: “十七年”小说论稿》(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年) ,朱晓进等的《非文学的世纪: 20 世纪中国文学与政治文化关系史论》( 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年) ;近年则有查建英的《八十年代访谈录》(香港: 牛津大学出版社,2006 年) ,甘阳编《八十年代文化意识》( 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 年) ,李陀编《七十年代》( 香港: 牛津大学出版社,2008年) ,程光炜的《文学讲稿: 八十年代作为方法》( 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 ,洪子诚等的《重返八十年代》( 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 年) ,还有李劼的《中国文学八十年代备忘录》( 台湾: 秀威资讯科技股份有限责任公司,2010年) ,还应包括数量更为庞大的学者个人文集中的相关作品等。这些思想各异、风格参差的著述,为当代文学批评史的研究提供了多样、多元也是丰富、复杂的视野和可能。
    最后,中国当代文学批评史研究已经较为自觉地兼容了台港澳与海外华文文学批评的研究,同时也开始了与异域汉语翻译文学及相关的文学批评的研究互动。如曹惠民教授、刘俊教授的研究中,都有贯通大陆与台港澳及海外华文文学批评研究的鲜明论旨; 相比之下,关涉异域汉语翻译文学及相关的文学批评的研究,可能是最弱的环节。其缘由除了语言因素、交流局限等客观制约外,或许也与学术观点有关,即异域翻译及文学批评,是否可以视为中国当代文学批评史的研究对象和范围? 对此,保守一点说,目前恐还无须作出明确论断; 重要的是在现有条件之下对相关的现象予以一定的关注和研究,为今后的学术进展打下基础、留有余地。
    如上所述,中国当代文学批评史的撰述对象、内容主体及章节设计等,应属文学批评内容,而非宽泛意义上的文学作品、作家、文学思潮、文化现象等; 文学批评史不能等同于文学史或文学思潮史。我们的学术努力是要将批评史从文学史、思潮史的惯性思路和框架中独立出来,获得自身的学术研究地位。因此,批评史研究的一个基本目标,就是要确立中国当代文学批评史的学术自觉以及专业框架、基本理路。对于具体的批评现象及其历史关联和发展逻辑的问题研究,将是我们最主要的着眼处。当然,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将刻意削弱、忽视或割裂批评( 史) 与创作或文学( 史) 、批评( 史) 与思潮( 史) 等的重要联系。我们要做的是在专业性的学术研究中,必须还原出文学批评史的自身面貌。否则,批评史研究的专业学术意义和价值地位也将受到质疑。
    所谓批评史何以成立? 如何阐明批评史与文学整体发展的关系? 这是我们要回答的核心问题。由于当代文学批评的时代特性,批评史研究的专业学术价值也将会在一般意识形态建构的层面上,获得理论和实践两方面的实现。文学批评的价值,不仅影响于一般文学创作和文学理论,由此形成的社会审美意识形态,也将产生包括对于时代政治在内的广泛影响甚至冲击效应。因此,当代文学批评史其实兼具了专业理论和社会、国家政治层面中的应用实践的研究价值,并会对当下的文学、文化和思想发展产生显而易见的影响。这或许也就是当代文学批评研究所具有的主要社会政治功能。
    比较而言,当代文学批评史的专业面目还比较暧昧,研究规范等尚待探索和明晰,因此这一课题研究要完成的既是一项基础理论建设工程,同时也是一项密切联系当下的文学实践活动。也就是说批评史研究同时包容了文学批评、广义文学史书写和文学理论等多方面的内涵,它的价值实现也可以超越文学批评史的范畴,对文学学术研究产生多方面的影响。
    概括地说,我们的研究目标可以具体表述为: 一,通过具体的学术研究实践,形成对于研究对象的总体观照视野,尝试确立中国当代文学批评史的研究主体地位,提出中国当代文学批评史研究的学术理论逻辑,探索批评史研究整体性的理论创新可能,并努力使之获得更为广泛的学术意义和价值。二,建立翔实、全面的专业资料系统,能够呈现中国当代文学批评史的重要细节和全貌,既具史著的整体完整性,也具史实、史料检索功能。三,能够切实解决课题中的诸多具体问题,如厘清重要的学术概念、澄清重要的批评史实、发现新颖的史料或提出崭新的学术观点等,以获得实际的研究成果为目标。能够在研究方法、学术规范上产生学术示范影响,对于相关研究具有真正的启发和帮助作用。四,将中国大陆的当代文学批评史与台港澳及海外华文文学批评史、异域翻译及文学批评史融通研究,在当代中国 - 世界的广阔视野中,分析、阐明批评史流变的相互关联性及内在逻辑,从而构成一种完整的文学批评史的学术研究形态。五,作为一项“当代”专史的研究,能否克服各种现实功利性的束缚与遮蔽,能否切实做到科学理性的史论结合,并形成史述、史论的有机整体,是一项对于学术思维、学术立场及行文水平的艰巨挑战和综合考验。本课题研究成果力求完成的不仅是一部史料翔实可靠、具有自身逻辑系统的专题史著,而且也将是一部体现历史质疑精神、充满问题意识、张扬思想力量的历史思辨著作。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