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评论 > 文化时评 >

“人皆尧舜”:文化的自觉与自信

http://www.newdu.com 2017-10-14 人民日报海外版 孙羽津 参加讨论


    编者的话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在5000多年文明发展中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党和人民伟大斗争中孕育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
    从本期起,本版推出“文化传统与文化自信”专栏,旨在透过历代思想家的著名论断和经典历史故事,阐释文化自信的基础性、广泛性、深厚性,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之间的内在联系,揭示文化自信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进程中的重要意义。敬请读者关注。
    不同历史阶段的文化形态具有内在统一性和延续性,从而形成了中华民族开放、超越的文化传统。在这个伟大传统中,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持续焕发着璀璨的光辉。
    所谓最深层的精神追求,说到底是价值观的追求。中华民族“成己成物”“修齐治平”的价值追求,始终饱含着何以实现自我、完成自我,何以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深切思考,其中“人皆可以为尧舜”这一命题耐人寻味。
    经典的文化命题:“人皆可以为尧舜”
    众所周知,尧、舜是上古时代的圣明君主,是中华文化理想人格的象征,代表着实现自我、完成自我的最高境界。早在春秋战国之际,“人皆可以为尧舜”之说已然盛行。那时候,有个叫曹交的人遇到孟子,他特意引述这句话向孟子提问:“据说,人人都可以成为尧、舜一样的人,真是这样吗?从前的商汤、周文王就被看作尧、舜一样的人,听说商汤身高九尺,周文王身高一丈,我也不算矮,有九尺四寸多高,吃的也是米饭,究竟怎样才能成为尧、舜一样的人呢?”这番戏谑无稽的言辞背后,固然透出了曹交的自信,而这种自信纯粹是物质力量上的自信。于是,孟子给他泼了冷水:“你要追求的理想人格,跟身量高矮、饮食品种有什么关系呢。如果一个人连一只鸡都拎不起来,自然是个没力气的人;如果一个人能举起千斤重物,当然可以说他是个有力气的人;如果一个人能举起古代著名的大力士乌获所胜任的重物,便可以说他是个像乌获一样的人吧。”孟子这样说,意在提醒曹交:再有力量的人,也只是成为乌获而非尧、舜。对物质力量的自信,并不能满足深层的精神追求。
    那么,究竟如何才能实现理想人格?为什么说“人皆可以为尧舜”呢?孟子给出了有力的回答:
    为之而已矣……徐行后长者谓之弟,疾行先长者谓之不弟。夫徐行者,岂人所不能哉?所不为也。尧舜之道,孝弟而已矣。子服尧之服、诵尧之言、行尧之行,是尧而已矣。子服桀之服、诵桀之言、行桀之行,是桀而已矣。
    孟子认为,只要坚持以孝悌为本的价值取向,并努力去践行,就能实现理想人格,这并不是件困难的事:在长者后面慢慢地走,就是孝悌的表现,慢慢走这个动作,有谁不会呢?只不过不愿去做罢了。如果你能服膺尧的礼乐衣冠,取法尧的仁言懿行,自然成为尧一样的人;如果偏好桀的谲诡衣冠,效仿桀的荒淫言行,自然堕落为桀一样的人。
    在这段以“为之”为核心的论述中,孟子表达了两层含义。第一层强调对孝悌的认知与践行,即价值观的自觉。第二层点出服饰、语言、行为举止诸多文化符号,强调通过文化自觉来涵养价值观,实现最深层的精神追求。如果没有优秀文化的涵养与自觉,便容易坠入腐朽、落后文化的泥潭,以致价值观迷失、扭曲,就像“服桀之服、诵桀之言、行桀之行”那样,不可收拾。
    文化自觉,不仅仅是一己修身之必需,更是治国理政之必需。根据学者考证,曹交是曹国国君的后裔,在孟子的时代,曹国覆亡已久,因此我们不能忽视曹交作为故国贵族的这个身份。由此再来看上述对话,曹交先言尧、舜,旁及商汤、周文王,非仅理想人格的自我期许,亦不乏对圣明君主的追慕,只不过他全然不得要领。孟子恐怕不会不知晓曹交的身世与来意,于是循循善诱,独标孝悌之义,与孔子所谓“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相呼应,让他认识到儒家价值观的根本所在,从而领悟行仁道、施仁政的道理。反观曹国灭亡的一个重要原因,即由内讧所致,一时间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伦常既废,家国遂倾。孟子喻之孝悌,暗中直指曹国覆亡的症结,更能促使曹交反思国人的价值观对于存续国家的重要性。与此同时,孟子又以“服尧之服、诵尧之言、行尧之行”来唤醒曹交的文化自觉,进一步促使他思考“以文化人”——使人人都具有尧、舜的道德境界,从而实现国家长治久安这一重大课题。
    命题的创造性转化:“六亿神州尽舜尧”
    纵观春秋战国之际,正处于西哲雅斯贝尔斯所谓的“轴心时代”,世界各大文明体并行不悖,因此“人皆可以为尧舜”这一命题,凸显的是内生性的文化自觉。随着世界大势的移易变迁,2000多年后的近代中国,欧风美雨不期而至,在文化碰撞、鼎革之际,中国人民选择了马克思主义,并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在党和人民伟大斗争中孕育出了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此时“人皆可以为尧舜”这个古老的命题,被赋予了鲜活的时代色彩,焕发着文化自信的光芒。
    正如毛泽东主席《送瘟神》云:
    其一
    绿水青山枉自多,华佗无奈小虫何!千村薜荔人遗矢,万户萧疏鬼唱歌。
    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牛郎欲问瘟神事,一样悲欢逐逝波。
    其二
    春风杨柳万千条,六亿神州尽舜尧。红雨随心翻作浪,青山着意化为桥。
    天连五岭银锄落,地动三河铁臂摇。借问瘟君欲何往,纸船明烛照天烧。
    这两首诗创作于1958年。当时,江西省余江县消灭了千百年来危害一方的血吸虫,面对这个特大喜讯,毛主席自谓“浮想联翩,夜不能寐”。在第一首诗中,先用“华佗无奈小虫何”一语,反衬出消灭血吸虫的历史意义。这一成果的历史意义,不仅在于科学技术的进步,而且体现了中国人民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爱国主义精神,这正是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内核。于是,毛主席在第二首诗中,化用“人皆可以为尧舜”这个古老命题,热情讴歌“六亿神州尽舜尧”,这是对中国人民爱国、敬业的核心价值观的热情讴歌,这是对中国人民在帝国主义重重封锁之下,坚定社会主义文化自信的热情讴歌!诗中一个“尽”字,更是点出了文化自信的广泛性。在颔联和颈联中,又通过浪漫主义手法,先下“随心”“着意”二语,后写“银锄落”与“铁臂摇”,凸显了文化自信对于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意义。
    从“人皆可以为尧舜”到“六亿神州尽舜尧”,折射出千百年来中华民族孜孜不懈的价值追求,折射出中华民族一以贯之的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我们深切感受到,作为时代命题的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不仅面对当下、面向未来,而且深深地植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这片沃土之中。
    (作者为国家行政学院社会和文化教研部讲师、博士)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