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访谈 >

以图书为纽带书写崛起的中国

http://www.newdu.com 2017-10-14 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 张君成 参加讨论


    
    嘉 宾:作家 徐则臣
    五洲传播出版社副社长 荆孝敏
    汉学家、埃及智慧宫(中国-埃及)文化投资创始人
    兼总经理 艾哈迈德·赛义德(白鑫)
    主持人: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主持人 马宗武
    跨越文化的隔阂,走过语言的障碍,“一带一路”倡议为不同民族间架起了一座新的沟通桥梁,这其中出版就是最好的纽带。出版走出去并不是简单的一句口号,需要出版从业者扎扎实实地下一番苦功。
    8月25日上午,在第15届北京国际图书节上举行的“红沙发”系列访谈正是围绕这一议题展开讨论,参与的嘉宾有作家、出版社代表、汉学家,他们从不同的角度来阐述出版走出去需要做哪些工作,其中“讲好自己的故事”成为他们讨论的重点。
    徐则臣:文学作品是了解一个国家的旅游指南
    “我觉得今天的‘一带一路’倡议,与过去丝绸之路有一脉相承的地方,也有这个新时代里的内涵,它更多体现了全球化的结果,同样也体现了一个大国的担当。”徐则臣表示,在全球化的今天,“一带一路”是国家的必然选择,“一个国家不可以关起门来让自己的文化自产自销,因此国门一定要开放,要敞开;同时,作为一个大国还要有责任、义务与担当,需要同跟我们有关系的国家共同发展。”
    徐则臣认为,在“一带一路”倡议的大环境下,中国文化和文学走出去的步子迈得越来越好,作家就是其中的受益者:“‘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读者希望通过文学和文化了解一个崛起的中国,而这恰恰是我们这些作家正在做的,我们书写一个成长的中国,一个让他们惊讶的中国。”
    所以徐则臣觉得国外的读者在一开始接触中国文学作品时会遇到障碍,但这种障碍最终会变成他们喜爱这个作品的理由:“国外读者阅读中国文学作品不可能一点障碍没有,不然他们就没有兴趣继续读下去。他们阅读中国文学就如同我们阅读《百年孤独》一样,他们会觉得作品很好,但阅读时可能会有困难。不过我相信这个障碍不会成为他们拒绝阅读的理由,相反恰恰会变成他们需要阅读的理由。因为他们要了解这个国家,了解这个国家的文化,了解这个国家的文学。”
    “一个国家的文学作品是我认识这个国家最重要的旅游指南、说明书。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我觉得出版走出去不是逼着别人看自己的作品,而是把自己的想法表达好。”徐则臣希望通过作品与国外读者形成共鸣,这种共鸣源自他笔下的中国,与国外读者看到的真实中国间的交相辉映。“别的国家读者看到徐则臣笔下的北京,与他实际看到的北京形成了一个呼应,他就会觉得非常震撼,从而愿意了解北京甚至中国的文化。我觉得这是作家应该做的,认认真真写东西,拿出好东西,将自己的想法表达好,这样在我们的‘一带一路’,文化走出去才能够持久。”徐则臣说道。
    徐则臣也建议出版“一带一路”的过程应该是一个双向道,有足够开阔的心胸,走出去的时候也要让别人走进来,这可能才是真正的“一带一路”的精髓。“当年我们的丝路也是这样,骆驼从中国走出去一直到西亚,骆驼还要从西亚走回来。我们运出去东西,他们则有运进来的东西。正是因为这样的交流,这个世界才可能真正丰富,文化才可能真正丰富,才能实现真正的所谓的全球化。”
    荆孝敏:因为不甘所以一直坚持
    荆孝敏回忆起若干年前做出版走出去时,只有包括五洲传播出版社在内的寥寥几家出版社,而且做得也十分艰难:“我在1999年第一次参加美国书展的时候,我们拿的书免费送给美国读者他们都不要。”然而随着中国实力进一步增强,出版走出去成果显著:“现在五洲传播出版社主要业务是对外出版,是要把书卖给国外读者的,居然能够生存下来,这确实能体现出中国文化的影响力。”
    当被问到为什么当前出版走出去的阵地主要集中在阿语地区的市场和西语地区的市场时,荆孝敏认为有如下几个原因。首先欧美文化非常强势,中国出版要进入欧美市场确实不太容易。然而阿语地区国家和西语地区国家与中国一直有着友好的关系,而且中国的发展对它们还是很有吸引力的。“他们对中国的东西不排斥,而且还充满好奇心,他们想知道为什么今天的中国发展这么快。”
    另外就是有不少国际友人为中国的出版走出去牵线搭桥。荆孝敏说:“通过艾哈迈德·赛义德的介绍,我们有了很多的出版资源,数字化出版也开展得井然有序。尤其是我们的数字出版资源平台建成之后,在阿拉伯地区的出版界引起了特别大的反响,他们都觉得我们这个平台非常好,给阿拉伯地区的出版业和读者提供了一个机会。”
    现在阿拉伯地区数字阅读建设成为五洲传播出版社未来发展的重点,这也为其他企业创造了机会。“比如我们现在整合了60%的阿拉伯地区出版社的数字资源,华为手机在当地要落地的话,它不光需要中国的内容,还需要阿拉伯地区的内容。所以现在阿语读者用的华为手机都会搭载一个读书APP,里面80%是阿拉伯地区的图书内容,其中,20%是我们的内容。不仅华为手机适应了当地市场,我们也开始获利。”荆孝敏说。
    同徐则臣的观点一样,荆孝敏觉得走出去应该是双向的,但也应该有自己的坚持,那就是讲好自己的故事,中国文学标准不应该被国外读者的喜好所左右。“我在拉美地区推广的时候也有一点点的不甘,像他们的《百年孤独》在中国家喻户晓,但我们却没有同样的作品在他们国家有相当的影响力。中国的文学没有那样的高度吗?我认为不是。我们缺少的是一个跨越文化隔阂的摆渡者,所以我们才有所不甘,一直坚持走下去。”
    艾哈迈德·赛义德:只翻译能代表中国的作品
    艾哈迈德·赛义德有一个很好听的中文名字叫做白鑫,不过这个名字来源很“任性”:“觉得好听就起了,没有什么特别的意义。”虽然白鑫在起中文名字上很任性,但是他在翻译的时候却是相当认真,“一本书从一种语言翻译成另一种语言的过程就像一张机票,通过读一本书可以了解一个国家。”
    他觉得对于中国人来说,“一带一路”倡议最重要的意义就是为中国和世界搭建一个共同对话的平台。“从我的角度来讲,‘一带一路’能让国际世界更多地了解中国,尤其是中国的作家、文学、艺术、电影等方面。因此我认为‘一带一路’要实现目标,就是要从互通、互相了解开始。”
    白鑫从翻译第一本中国图书开始,就发现阿拉伯出版人对中国的图书很感兴趣,他们很希望把中国图书引进到阿拉伯国家的市场。有了这样的发现,白鑫就开始与五洲传播出版社的合作,到目前为止,双方合作的从中文翻译成阿拉伯文图书达到120余种。如今,中国图书在阿拉伯世界已经具有相当大的影响力。
    “我最初在西语和阿拉伯地区做翻译工作时候,他们对中国书籍不是很熟悉。所以从事翻译中国图书工作伊始,我就把自己认为比较好的、能代表中国故事的图书全部翻译出来,再推广出去,我只求翻译出来的作品能代表中国。”白鑫说。(王毅 摄)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