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十二时辰》 马伯庸 著 湖南文艺出版社 2017年1月 定价:39.80元 《懂得》 董倩 著 东方出版社 2017年8月 定价:39.80元 《狼王溪》 沈石溪 著 浙江少年儿童出版社 2017年5月 定价:18.00元 核心提示 “把读书作为一种生活态度”,是2017南国书香节暨羊城书展(下简称“书香节”)的年度主题。如何读书就成了参加本届书香节的嘉宾们经常谈到的问题:被称为“文字鬼才”的畅销书作家马伯庸,被誉为“动物小说大王”、作品频频入选各级语文教材的著名儿童文学作家沈石溪,央视著名记者董倩,各自从自身的写作、阅读经验出发,在公开讲座以及接受南方日报记者采访时,分享了他们各自的写作经验以及阅读的心得和体会。 马伯庸:读书不能太“专”,越杂越好 被粉丝称为“亲王”的马伯庸,这次是携他的新书《长安十二时辰》“驾临”广州。讲座开始前的半个小时,在书展中间的休息室,马伯庸接受南方日报记者的采访。他对周围嘈杂的环境不但不以为意,还显得很兴奋。他说:“我最喜欢这种环境,我写作不能呆在安静的地方,必须在这种吵吵闹闹人来人往的地方才能读和写。”他说得很认真,一点也不像开玩笑。看着记者半信半疑的样子,马伯庸解释说,因为他开始写作的时候是在从事着一个与写作完全没关系的工作,办公室整天熙熙攘攘,而灵感来了就得赶紧写,所以养成了这个习惯。直至现在,虽然他已经离开原来单位全职写作,可是为了让自己的生活有规律,而且“要保留一个上班的仪式感”,他每天早上8点半背着电脑出门,晚上5点半停止写作合上电脑回家。这段时间他仍然不能呆在安静的环境里,必须是在街上随便找个咖啡馆,或者跑到别人的公司借个工位,“假装还在上班”,找到那种偷偷摸摸写作的快感,如此便灵思泉涌,下笔如有神。 《长安十二时辰》就在这种情况下花了半年时间写出来。故事发生在唐天宝三年,元月十四日,长安大唐皇都的居民不知道,上元节辉煌灯火亮起之时将有一场劫难,而拯救长安的全部希望却只有一个人,而且只剩下短短的十二个时辰……一如他的代表作《古董局中局》一样,故事刺激有趣,情节引人入胜。而马伯庸的写作原则是:故事可以是虚构的,细节必须真实。这位理工男出身的作者,做起考据来,犹如在实验室里做实验:同一个事件,他必须从物理的角度和化学的角度分析一番,最重要的是,从文史的角度推敲,这些细节必须是无懈可击!该书里面还附着一张手绘的唐天宝年间长安地图,这也可以视其为“考据癖”的证据。 父母都是工程师,小时候家里就有两大书架,七八岁从在父母的书架上找书看开始,马伯庸一直保留着大量阅读的习惯。而且,因为父母从来不限制他该读什么书、不该读什么书,他的阅读口味颇杂:文史数物化诗词,“抓到什么看什么”,直到今天,他仍然保留着杂读的习惯,除了因为写作需要,必须在短时间查证某一方面的知识而阅读相关领域的图书,不然他还是信奉信马由缰式的读书方式。可以说,他能写作出如此多且受欢迎的小说,在于他大量阅读积累下来的知识。《长安十二时辰》其实就是他在阅读《隋唐两京坊考》之后闪现的灵感。他说,他得益于这种读书方式,所以也把这种方式传给他的儿子:让他自由地选择自己想看的书看,而且,作为父母的他们,也在一边陪着他们读书而不是打麻将看电视——自顾娱乐去! 作为送给“热情且热爱阅读”的广州读者一份厚礼,马伯庸透露,他下一本书的题材将是南粤王。应该再过半年就可以出版了。 董倩:专业离不开大量的阅读 董倩带到南国书香节的书是《懂得》。这是她作为央视记者,积20多年采访故事的精华和思考。不同于电视采访的“团队作战”,书里的文章都是她自己的思考和记录。虽然思考是她的,故事依然是别人的——热门新闻事件的当事人、风云人物马云、李彦宏、董明珠等。而作为故事主角之一的董明珠,也在该书发布会的当天、她自己生日的日子里,从珠海驱车来回四个小时到现场,与近千读者和另一位“董小姐”对谈十分钟,作为发布会的“重头戏”。有趣的是,两位气场强大的“董小姐”相见,本该是发布会主角的作者董倩,又找回书里的身份——躲在机器后面发问的记者,频频向董明珠抛出问题。直到董明珠离开现场,另一位“董小姐”才恢复她的主角身份,接受现场观众的提问。 董倩经常思考的问题是,在“人人都可以成为记者”的新媒体时代,作为一位专业记者,该如何做才能立于不败之地?“你作为一个专业的记者可以为这个社会呈现什么?贡献什么?我永远记住,我是一个内容的提供者,我要深入到人心,因为这就是我与你们在座每一个人巨大的差异。”新媒体时代,很多人都能告诉别人,他/她此时此刻所看到的这个世界。“但是我可以告诉你们,这个新闻事件发生的时候,新闻的当事人心里在想什么,他为什么这么做?他人生的经历使得他在这样的时间为什么选择这样而不是那样?我希望通过自己的报道让在座每个人就像我书里面自己写的那样,用我自己去体验别人的经历,把这段经历奉献和呈现给更多的人,让更多的人能够沉下来,抽离出自己现在生活的环境,去看看别人的生活,不管它是美好的还是悲惨的,去参照自己,知道现在的生活是多么的珍贵!” 现场来的粉丝中,有很多是经常看她电视节目的观众,也有很多刚刚入行的记者和新闻专业在读学生。他们不但关心她是如何做新闻,更想向她讨教如何把新闻做好。也就是说,如何达到她说的这份“专业程度”?“除了独立的思考,还是阅读,大量的阅读。”董倩的回答总是简洁精要。在每次采访之前,董倩都要阅读大量的资料,包括图书。“比如我要做《新闻1+1》的时候,我一点都不了解(事件),通过两三个小时的阅读,你可以迅速提炼出来你要报道的点,通过更多更充分的阅读,你可以把握得更多。”她希望用“朴实的写作”记录下事件本身和她的思考的这本书,写作方式很大程度上受她所喜爱的作家托尔斯泰所影响,“他会花很多很多的笔墨描写这个人的神态、衣着等等,我特别喜欢他的作品,所以我受到了他的影响。比如这个采访对象出现在我面前的时候怎么样?我会仔细捕捉到我的记忆当中。所以我大言不惭地说我受到他一点点影响。” 沈石溪:培养阅读习惯不能太功利 青少年时代是培养阅读习惯的最佳时机。沈石溪,无疑是这方面的行家。他认为,家长和老师们在帮孩子养成这个习惯时要注意避免一个误区,以免拔苗助长。他说:“很多家长和老师总是以交易的心态要求孩子在读完一本书后写一篇读后感,这些无形中给孩子增加了很多负担。如果对那些热爱写作的孩子来说,这样的要求毫无压力,但对大部分孩子来说写作是个痛苦的事情,如果每读一本书就要写一篇读后感,恰恰会挫伤他们阅读的积极性,产生逆反心理。”沈石溪分析说,家长和老师们这样做的目的是想提高孩子的语文成绩和写作能力,其实如果孩子们对阅读产生反感了,这样会让他们更加远离文学、远离好的课外书。“家长扪心自问,如果每个家长每看一部电视剧就要写一篇读后感,谁会去看电视剧呢?”他建议家长和老师对孩子的课外阅读要采取顺其自然的心态,“你只能期待孩子们在读一本优秀的课外读物时,在读到感动的地方,心头一紧;读到凄凉的地方眼睛湿润;会心的时候微微一笑。这就够了!已经是受到艺术、文学的熏陶了!”至于语文成绩和写作能力,“(阅读)积累到一定量之后,自然而然地就会找到写作的技巧,掌握写作的能力。” 在南国书香节上,沈石溪不但对广东读书氛围赞美有加,还忍不住把自己的居住地上海拿来比较一番。他认为广东很多学校课外阅读的氛围非常好,比上海还好。他说:“我的小孙女现在也在上海上小学,身边很多亲戚也居住在上海,通过对他们的观察以及我自己到全国各地包括上海、广东的校园里做阅读推广时,与学生和老师们的面对面交流后发现,无论是阅读量还是理解能力,广东的学生都走在前头。”“全国很多出版社认为,检测一本书是否受欢迎的标准是能否打开广东的市场。”对于时下低幼读物流行绘本的情况,他认为不管是绘本还是漫画、连环画,都不能光看图画,“还是内容为王”,“一本书是否优质是由内容决定的”。因此,他特别祝福小读者,能够读到更多的优质图书。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