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理论 > 文坛聚焦 >

文艺批评要着力维护“灵魂健康”

http://www.newdu.com 2017-10-14 光明日报 李掖平 参加讨论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文联十大、中国作协九大开幕式上的重要讲话中,明确要求广大文艺工作者不为一时之利而动摇、不为一时之誉而急躁,不当市场的奴隶,敢于向炫富竞奢的浮夸说“不”,向低俗媚俗的炒作说“不”,向见利忘义的陋行说“不”。这个重要论述,切中了当前文艺界存在的一些弊病。这些弊病不仅在创作上有所体现,而且在文艺批评领域也是常见的。当前,建构有温度见深度、有活力接地气的文艺批评,切实凸显文艺批评对创作的促进和引领,可以从“三个不”来立足思考。
    一名“不为一时之利而动摇”的文艺批评工作者,就是要坚持职业操守,进行文艺批评时从实事求是的立场出发,针对具体文本进行辨析评估,要好处说好,坏处说坏。时下一些创作者为了使自己的作品博取批评家一赞,常常不惜重金召开各种名头的研讨会,向批评家奉上不菲的“评审费”或“劳务费”。表面上看来这是创作者答谢批评者的好意,而批评家因付出劳动而领取薪酬也属合理,但由此渐渐滋生出一种“你好,他好,我好,大家都好”之类约定俗成的“关系哲学”,批评家变成了“表扬家”或“口水先生”,文艺批评堕落为一种话语权力与人情世故的交易,本来严肃的审读会或研讨会就变成了小批大表扬的“友情点赞”场。更有少数人甚至连作品都没有认真阅读,就天花乱坠一味捧赞,任何一件三流四流甚或不入流的作品,都被吹成什么“开山之作”“扛鼎之作”“重要收获”。吹捧者理直气壮,被捧者欢天喜地。这种基于利益的礼尚往来,使文艺批评斯文扫地,从本质上损害了文艺批评的严肃性和独立性,矮化甚至恶化了文艺批评的环境和生态。因此,要杜绝这种只说好话不敢指辨不足的吹捧式批评,文艺批评家就应当“不为一时之利动摇”,在“红包批评”面前说“不”,自觉维护文艺批评的职业操守和规范,真正担当起文艺批评臧否合度、褒优贬劣、激浊扬清的责任与使命。
    一名“不为一时之誉而急躁”的文艺批评工作者,进行文艺批评时就要自觉抵制和拒绝生拉硬扯、自说自话、文不对题、为理论而理论的过度阐释。当下批评界不少对具体文本进行解读和分析的评论文章,喜欢搬用一些西方理论术语,凌空蹈虚不接地气,东拉西扯洋洋洒洒,寥寥千字就引用十几个中外注释,初看起来很深度很拉风很唬人,但仔细一读就会发现其实在理论大词之下空泛无物,或者说根本不及物,甚至连语言表述都文法不通,怎么看怎么别扭。更重要的是这些理论大词根本就与解读对象无关,或者说围绕这些大词所展开的论证,根本不是紧扣文本内容有的放矢,而是属于任何一部作品都可以被框进来进行演绎的泛泛套话。在这种拼凑文章、多出成果、早日成名的急躁心态引导下,文艺批评界的整体气氛越来越浮躁,一小部分所谓专家学者逐渐沦落为平庸的知解之徒,把学问当成了图名图利的工具,知行脱节、缺乏亲证,理论运用越来越高深艰涩,文句构造越来越佶屈聱牙,字里行间既没有活泼生气,也没有“优美艺术之发现”。长此以往,批评者明敏的审美感受力和可贵的艺术个性会消失殆尽,文艺批评将最终沦为生搬硬套假大空式的理论演绎,成为一种由大词术语堆砌而成的高难文体,远离文本,远离艺术,远离时代,远离人民大众。因此,要杜绝这种现象,文艺批评家就应当“不为一时之誉而急躁”,坚守中国传统文化重在成就德性的核心精神,立足于本土的文学经验,充分开掘东西方理论资源并将其充分内化,修养自己的情怀与胸襟,积累真气浩然的学识,提升审美体验的悟性,畅通文化生命的血脉,建构有根基、有灵性、有活力的文艺批评学,做复兴中国文化、中国文学、中国批评美学的先行者。
    一名“不当市场的奴隶”的文艺批评工作者,就是要坚守纯正的艺术立场,磨砺清醒、犀利、及物、高效的批评锋芒,拒绝瞻前顾后、左右逢源,杜绝以市场为导向的跟风从俗行为,真正发挥好文艺批评对文艺创作的引领之功能。当今的一些批评家正在逐渐丧失优良的审美能力、深刻的怀疑精神和无畏的直言品格,已经习惯了“跑江湖”,众声喧哗着财富的骄奢、权势的淫威和名气的泡沫,为迎合市场低俗不堪的东西摇旗呐喊、挥毫泼墨、倚马万言的情况屡见不鲜,致使文艺批评筋骨缺钙精神失重。这种以市场为导向的批评行为看似名利双收,甚至可谓登龙有术,但其实不过是在贩卖自己的职业良心,换取市场的蝇头小利而已,鲁迅先生就曾将这种批评贬斥为“商的帮忙”。市场和大众需要什么,文艺创作者就创造什么——这多少还可以理解;但市场和大众需要什么,批评家就鼓吹什么,这显然不应是批评家之所为。优秀的文艺批评家应积极参与国民精神和民族性格的建设,旗帜鲜明地弘扬真善美的正能量,理直气壮地贬斥一切华靡和鄙俗的伪作品、伪文本,警醒人们有效地抵制心灵污染,力促人性朝向文明高尚的境界不断提升。
    文艺批评工作者要真正做到“不为一时之利而动摇、不为一时之誉而急躁,不当市场的奴隶”,还必须坚决抵制“历史虚无主义倾向”。历史虚无主义以静止的、片面的、孤立的、碎片化的观点看待历史,公然否认历史的发展性、全面性、规律性和普遍联系性,不是从历史事实出发考察历史,不去探究历史现象背后的本质和规律,而是从既定观念出发去随意裁剪历史,不惜歪曲历史真相,乐于纠缠一些纷繁复杂的偶然性枝节,对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持绝对肯定或绝对否定的态度,诋毁甚至否定优秀的民族文化传统,嘲弄甚至践踏以爱国主义为基础的民族精神和民族独立的历史。长此以往,必然导致民族虚无主义和文化虚无主义,这一点必须引起高度重视。
    这种历史虚无主义倾向,近年来在一些艺术制作精良,而思想水平低下、思想追求混乱、价值观谬误的文艺作品(尤其是一些甚嚣尘上的穿越闹剧和抗日神剧)中时有表现,虽然其场面调度和画面质感都达到了艺术的较高水准,但这种“戏说历史”歪曲了历史的真相,颠覆了历史评判的价值尺度,改写和误导了广大受众对宏大历史的正确记忆和感知。这类作品的毒害不仅使每个受众耳濡目染,更在整个民族国家的集体记忆中潜滋暗长,危害极大。因此,面对这类作品,文艺批评工作者还应该“做市场的清道夫”,帮助大众和市场认清其危害,着力维护大众文化市场的规则性和民族国家主体的“灵魂健康”。要坚持从历史实际出发,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正确评价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把对历史现象个别性、独特性的研究与历史规律性的廓清统一起来,尊重历史发展的辩证法,真正做到将历史的内容还给历史,还给人民。
    面对当前新形势,文艺批评工作如何古今贯通、中西融合,文艺批评家如何建构有温度见深度、有活力接地气的文艺批评,任重而道远。“不为一时之利而动摇、不为一时之誉而急躁,不当市场的奴隶”,触动了当下文艺批评创作的弊病,也为如何改进批评工作提出了中肯建议,值得每一个以文艺批评为志业的人三思而后行之。
    (作者:李掖平 系山东师范大学教授)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