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理论 > 文坛聚焦 >

正视历史传统 张扬民族文化品格

http://www.newdu.com 2017-10-14 文艺报 杜学文 参加讨论


    
    坚定文化自信 弘扬中国精神
    正视历史传统 张扬民族文化品格
    不了解中国作为一个文明古国所拥有的悠久历史是多么辉煌,表现在创作上,就是一些作品在表面繁华的描写中透露出对民族未来的不自信。
    把问题当做一个封闭自足的存在,而不是把问题放在其出现的社会大背景下来观照,其描写就满足于怎样把问题表现得“更像问题”,而不是在表现问题的同时,揭示问题出现的原因,以及人们解决问题的努力。在这里,局部变成了整体,现象变成了本质,积极的力量被消极的现象所掩盖遮蔽。
    文艺作品必然要表达创作者的文化情怀、价值选择,以及对特定条件下社会、文化、人生的评价。尽管这种评价可能是隐含在艺术表达之中的,但没有人可以回避。同时,这种评价是基于创作者自身的积累,以及对既往存在的认知的反映。这就是说,曾经发生的事情,以及创作者对这些事请的认知将以不同的方式表现在自己的作品当中。
    文艺创作无法回避对历史的认知
    表现中国文化,要有正确的认知。不仅要认识到其历史贡献,也要认识到其基本品格,更要认识到其在适应现代社会发展要求的历史条件下发生新变面临的挑战与可能。
    就中国而言,正在发生着剧烈的变革。这种变革不仅深刻地影响着中国未来的走向,也同样深刻地影响着世界的走向;不仅已经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就,预示着一个众所期待的未来,也同时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隐含着各种各样的矛盾、困难。对中国现实乃至于由现实而折射出的历史的表现,当然也反映出创作者对历史的认知。这就是:我是谁?我们是什么人?我们有没有未来?
    这样的问题当然是十分重大的,却也是中国人在从农耕文明向工业文明转型进程中不可回避的。一方面,就社会发展程度而言,先发国家已经积累了许多经验。从某种意义看,似乎是社会发展的一种模板。另一方面,人类已经非常充分地感受到这种发展方式的危机、局限,又有很多人把目光投射到东方,认为能够从东方文明,更主要的是从中华文明中寻找到未来。中国正处于一个十分关键而又复杂的历史方位。与先发国家相比,还有很多地方比较落后,但又在很多地方表现出强劲的超越。与过去相比,在很多方面已经取得了巨大的进步,但也同样失落了许多人们非常珍视的东西。与后发国家相比,似乎具有某种先行的意义,但面临的问题、需要克服的困难依然很多,容不得任何闪失。即使是已经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是,被超越的可能一直存在。这是一个需要大智慧、大勇气的时代,是一个充满希望又充满焦虑的时代。我们能不能建立自己前行的信心,能不能客观科学地评价自己的历史,并确立对未来的方向,是时代的必然要求。文艺创作虽然并不承担直接对历史进行评判的责任,但不可否认的是,在创作中总是要以这样那样的方式来透露出源于历史认知的价值判断。
    我们能不能拥有未来,实际上也就是说,我们的民族能不能拥有未来。个人无论如何也不可能改变自己的民族身份。而民族的未来,当然也包含着个人的未来。在人类漫长的发展进程中,中华民族创造了伟大的文明,为人类的发展进步作出了巨大的贡献。许多贡献是人类进步难以回避、不能忽略的。独特的自然地理环境、生产生活条件,在世界的东方形成了人类发展进程中作出重大贡献的中华文明。这一文明有着许多与其他文明不同的特点、品格。不仅与较早的古代两河文明、古埃及文明等农耕形态的文明有区别,更与较晚的具有浓重游牧色彩的欧洲商业文明不同。这种区别与不同不仅表现在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社会结构等方面,同样也表现在思维方式、价值判断、审美情感、伦理关系等方面。不同的实践形态决定了与此相应的价值形态、文化形态及历史发展的路径选择。因而,在我们的创作中在我们的创作中,能否认识到这种区别与不同,能否认识到自身文明对人类所作出的重大贡献,并表现由此决定的生活就极为重要。任何对现实的表达都与由历史而来的文化积累相关。不能正确地认知民族的历史,就难以正确地表现民族的生活,难以正确地塑造人物形象。对历史的茫然当然也将影响对现实的判断。优秀的创作者不能回避这一问题。
    
    在历史发展进程中形成的民族文化品格应该得到生动体现
    不能正确地认知民族的历史,就难以正确地表现民族的生活,难以正确地塑造人物形象。对历史的茫然当然也将影响对现实的判断。优秀的创作者不能回避这一问题。
    表现中国的生活,难以回避中国的文化。这是因为中国文化深刻地影响了中国人的生活——外在表层的和内在精神的、生活方式的和价值选择的、个人的和社会的。即使在世界联系日益紧密,文化的同质化日见加深的今天,这种源于历史文化形成的影响仍然根深蒂固。中国与欧洲先发国家的诸多区别最突出的就是历史文化的差异。被誉为是学贯中西的英国学者马丁·雅克指出,中国是一个文明国家,而不是一般的民族国家。这是因为中国具有数千年从未中断的文明。“中国人之所以与众不同,有强烈的自豪感,其根源不在于近代中国作为一个民族国家的经历,而在于中国作为一个文明古国所拥有的悠久历史。”他认为,中国的文化优越感至少可以追述到2000多年前,并且这种民族优越感是与文化上的自豪感紧密相连的。但现在的问题是,一些人并不了解中华文明对人类文明的贡献,不了解中国作为一个文明古国所拥有的悠久历史是多么辉煌。因而,与此相关的是民族自豪感的弱化,甚至丧失。表现在创作上,就是一些作品在表面繁华的描写中透露出对民族未来的不自信,或者说对包括自己在内的中国人的创造力、进取精神、情操与品格的狭隘化。
    一个不争的事实是,中华文明是人类从未中断的文明,其中必有其之所以如此的缘由。中华文明不仅在独特的自然地理环境中形成了最具典型意义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以及建立其上的价值体系与方法论,而且一直以来,中华文明也在更多的领域为人类作出了杰出的贡献。著名的英国科技史家李约瑟指出,“在文艺复兴之前和期间,中国人在技术方面占据着非常支配的地位。”除了众所周知的“四大发明”外,中国的科技在诸多领域如天文学、医学、数学、工程技术、采掘、纺织、农业、水利等方面都有极为重要的贡献,甚至为欧洲大航海、工业革命等提供了启示、支持。中华文明也创造了最具影响力的经济发展形态。这不仅得益于其优越的地理气候环境,也得益于这个民族的勤劳与智慧,以及开放统一的社会管理模式。德国著名学者、全球史研究的开拓者贡德·弗兰克反复强调:“如果说在公元1800年以前有些地区在世界经济中占据支配地位,那么这些地区都在亚洲。如果说有一个经济体在世界经济及其‘中心’等级体系中占有‘中心’的位置和角色,那么这个经济体就是中国。”如果没有陆上以及海上丝绸之路将世界连为一体,形成了多个以东方具体说就是东亚,特别是中国为中心的三角贸易体系,因而使世界的财富向欧洲集中,那么,欧洲的工业体系就难以形成,满足其需要的资本积累也将会经过一个更为漫长的过程。除了这些外在的表现外,中华文明中那些属于精神领域的贡献应该说具有更为广泛深远的影响。其世界观、价值观、方法论直至今天仍然表现出巨大的魅力。特别是在现代化日见深化的今天,人们对此一进程的反思甚至批判渐成主流。而其思想资源似乎又从西方转向东方,转向包括中国文化在内的人类文明,希望能够从中华文化中寻找到现代人类的未来出路。
    一般而言,人们都会谈到18世纪在欧洲兴起的“中国热”,认为那一时期中国文化对欧洲产生了极为重要的影响。这一影响不仅包括科技、经济,更重要的是也同时包括生活方式、文化审美、价值体系与国家管理方式。但是,在英国当代著名艺术史家休·昂纳看来,这一影响并不仅仅存在于短暂的18世纪,而是从中世纪的11世纪开始一直延续至19世纪,大约有800年的历史。正是这种影响,极大地改变了欧洲——物质的、日常生活的、社会管理的,以及意识形态的等等。其中当然也包括欧洲艺术的各个领域,诸如音乐、美术、舞蹈、戏剧、园林、建筑、服饰,甚至节庆活动等。休·昂纳在其堪称经典、考据翔实的《中国风:遗失在西方800年的中国元素》一书中介绍了大量的事实。仅以戏剧而言,中国题材的作品在欧洲广为流行,除了著名的《中国孤儿》外,他提到的还有《中国人》《中国国王》《中国征服》《仙后》《贵妇人的会客日》《佛与医生的滑稽戏》《中国节》《儒雅的中国人在法国》《中国女奴》《中国姐妹》《致命幻景》《中国医生的喜剧》《中国官吏》,以及《图兰朵》等。中国艺术及表现中国题材的作品在欧洲风行近千年,对欧洲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并改变了欧洲的审美方式。
    中华文明之所以能够产生广泛而深刻的影响,并往往在自身遭遇危机时能够实现艰难的新变,乃是由于这一文明具有极为特殊的文化品格。比如,中华文明是最具开放包容品格的文明。就是说,它对其他文明并不排斥,而是持接纳、欢迎的态度。它善于从外来文明中吸取于我有益的元素,并使之转化为自身文明的组成部分。以佛教而言,本源于印度,但经过中国化后在中国得到了发展,并成为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华文明也是最具创新品格的文明。这不仅表现在吸纳外来文明元素引发自身的新变,更重要的是其重视事物本身的发展变化,能够根据具体环境与需要自生出新的发展形态。以纵横欧亚的晋商为例,其兴起是由于明初边防的军需供给需要。但是当他们发现草原地区,特别是欧洲地区对茶叶的消费十分强烈时,就以采制与销售茶叶为主。而随着贸易量的扩大,货币需求量的增加,又创立了专事汇兑的票号业。中华文明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品格即是具有强大的凝聚力,不仅能够在其内部形成文化共识,而且对外来文化也具有非同一般的吸引力与同化力。这并不仅仅是因为其物产丰富、地域广阔,更因为其价值选择与社会伦理等精神层面的魅力。很多外来文化进入中国本土之后被逐渐同化。如汉唐之于粟特文化,宋元之于犹太文化等。这些外来文化在被中华文化同化之后也丰富了中华文化,为中华文化注入了新的活力。中华文明另一个非常重要的品格即是重道,也就是说更注重对长远事物的规律性把握。以人体而言,外在的肌肉、骨骼等这些人们能够看得见的事物,实际上是次要的。而那些内在的诸如气、脉、经、络等看不见的东西却是极为重要的。而更重要的则是心——不是作为身体组织的心脏,而是作为人的意识活动的“心意”。这是因为对人体而言,心,以及气、脉等是具有本质性的存在,因而也就更为重要。凡此种种,这些品格决定中华文明能够更本质地分析看待事物,能够在自身达到自足状态时,自然地吸纳新的成分来实现新变。这使中华文明绵延不绝、历久不衰,往往历尽劫难而后生,表现出强大的生命活力。
    不可否认的是,近代以来中华文明遭遇了一次最沉重的打击,再一次面临生死存亡的考验。从其自身的发展状况来看,是因为它又一次进入了自足的状态,达到了人类农耕文明的顶峰,急需吸纳能够促进其新变的文化。从其发展的历史进程来看,是其规律性新变的历史机遇。我们需要对自身文明进行深刻的反思,寻找之所以落后于历史发展要求的原因,并加以革新。同时,我们也需要有充分的文化自信,认识到这并不是中华文明自身不具备新变的能力需要抛弃,而是它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周期,需要我们积极地推动其新变。事实是,在经过几代人的努力之后,中国正表现出强劲的发展势头,中华文化也日见显现出新的活力。这就是建立在继承自身优秀传统文化的基础上积极吸纳外来文化中与我有益的成分,努力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逐渐形成新的能够解决现实问题的文化形态,并表现出令世人重新注目的强劲态势。尽管就现实而言,我们还存在很多问题、困难,我们每一个人对此都有切身的感受。但是,就其文化形态而言,中国的实践已经成为不同于别一种文化、别一历史环境取得成功的模式的新方向、新探索。中国不仅从落后挨打的历史逆境中崛起,而且也将为人类的未来开辟充满希望的可能。
    表现中国文化,首先要有正确的认知。不仅要认识到其历史贡献,也要认识到其基本品格,更要认识到其在适应现代社会发展要求的历史条件下发生新变面临的挑战与可能。只有这样,才能刻画出具有民族个性的人物形象,才能表现出我们民族在历史巨变时刻拥有的民族精神。
    文艺创作正确反映历史需要解决好几个问题
    文艺创作要深刻表现中国的面貌,必须有清醒的科学的历史观,必须能够在纷乱的表象中把握住历史的本质和生活的本质,相信中华民族有智慧、有能力实现自我的创新与转化,恢复民族自信。
    文艺创作关注的是具体的人事,是充满个性、具有某种代表意义的形象。但是,不论创作者表现的是什么身份、地位、个性的人物,都难以脱离其存在的历史背景与社会环境。这就是说,那些在创作者笔下的具体形象并不是纯粹的、孤立的、没有任何社会意义的,而是某一社会现象与社会群体的代表。在其身上,也隐含着历史文化的印记。在刻画这些人物,表现其生活形态、生命价值的同时,不论创作者的主观意图如何,总要或多或少、或深或浅地折射出形象背后的“意义”。也就是说,这样的形象具有什么样的价值指向,反映了什么样的民族及其文化,并用自己的表达来影响社会——积极的与消极的、正向的与反向的、充满希望的与弥漫着失望的等等。不论是怎样的表达,都体现了创作者对这一形象之历史与文化背景的认知——历史的与现实的、外在的与内在的。不论你认为这种文化是有价值的还是相反,这一民族是有未来的还是相反,都会表现在自己的艺术创作之中。这就是说,不论创作者描写的是什么样的形象,都会反映出自己对历史、世界的看法,以及对价值的选择。
    对中国的关注已经成为一个具有时代意义的现象。中国有没有未来实际上也不仅仅是中国人的问题,更可能是人类的问题。如何表现中国人的历史、现实与未来,也不仅只关系到中国。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中国固然经历了各种挑战、危机,甚至要面对亡国灭种的考验。但是,中国依然是中国。中华文化没有灭绝,中华民族愈挫愈勇。在经过剧烈的阵痛之后,总是要浴火重生,表现出新的活力。这是历史的规律,也是中华文明品格的必然。文艺创作要深刻表现中国的面貌,必须有清醒的科学的历史观,必须能够在纷乱的表象中把握住历史的本质。这就是相信中华民族有智慧、有能力、有信心实现自我的创新与转化,而不是相反。这既是民族的利益所在,也是被无数事实所证明的铁律。
    强调在创作中要表现出对中华文明的自信,表现出中华民族必定能够新生的必然,并不是说只能唱高调、讲概念,而是要从具体的人物、事件、细节中体现出民族及其文化的活力与生命力。从艺术的角度来看,我们更看重那些普通的人、平凡的人在日常生活中所表现出来的信念与追求,以及他们的道德观、伦理观、价值选择。他们是怎样对待生活的,是怎样对待他人的,是怎样面对困难、牺牲做出选择的。在对这些看似普通的人与事的描写中,往往蕴含着具有本质意义的力量。优秀的创作者总是能够从这种切入点折射出人生的大意义,能够通过对日常生活的描写来表现出时代的大趋势,揭示出我们民族的未来。
    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就是如何表现生活中存在的问题。生活并不是一帆风顺,历史也总是充满曲折。这就是说,任何简单化、理想化的意图都是与现实不符的。目前的创作对此至少存在这样两种不正确的看法。一种就是把生活简单化、模式化,回避或者漠视现实中存在的问题。这当然是一种极为机械的看法,也是与生活真实不符的看法。它不仅无助于创作,也将弱化我们正视现实、战胜困难的能力。另一种是以某种看似具有真理性的面目出现,专注于表现生活中存在的问题,而忽略了问题背后生活的本质。这种现象的存在,从方法论的角度看,是缺乏穿透表象看问题的能力,把问题当做一个封闭自足的存在,而不是把问题放在其出现的社会大背景下来观照。因此,其描写就满足于怎样把问题表现得“更像问题”,而不是在表现问题的同时,揭示问题出现的原因,以及人们解决问题的努力,不是在表现问题的同时还努力表现出作为局部现象的问题与作为全局整体的本质之间的关系。在这里,局部变成了整体,现象变成了本质,积极的力量被消极的现象所掩盖遮蔽。从认识论的层面看,就是缺乏正确的历史观,不认为我们的民族是具有优秀品格的民族,是具有战胜困难的智慧与能力的民族,因而就满足于表现其历史进程中存在的某种负面现象,而忽略了表现其挑战这种负面现象的努力。
    艺术表达中需要解决的另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是,如何对待民族历史与文化中存在的负面因素。任何文化都存在落后于时代的成分。如果我们对此没有清醒的认识,民族文化复兴的重任将难以完成。随着中国的发展进步,不仅经济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文化的影响也越来越大。特别是对传统文化的关注日益增强。但是,中华文化的复兴必然要从优秀传统文化中寻找活力,并对其落后的、僵化的、不适应时代要求的部分进行扬弃。中国正处于从传统农耕文明向现代工业文明及信息文明转型的历史时期,文化形态也表现出空前的复杂性。许多人对传统表现出深切的留恋,对未来表现出强烈的迷茫。而另一些人则企望能够用“现代”来彻底地取代传统。这种文化选择的复杂性是转型期社会心理的典型表现。文艺创作要表现特定文化背景下人的价值选择。这就要求创作者要立足现实,做出清醒的认知与表达。既要认识到任何时代、任何社会都不可能抛弃传统,也要认识到在新的发展条件下不能简单地不加辨别地固守传统;既要认识到不同历史阶段、不同社会文化有自己独特的生活方式与价值体系,也要以积极的态度来吸纳借鉴。简单的舍弃不能解决问题,盲目的照搬亦将断送未来。我们的创作要呼唤那些与时代发展要求相适应的、能够解决现实问题的文化元素,扬弃那些不适应时代要求的文化元素。笼统地认为传统的就一定是好的是不负责任的、片面的;而因为传统中存在落后僵化的东西就全盘否定传统同样是不负责任的,是极端片面的。这就对创作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们既要认识到传统文化中还存在许多不适应的成分,更要认识到传统文化中具有生命力与现实意义的优秀品格。我们应该对不适应的成分进行扬弃,但绝不能把洗澡水中的婴儿也一同倒掉。在对落后的、僵化的、不适应时代的成分进行辨析批评的同时,仍然要更加生动地表现出优秀传统文化所具有的强大生命力与创造力,表现出中华民族所具有的美好未来。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