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高校招生艺术类考试已经启动,部分热门专业超过200∶1的录取率令人咋舌。艺考究竟是捷径还是囧途?“不少艺考生认为,只要颜值高就能演戏当明星。事实并非如此。”中国传媒大学王一然老师说,不管是当主持人还是演员,都要有一定的文化素养,都要有一定的知识储备和理解力,对文化水平要求并不低。在日前举行的中传教育多通道发展论坛上,专家提醒,学艺术需要兴趣和天赋,“分数不够艺术凑”只会害了孩子。(12月26日《南京晨报》) “艺考热”高烧不退,有着多方面的原因:一方面有些考生、家长认为学艺术容易见成效,如演艺明星、超女等往往一夜成名,名利双收,从而激发许多考生、家长的艺术理想,使学艺成为了一种时尚;另一方面,艺术类专业招生对文化课要求相对较低,一般达到本二成绩的60%到70%即可,所以被不少考生、家长视为上大学的捷径,吸引众多考生;此外,美术、设计等艺术类专业的毕业生如果学得好,开拓性强,就业前景可能比某些文理科专业的毕业生更容易一些。 时下,越来越多考生钟情于艺术类专业,使原本是许多家长心目中的高考“捷径”反而成了“独木桥”。如去年南京某艺术学院戏剧戏曲系表演专业打算招生15人,但报名人数却超过了1000人,可谓“百里挑一”。而“杀出重围”的只能是通过三次专业测试的45人左右,还有三分之二的考生将要遭遇淘汰的噩运。艺考专业考试的竞争,只能用“惨烈”一词来形容。 “艺考热”热了很多年。从1998年至今,中国艺术类招生人数足足扩大了60倍。近二十年时间里,提供艺考机会的院校,早已突破了中央戏剧学院、北京电影学院、中国传媒大学、上海戏剧学院这传统的“四大金刚”。如今,全国有超过400家大学开办了表演系,甚至东北、河南等地某些农业大学也设立了表演系,并且一届就招300名本科生。如此众多学生进入表演系,他们毕业后就能当上职业演员吗?当然不可能。业内人士曾透露:“表演系毕业生的失业率其实高得惊人,隐性失业率就更可怕了。大部分表演系毕业生毕业后就失业了,或者处于半失业状态。” 其实,对于热衷于艺考的考生和家长们,我们并不能指望他们一下子都能达到“理性”状态。但值得思考的是艺考本身,它不能蜕变成为只考“技术”,应该回归发现考生艺术天赋的初衷上来。“艺考热”最终趋于理性化,有赖于教育机制、人才培养机制的进一步科学化。面对高烧不退的“艺考热”,有志于成材的考生是否选择报考艺术专业,一定要从自己的志向和特长出发,切不可投机取巧指望走捷径,也不要盲目跟风,人云亦云。毕竟,学艺术能有所成就的人,应该是那些真正对艺术孜孜不倦追求并经过潜心研究的人,而不是滥竽充数的“南郭先生”。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