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文艺 > 艺术 > 评论 >

缺少揳进去的果敢——评话剧《哈姆雷特》

http://www.newdu.com 2017-10-14 北京日报 颜妍 参加讨论


    几乎不太可能充满未知地去看任何一部名为《哈姆雷特》的戏。作为经典中的经典,《哈姆雷特》对观众来说意味着太多或深或浅的前认识和前理解,所以每一次哈姆雷特故事的大幕拉开,都是一次对经典改编、转化和再创造的挑战。上周,由陈薪伊执导、国家大剧院制作的《哈姆雷特》亮相舞台,它用以应对挑战的“独家配方”是,朱生豪。
    在22岁到32岁最才华横溢的年纪,朱生豪翻译出版了莎士比亚戏剧31种,如他在完成大部分翻译时写给弟弟的信中所说,“不管几日可以出书,总之已替中国近百年来翻译界完成了一件最艰巨的工程。”谁能想到,那些至今读来仍充沛生动、熠熠生辉的译著经典背后,是连一张书桌都放不下的战争年代——日军进攻上海后,炮火连绵,朱生豪寓所被焚,辗转流徙,贫病交加,已交付书局的译稿也毁于战火。陈薪伊的《哈姆雷特》,便是从日军的炸弹第三次炸毁朱生豪翻译的《哈姆雷特》手稿开始。
    在莎士比亚逝世400年之际,在莎剧演出的中国市场方兴未艾,莎剧改编从本土语境、当代视角、剧场变革中苦苦寻找独特资源的时候,国家大剧院这一版《哈姆雷特》无疑凭借朱生豪的切入点占了先机。异国剧作的命运与本土翻译家的命运、哈姆雷特的故事与朱生豪的故事,相互之间如果能有对话的张力,如果能彼此对照、交叉、嵌入,可以想见将会打开一个多么大的再创造与读解空间。然而,当舞台边缘处,破旧的床榻边,朱生豪在女友宋清如的支持下,从战火过后的一片狼藉中捡起《哈姆雷特》的译稿残片,继续翻译工作时,他的目光投向舞台中央,那里是他想象中的丹麦王国:弑兄篡位的克劳狄斯正准备迎娶死去兄长的妻子,哈姆雷特身着丧服登场……我心里顿时遗憾起来,像这舞台空间的划分一样,朱生豪的故事要退下去了。他英年早逝的人生虽不乏传奇,但可以和哈姆雷特的故事展开对话的还是太少。你可以说整台戏要展现的就是朱生豪头脑里的《哈姆雷特》,但它缺乏足够的表现力让我们逆推回去,承认这样的故事表现只能产生于朱生豪的头脑。朱生豪的翻译经历是开始时的引子和结束时的尾声,却揳不进故事的核心。
    这样说或许有失公允,因为正如导演在个人阐述里所表达的,她要做一场对比,朱生豪于艰难困苦中不由分说地拿起译笔,是对哈姆雷特一再延宕的复仇,乃至最后所有人都为这复仇做了陪葬的最好对照。哈姆雷特的“生存还是毁灭,这是一个问题”,在这部剧中让位于朱生豪的“生存还是毁灭,这是一个不容思考的问题”。从这个角度看,国家大剧院版本的哈姆雷特可能是我看到的最为中年气质的哈姆雷特,有一种过于成熟、熟极而颓的愤世嫉俗,性格上少了一些让人又怜惜又遗憾的高贵之处。或者说,导演要破的就是对哈姆雷特的“高贵”的迷信,与此同时,将朱生豪立起来——他才是莎士比亚崇尚的巨大激情和清明理智相结合的完美人性。只是,限于对比的双方在戏份上太有悬殊,哈姆雷特的经典故事场又过于强大,所以,破得不够果敢,立得不够充分。
    从对比的意图上讲,这一版的《哈姆雷特》不是对经典的“描红”,而是继承了朱生豪的衣钵,将哈姆雷特的故事演绎得更为本土化,更为通俗流畅。但从经典改编的角度来看,它缺乏一部力作整体气质上的果敢,还是温柔了些。同样是否定之否定,它没有螺旋着进入更具反思力的维度,反而似乎是一步踏进了更天真的时代。一个细节就是全剧对挪威王子小福丁布拉斯毫不犹豫地肯定和赞叹,全然没有了原作中的深刻嘲讽——为了一块荒瘠的土地牺牲无数生命和钱财,看上去是为荣誉而战,实则只是积毒蕴藏于内已经到了溃烂的程度,外表上却还一点看不出致死的原因的“荒谬”。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