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都少数民族文学界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
12月22日,首都少数民族文学界学习贯彻习总书记在中国文联十大、中国作协九大开幕式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座谈会在京召开 首都少数民族文学界学习贯彻习总书记在中国文联十大、中国作协九大开幕式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座谈会 12月22日,由中国作协创联部、中国作协少数民族文学委员会、中国少数民族作家学会、民族文学杂志社联合主办的“首都少数民族文学界学习贯彻习总书记在中国文联十大、中国作协九大开幕式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座谈会”在京召开,中国作协党组成员、副主席、书记处书记吉狄马加、中国作协少数民族文学委员会名誉主任玛拉沁夫及首都少数民族文学界40余位作家、评论家、学者出席会议。会议由中国作协党组成员、副主席、书记处书记白庚胜主持。 吉狄马加指出,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文联十大、中国作协九大开幕式上的讲话是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在中国社会实践中的最新理论成果和重大理论收获。习近平总书记这一重要讲话从全局和战略高度深刻阐明了时代发展对文艺工作的新要求,深刻回答了事关我国文艺事业长远发展的重大问题,深刻揭示了社会主义文艺发展规律,创造性地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文艺观和社会主义文艺理论。这一重要讲话是一篇思想深刻、内涵丰沛、高屋建瓴、包含时代气息的光辉文献,是一篇促进我国当代社会主义文艺大繁荣大发展的总纲领,是一座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发展史上的里程碑。可以说,习近平总书记这一重要讲话与2014年10月15日在文艺工作者座谈会上的讲话,以及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中涉及到文化建设和发展的全部内容,共同构成了习近平文艺思想体系的理论框架和深刻内涵,是对我国社会主义文艺的本质特性、作用功能、创作规律、发展方向、文化政策等重要命题做出的全新判断和理论诠释。 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以极大的热忱重塑了各民族文艺工作者对中华文化的坚定信念。在讲话中,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文化独一无二的理念、智慧、气度、神韵,增添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内心深处的自信和自豪。对此,我们深刻地认识到,独一无二的中华文化版图,正是由56个民族共同构成的;源远流长的中华文脉,正是由56个民族的人民同心合力、缔造延续的;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正是由多元、缤纷、不同特质的56个民族文化相互融合、彼此促进而形成的。富有包容性、创造性的中华文化,是我国56个民族作家们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创作源泉,是生长在中华大地上各民族作家的宝贵精神财富。我们应该自信而自豪地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对本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要心存敬畏之情和历史自豪感,要给予自己的民族文化以充分的自信。 中国作协少数民族文学委员会名誉主任玛拉沁夫、社科院民族文学研究所研究员降边嘉措、中国作协创联部主任彭学明、中国作协影视文学委员会副主任艾克拜尔·米吉提、民族文学杂志社主编石一宁、作家出版社总编辑黄宾堂、《民族文学》副主编赵晏彪、中国作协创联部原副主任尹汉胤、北京作协民族文学委员会主任郭雪波、中国作协创研部研究员肖惊鸿、中国民族语文翻译局业务处副处长哈森等做了重点发言。鲁院第二十七期少数民族文学创作班学员代表参加了会议。 与会的少数民族文学界代表踊跃发言,畅谈心中感受,交流具体的学习体会。大家一致认为,总书记的讲话高屋建瓴、大气磅礴、深邃厚重,具有思想力度、情感温度和逻辑密度,有强大的感染力和穿透力,文采飞扬,句句入心,对全体作家、艺术家具有引领性和指导性,是今后我国文学艺术工作的纲领性文件。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少数民族文学艺术工作者担负着神圣的使命和责任。民族工作是我们党和国家重要的组成部分,文艺工作者应认真学习贯彻习总书记在十次文代会、九次作代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树立文化自信,笔耕不辍,创作出无愧于时代和人民的优秀作品,铸就中华民族伟大时代的文艺高峰。
(责任编辑:admin) |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