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访谈 >

李炜我会继续走这条比较偏僻的路

http://www.newdu.com 2017-10-14 文学报 张滢莹 参加讨论


    
    “就算我才不疏、学不浅,且有大量的纸张,我依然不会尝试去写一本货真价实的艺术史。……我更喜欢做的,是在一条路上走走停停,好好逛逛那些吸引自己、又没被大量观光客和导游破坏的景点。”这是美籍华裔作家李炜为自己新近推出的艺术随笔《孤独之间》所下的定义。近年来,李炜撰写了大量横跨文学、哲学、音乐、艺术领域的作品,被公认为“创作才子”以及“华语创作界独特的孤岛”。诗人余光中称他为“一位才学出众的书痴”,学者夏志清也惊奇于他“读书之广博通达”。
    李炜很少在公开场合露面,与他的作品名类似,他总给人一种孤独和疏离感。他并不善言,很难称得上是个很好的对话者,上周六,在他与青年作家张怡微于上海思南读书会进行的对话中就出现了数次沉默,但这并不影响他在有限话语间流露出的机锋和智慧。不少因为张怡微而赶来的读者说,今天,我们收获了一个李炜。
    很多人初识李炜,是因为他的母亲曹又方。这位拥有鲜明立场和丰沛写作才华的女作家也曾深度参与到沪上许多文化活动中。15岁时,李炜远赴美国求学,为了支付儿子昂贵的大学学费,一度只写纯文学的曹又方转身投入了畅销书的写作行列。“反而是这些东西让她非常红,结果现在大家心目中,我母亲是写爱情、励志这类书的作家。其实在她大概50本作品中,一半是纯粹的文学作品,只是现在都绝版了。”母亲病逝后,李炜选编了一本《曹又方选粹》,中文并不好的他一边尝试理解作品,一边开始重新认识母亲,边读边哭,度过了极其煎熬、痛苦的两周时间。“我母亲是台湾地区最早的女权运动主义者之一,很多事,我是在她过世后,为了编书读她的作品才知道的,我可以说是个糟糕的儿子,非常叛逆,总是喜欢跟母亲唱反调。”在与李炜的多次交谈中,张怡微深深体会到他谈及母亲时的伤怀:“每次回忆母亲时,他都非常伤感,也能感觉到他不断地反思着自己,反思自己零碎、被肢解的人生。”
    在这之前,李炜说自己成年后唯一阅读过的中文书是自己的作品。因为中文表达能力有限,李炜基本都以英文写作,在译者翻译成中文后,他再一遍遍进行校对和修改。这是他对自己作品最大的坚持。“因为发现翻译常常会出错,或者就算他没有错,可能表达的方式不是我希望表达的方式,所以得花很多时间改。”他调侃道,“也许以后某天我踩到狗屎运突然出名了,有人会问我,李炜你的中文怎么这么好,怎么学的?那时我也许可以告诉大家,我是看自己的书学的。”
    实质上,对于李炜而言,这种对于文字风格的坚持也许是性格所致。虽然他坦言自己的思维都是英文思维,但在中文版中,他决不允许语言风格的不统一。“自己修改,最重要的是保持自己的语气、自己的调调,不然每换一个编辑,语言就完全不是我的,就好像我有20种风格。但其实没有,我只有一个,所以我需要大量地改。”为了提高自己的中文水平,李炜首选的方式是查字典,通过查字典,知道词语的出处、用法,以及他人曾经使用的范例,他用这种笨拙的方式,一点点弥补着在中文语言上的不足。
    在李炜的许多作品中,读者能够读到一种天然的孤独感,他似乎一直在思想和文字疆域孤军奋战,却又不是堂·吉诃德式的茫然与荒谬,而有着清晰的思考路径。看大量的书,看完后挥之不去、需要倾吐的念头往往是他书写的开端。对此,他自嘲说,自己比较像狗,多半习惯在家里,看着天花板。“我一辈子花最多的时间就是看我家的天花板,所以每个住的地方天花板是什么样的,我都最清楚。我喜欢看书,看完之后有很多自己的意见和想法,说好听点是见解,说难听点,有非常多的偏见。”对他来说,选择写作,是因为写作是少数的能靠自己就独立完成的艺术创作。“我没有成为音乐家、画家的才华,所以只好把自己的胡思乱想写在书里,这是我写作的最大灵感。”
    尽管把自己的写作解释为“胡思乱想的结果”,李炜却在作品中流露出惊人的才华。在张怡微眼里,他是那种活在自己的世界里的人,在文本世界又会变成完全不同的人。读完《孤独之间》,她的感受是:非常活泼、练达、诙谐,站在鸟瞰的高度走进艺术史,以非常自信的态度带读者穿梭在艺术家之间的精神交流中,在对各种艺术作品的言说中穿梭着碎片化、又极耀眼的智慧光芒。“这是李炜一贯以来在写作中非常风格化的东西。”
    对于这种独特的风格,《孤独之间》的译者于是所记的则是与李炜再三修改、核对的经历。翻译这本书,对已有了多部优秀译作的她来说并不容易。当初在杂志连载时,每个月李炜都会与她“斗争”许久:“他扔一篇文章给我,我翻译完了给他改,他改完了我又改,这样走一两个来回,有时我会偷偷把自己改过的再加进去,从翻译角度而言这样的过程是非常特别的一次体验。看上去这样改来改去的过程蛮好玩,其实很痛苦。”同样篇幅的一篇小说,也许只要一天就能翻译完成,但拿到李炜的每一篇稿子,于是都要在一个星期里不停上网搜索,不停找资料。“除了非常鲜明的语言风格之外,李炜的一篇文章可能牵扯到两三百年跨度里的十个艺术家,或是哲学家、诗人,包括提到的很多艺术作品,要找图片资料。再有他作品中一些原文引用如信件、自传等,都需要从头去翻,信息量、工作量比较大,这对任何译者来说都是相当好的自学过程。”
    在问世后的《孤独之间》里,十位大师的命运、百幅名画的阐释、三千年西方艺术的简史得到了充满艺术性的展现。一开始,这个“大师名单”里有20多位画家,哪些更加合适,哪些能够形成对立从而讲得出一个完整的故事,哪些人的人生和画作牵扯到李炜想探索的问题,哪些在艺术和道德上更具有可言说性,在写作过程中,他一路做着减法。不同于以往艺术史著作的惯用体例,李炜随主题而变换叙述方式,最终完成了一部充满个性色彩和自我表达的艺术随笔。
    事实上,即使作品已经问世,李炜依旧不习惯于面对他的潜在读者。“时代改变了,文学变得很孤独。以前出版社培养作家,现在出版社培养读者,出版社也曾告诉我,要培养读者,我听了非常生气,为什么作家要培养读者?怎么培养?陀思妥耶夫斯基没有请我吃饭,我为什么读他的书?普希金也没请我吃饭,没有在网上帮我点一个赞。”在他看来,文学足够简单:“我们喜欢念书,我们有自己喜欢的作家,我们喜欢思考,我们需要找到共鸣。看很多书,看到书里有跟你类似经验和类似想法的你会感到非常开心,很多人看书的目的,就是找到自己。”因此,大众意义上的孤独,似乎也不那么难耐了。尽管李炜常常感到很孤独,包括跟朋友在一起的时候,可是他并不觉得孤独是一件坏事。“它表示你有自己的看法,如果没自己的看法、想法,你应该不孤独,因为你走到哪里都能跟大家打成一片。”为了写出自己所想,他的母亲曹又方选择文学,为了谋生,她又将倾注其中的热情分离出去,毫不在意外界的评议,但李炜所认识和理解的,始终是那个藏着一颗纯正文学心的母亲。也正是因为母亲的榜样,令他决意继续坚守在孤独写作的道路上——“我会继续走这条比较偏僻的路,我会一路走下去。”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