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文艺 > 少儿 > 评论 >

如画乡村,时代如画——读徐玲《如画》

http://www.newdu.com 2017-10-14 中国作家网 崔昕平 参加讨论


    
    当下,本土儿童小说创作已逐步走向百花齐放。有作家善于体察当代儿童细腻的内心世界,有作家常将笔触回归儿时的童年记忆,也有的作家致力于凸显本民族文化特色的中国故事。众多执着耕耘的儿童小说创作者中,徐玲最显著的特点之一,是善于捕捉时代发展的脉搏,关注滚滚洪流中被裹挟前行的当代儿童的生存环境与个体发展。当我们还对她曾获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的《流动的花朵》念念不忘时,徐玲的笔触已经从进城务工潮转向了返乡潮,从抒写儿童在城市里艰难挣扎的边缘化境遇转向了重返乡村的自我价值追寻。
    翻读晨光出版社新近出版的徐玲作品《如画》,乡村生活的画轴徐徐展开。借助作家之笔,蓬勃向前的时代如画卷般跃然纸上。作品延续了徐玲关注当下的现实主义精神,敏锐捕捉了时代变迁对儿童生存的影响。如果说《流动的花朵》是深刻介入滚滚涌入城市的农村务工人员子女在城市中的艰难漂泊,和身在城市而心处边缘的困窘境遇的话,此次的《如画》则再次捕捉了进城务工人员中逐渐涌动的返乡潮流,以独特的视角,描写了一个从城市跟随父亲重返乡村的、叫作“如画”的孩子眼中的故事,揭示了这部分不得不陪同成人经历变革的儿童面临的复杂的成长环境和成长考验。中国巨大的城市化进程,对被迫身处其中的儿童而言,是一场同样深刻而费力的成长变革。这个特殊历史阶段,需要儿童文学的参与和回眸。
    故事展开的背景在故乡,患病的奶奶和辛苦支撑农活的爷爷难以独立生活,在城里做木工活的爸爸终于决定返乡。“如水”、“如画”这对龙凤胎兄妹被拆开,父亲带着女儿如画返乡,妈妈和儿子如水则继续留在城市。人物形象、身份、关系在倒叙的情节下逐渐清晰。有意味的是,如水、如画这对兄妹因此便不得不面对了截然两样的命运。故事以如画的视角,在乡村生活现实与城市美好回忆之间穿梭,真实呈现了城市与乡村两类生活境遇中的儿童。作品中,既有如画从城市回到乡间的复杂的心理描写,又有“乡下人”生活在城市中时的敏感而脆弱的心境描写。
    如画始终是一个心情复杂的孩子,眷着曾经生活过的城市,又爱着亲人聚居的乡村。作家耐心地、真实地刻画着如画回乡后的心路历程。极端反差的生活条件、教学设施,激起如画对斑斓优越的城市生活的怀念;双胞胎之间的取舍,更让她有种摆不脱的失落。而另一方面,如画感知美的能力在乡间逐步被唤醒,真诚、质朴的乡间生活令如画的心不断充盈。城市小学中见不到逐户家访的校长,而乡间的“郝校长”却常常帮孩子背着书包一路同行去家访,这样的场景,让如画被某种久违的真诚所打动。同时,淹没在无数城市优秀孩子中的如画,回到乡下后,不再只能回味城市优秀孩子光彩夺目的瞬间,她在大喇叭上与乡村的孩子交流城市的感受,为乡里撰写对联……从未有过的信心和充实感令如画变得越来越明朗。如画终于在故乡真正找到并悦纳了“自我”。
    作品力图传达这样的价值判断:除了物质上的满足外,孩子的自我定位、自我肯定意义重大。而且,这绝不仅仅是对于儿童,对于成人同样如此。儿童的自我实现与成人的自我实现并行于作品之中。除了儿童,书中的成人形象也同样具有典型性。投入全部身心回乡再创业的父亲,因支教而爱上乡村、用自己的努力和文字记录银树谷美丽变迁的“郝校长”,放弃城市生活投身家乡建设的军转干部“小林书记”,用画笔记录乡村美景的城里人“画家叔叔”等,都在以自己的方式,定位人生,达成自我实现。
    小说通篇充满诗意的想象,作家以抒情散文的笔调,描写天使长裙曳地般的夕阳余晖,以“小白船”之名的校园天台;描写四季分明的银树谷。作家为美好的山乡景致选取了浪漫美好的地名和人名,如采香湖、姑娘山、如画、如水、如歌。与精致地写景、叙事同步,作品中还时时显现出童话故事般的意境,述说了故乡赋予她的每一个孩子的梦幻般的童年。如画的心情始终与季节相映衬,从夏至秋,再迎来春天。作品借如画之口道出了故乡之思:“我越来越清晰地感受到银树谷的亲切和珍贵,她是我命定的亲人,我在她清新柔软的怀抱里慢慢安静下来,在她熟稔温和的气息里回味别样的幸福,在她蓬勃热情的目光里滋生出一点一点对未来的信心和来自骨骼深处的坚强力量。”
    作品中,城市的先进、城市的魅力,丝毫没有因为讴歌田园而被矮化。作家借助如画的心理描写,以乡村生活回视城市,精笔勾勒了城市对喜欢热闹与新奇事物的孩子而言的特有的美好;同时通过描写如画与城里的如水、同学的交流,间接展示了城里人对山清水秀的乡村生活的向往。作者深知,这并不是一个非此即彼的命题,城市与乡村,兼容并包,各具魅力。正如如画的感受,“我觉得自己是个富有的人,一边拥有着江海城的美好回忆,一边享受着银树谷的太阳星辰”。
    作品的主旨也是一样的诗意,没有恶,全纸都是暖心的美与善:伴随着如画的心情转化,见诸报端的读书照片和报道,给了小学校和整个村庄巨大的喜悦,这种巨大、满足而真诚的愉悦,真是城市生活中久违的情感!一切向善、向美发展而去,爱心人士捐赠的图书从四面八方汇聚到小小的村庄,以改造乡村为理想的画家叔叔,要来义务支教的房东爷爷、房东奶奶……一切美好的力量逐渐汇聚。校园读书节、房屋改造、文化下乡、面包店开张、农家乐创办,幸福大道修通、文化广场建成、养老资金互助合作社落成,一切的新农村愿景纷纷登上舞台,秀出身影。城乡间的差距不断缩小,“美丽乡村”的建设目标在书中得到了具体化的诠释,欣欣向荣的景象令人振奋。
    徐玲的文字,始终有着令人感动的力量。创业失败的父亲,在城里独立打拼的妈妈,既令人心酸,也让人读出了他们身上那股不服输的劲头。故事中,有不断回来的人,也有在城里坚持打拼的人,如立志将小理发店开成大美发厅的“叔叔”,憋着劲要做得比城里人更好的如水。结尾处,仍是留守儿童的如歌盼望着父母归来,风烛之年的爷爷、奶奶盼望着自己的儿子儿媳和孙子归来。作家借爷爷的口,道出了留守老人和孩子们期盼亲人团聚的朴素愿望:“到时候,去城市打工的年轻人都回来了,银树谷热热闹闹,老人和孩子多高兴啊!”然而,直到爷爷去世,叔叔和如水才深受触动而回归。作家作这样的安排,表面之意在唤醒更多的人回望家园,关注家园;更深之义依然是期盼乡村和城市的同步快速发展。
    在社会巨大变革的过程中,客观存在不和谐的声音,如负面的、纠缠的、矛盾的人或事,但徐玲的作品中看不到这些消极的东西,《如画》通篇显现着理想主义的光芒,让一切向上、向善、向美变得顺理成章。我想这正是作家徐玲在参透了儿童和儿童文学本质后,对自己的作品设置的独特标准。
    对任何一个作家来说,要想在一部作品中,同时去运筹城市和乡村中那些跟着时代节奏变化着的人和事,那毫无疑问是一个巨大的挑战。对儿童文学作家来说,想作这样的挑战,称得上是前无古人的壮举。难度与价值同在。立足于评论,通过《如画》,我看到了时代赋予乡村的美好定义,更看到了徐玲勇于独树一帜的创作手法。
    作者信息:崔昕平,太原学院教授,儿童文学博士。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