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访谈 >

郑在欢:所有的故事都是人活出来的

http://www.newdu.com 2017-10-14 文学报 金莹 参加讨论


    
    郑在欢
    “没有人不爱听故事,爷爷在我九岁时去世,我已经记不清他的样子,他在灶前给我讲鬼故事的情景倒是像幅世界名画,一直印在我记忆深处。人都是来来去去的,能留下来的,永远是生命中最动人的时刻。这些故事被反复讲起,即使变得面目全非,我相信最本真最值得讲述的地方依旧保留其中。这样的故事不是小说,是用生命活出来的。”在小说集《驻马店伤心故事集》的后记中,郑在欢这样写道。
    《驻马店伤心故事集》是这个“90后”作家出版的第一本小说集。在此之前,他在算术本上写过十万字的自传体小说和武侠小说,在微博、小说论坛、豆瓣等网络平台发表作品,《驻马店伤心故事集》中的一些篇章,就是从豆瓣上渐渐传播开来,为这个年轻的写作者赢得更多人的关注。
    在这个故事集里,郑在欢用平静而克制的笔触写下了一些不平静的故事,大多数时候,这些故事是残酷的。只有在偶尔泄露的少数情节里,才能透出些温暖的微光。“驻马店是一个解释当下魔幻中国的重要名词和地理概念,作者经历过我们想象得到或想象不到的残酷青春,小说里出现的种种人物,包括盗贼、赌徒、疯子、寡居者、愚人等,这些隐没在庞杂的乡土世界里的怪人们,让一颗颗孤独而又伤心的灵魂以文学的名义重新被我们发现。”作家曹寇评价。
    作家赵志明曾问过郑在欢,为什么写这样的小说,字字见血,句句扎人?在外人看来,很有点耸人听闻,言过其实。但郑在欢告诉他,在他的生活里就是这样的,那些家长里短,爱恨情仇,杀伐决断,可以说比他小说表现出来的有过之而不及。“优秀的小说家,谁敢大言不惭自己的写作高于生活?能把生活的九牛一毛写真写透,就着实难能可贵了。”赵志明说,“因为这层意义,我觉得郑在欢写小说是走对了,文学这条路上终于等来了一个恰如其分的人,他实诚、努力、健康,没有眼高过顶,更没有夸夸其谈,而是沉浸在真实世界里,对每天上演的人间事耳濡目染,如数家珍,绘声绘色,摹情摹状,流注于笔端,形成了自具风格的文字,这样的小说不仅好看,假以时日,也必能大放异彩。”
    “这样的写作只能发生在23岁”
    记者:读《驻马店伤心故事集》,第一感觉是朴实。文辞没有过多修饰,故事的进展也没有进行结构的刻意组织,就像一个人平静地讲述家长里短,自然而然。这与我一开始对这部作品的期待有些不一样,也与我对一本小说集的期待有些不同。你会如何定义这部作品的文体?
    郑在欢:这本集子究竟是什么文体,看过的人众口不一,有说是散文,有说是非虚构,有说是小说。大家不一样的观感让我很满意,说明这部集子足够摇摆。前几天有人问为什么第一部分叫《病人列传》,是不是受了《恶棍列传》的启发,我说不是,启发我的是《刺客列传》。这样一说连我自己都豁然开朗,写作的形式上,这部集子确实更接近于古代笔记体小说。素材来源于周遭所见和有意打探,作者随手记下,偶发感慨。就像这一系列故事,都始于偶然,我写下《病人列传》第一篇的时候,并没有想过要写后面一系列的故事,写完之后,我发现这样可以随便写写的人还有很多,并且像《刺客列传》一样,这些人物都有着非常显著的相同点,他们多少显得有别于常人,有些病态。
    写《CULT家族》第一篇的时候,我也只是闲来无事坐在书桌前回忆一下奶奶,可写完之后,我发现奶奶之所以会成为这样,是很多家族成员旁支亲戚相互作用的结果,于是我就按图索骥写下去,于是就有了《CULT家族》。
    《驻马店伤心故事集》就是这么来的,就像你说的,我完全没有进行结构的创想,也很少修饰,这样做只是为了得到一种真实日常的质地。有读者批评说,这也能叫小说,就跟听他二妗子讲故事似的。看到这个,我知道我想要的结果达成了。很多读者看完会觉得这些都是真的,并深信不疑,其实真实只是我选择的方式而已。对于作家来说,最大的快感还是虚构,只是写这些更朴实的人和事,我同样选择了更朴实的虚构方式而已。
    记者:在阅读时,会为故事中的人和事,包括你与你父母的相处等震动,在他人看来是一段很艰难的岁月,你已经写得坦荡又自然,把感情都收敛了起来。把自己的伤口展示出来给别人看,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你是如何做到这种坦荡的?这部作品集里,你写得最为艰难的是哪一篇?
    郑在欢:这部集子的两部分内容分别完成于2013年的春天和秋天,那时候我每天下午两点开始写,一篇写完就收工,出去散会步,吃晚饭。这是我最密集的写作阶段,有时候快,有时候慢。写得最慢的是写“我”那一篇。说实话,这样的写作只能发生在23岁,现在的我肯定不会那么勇敢那么赤裸裸无所禁忌地去写,更何况还是写自己的家人和亲邻。虽然基本是虚构,但是原型人物都能对号入座。并且已经开始有原型说我把他写得太坏了,这让我忧虑,怕回去挨揍。不过这倒是印证了我一直信奉的写作理念:如果你给你父亲写悼词,不把他气得从坟墓里蹦出来,都不算写得真实。
    作家不厌其烦地虚构,只是为了提纯一种具有共性的真实,不太能用具体事例说明的真实。用这种真实的写作方式可以得到真实,用夸张变形的方式同样可以得到真实。前提是为了真实而写作。具体到《驻马店伤心故事集》,只能说这些人物都有原型,但因为我是个爱虚构的作家,所以到底哪里真哪里假,还要大家自己去发现,去一厢情愿地相信。因为我对身边的人提纯了真实,可能他们都没注意到的事情被我虚构了出来,他们会恐慌,就像我写自己,同样恐慌,只有在写作的时候,你才会发现自己原来如此不了解自己,你才会发现真实的自己。
    “世界那么大,为什么每个人都想着给自己弄个马孔多?”
    记者:这是你的第一部小说集,之前你的作品大多发表在哪里?
    郑在欢:从我开始写作的时候,就有了网络,所以我最早是把作品发在网上,微博、小说论坛、豆瓣都发过,微博太喧杂,对小说也没有推广窗口,发出来只是朋友之间看看。小说论坛也差不多,都是写作的朋友互相看。豆瓣要好很多,豆瓣用户有主动寻找有趣内容的需求,豆瓣平台也有相应对有趣内容的展出窗口,包括豆瓣阅读的出现,让区别于大型网络小说之外的写作者有了属于自己的平台。
    记者:你如何定义一部“好的小说”?
    郑在欢:我对一部好小说的定义首先是三个字:沉浸感。可以让读者沉下去的小说,沉到作家编织的语感和情绪中,再一次从书中抬起头,世上已千年,或者即便世界在崩塌,还是不愿抬起头。然后是陌生感,一部作品给人别具一格的审美体验,带着作家个人的印记风格。最后,最最重要的是同感,这个因人而异,对《金瓶梅》有同感的人不一定对《红楼梦》有同感,但不能否认,这都是好小说。文学对我来说,就是向读者展现我有以上三种的表达能力。对于自己而言呢,就是写作可以梳理自己和别人,自己和世界的关系。
    记者:一说到书写故乡和乡村的作品,人们往往会将之归到“为时代立传、回归乡土写作”等宏大的词语之下。你写你的驻马店是出于什么考虑?你想写出一个什么样的故乡?
    郑在欢:为时代立传不是宏大的愿景,应该是每一个作家的本能,当他写作的时候,他就是在为时代立传。至于回归故乡写作,或者写出一个什么样的故乡,我没有想过,世界那么大,为什么每个人都想着给自己弄个马孔多?这是偷懒也是不自信的表现。创造出一个独属于自己的虚拟地名,别人就没法指手画脚了。所以我的驻马店就是驻马店。
    受限于我的年龄和经验,我写的大多是家乡事,我不太会写自己不了解的事情。但我的理想是,尽量写得更超越一些,让不管哪个阶层哪个地域的读者都一样看得感同身受。除了驻马店,我待得最久的地方就是北京了。我试着写过北京,发现很难,对于城市生活我是一个新来的。城市很难像乡村一样给你一览无余的体验,大家写来写去,很容易落入孤独、间离、猜疑的窠臼之中。我想更深入一些再去写。还有,我喜欢等事过境迁了再去写。所以,我没有想要给任何一个地方树碑立传,就像你说的,我只想给时代立传。
    记者:除了通过文学作品侧面了解你的成长与写作经历,读者对你其他方面的信息知之甚少。
    郑在欢:写作经历总是被反复问及的一个话题,其实无论有多少作家回答这个问题,世人都不会得到作家之所以会选择写作的秘密基因。一个作家可以虚构自己的作品,同样可以虚构自己的人生。虚构,只是找寻真实的一种手段。
    我16岁开始写第一部自传体小说,写了十万字,写在做算术用的本子上,同时还写了一个武侠小说。现在看来,那个武侠小说还挺有意思,我最费心血的自传体长篇,已经不忍卒读,实在是太幼稚了。我想这也可以说明一些问题,武侠这样的小说和写实的小说,对作家的要求是不一样的。第二次开始写,是19岁,同样是一个写实小说和一个玄幻小说一起写,都写了十万字,现在看来,和16岁的尝试结果一样。但不一样的是,这时候我大了三岁,算个社会人了。也就是那次,我认识了现在的挚友,我写作成长道路上很重要的一个朋友,魏思孝。他比我大四岁,现在已经是个很成熟的作家了。那时候我们都初出茅庐,参加一个网络小说的比赛,并且都拿了奖,还有奖金,那应该是我第一次写作收入。
    我今年27岁,理论上还有很多时间,所以对写作不那么急迫,也没有想过要规划什么。唯一规划过的,是一个长篇小说,就是16岁写了现在不能看,后来20岁又写,22岁再写还是不满意的那个长篇小说。我想再等等,但一定要写,那是让我拿起笔写起小说这个玩意儿的第一个动力。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