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文艺 > 艺术 > 评论 >

从克兰科到麦克米伦,重新定义古典芭蕾审美原则马林斯基剧院与斯图加特剧院两部同名舞剧《罗密欧与朱丽叶》将献演艺术节

http://www.newdu.com 2017-10-14 文汇报 柳青 参加讨论


    
    莎剧被若干次地改编成芭蕾舞剧,悲喜都有———《麦克白》《哈姆雷特》《驯悍记》《冬天的故事》,能经住时间考验的,少而又少。
    《罗密欧与朱丽叶》是个例外。再没有一部莎剧像它这样受到编舞们的钟情,普罗科菲耶夫为之谱写的音乐何其深入人心,再现了莎士比亚韵文里排山倒海的青春激情,以及为爱铤而走险的冲动与疯狂,以至于几乎世界上每一个重要的芭蕾舞团都创作过一个自家版本的 《罗密欧与朱丽叶》。其中,马林斯基剧院在1940年的首演版、克兰科在1962年为斯图加特芭蕾舞团编排的版本和1965年麦克米伦为英国皇家芭蕾舞团排演的版本,是传演至今的经典。今年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期间,马利斯基剧院和斯图加特芭蕾舞团各自把舞团的这支保留剧目带到了上海。
    拉夫洛夫斯基编排《罗密欧与朱丽叶》时,在冬宫博物馆里度过了大量的时间,他以达·芬奇和波提切利的油画作蓝本,设计了舞剧的服装和舞美。所以这部舞剧给人的直观印象是登峰造极的富丽奢华,尤其在群舞的段落,配合着普罗科菲耶夫谱写的“维罗纳音乐风情画”,整个舞台仿佛一幅流动的油画。
    南非人克兰科1962年在斯图加特芭蕾舞团排演的《罗密欧与朱丽叶》,扑面而来一股市井气息。他的编排,最大程度地降低了古典芭蕾的难度技巧,把舞者的表演从难度的单一维度里解放出来,转而在看似简单的舞步里融入叙事和情感的信息量。克兰科的三部代表作———《罗朱》《驯悍记》和《奥涅金》,共同点在于向默片的大量借鉴,舞步的节奏与转场、换场形成了某种类似于电影中剪辑点的存在,逻辑严密。
    “戏剧”在克兰科编舞中的体现,不仅是舞蹈如何承载情节,还有他对舞台空间的创造性运用。整部舞剧,从维罗纳的市集,转向凯普莱特家的深宅大院和家族墓地,一步步从敞亮开阔转向幽深。编舞的重点转移到罗密欧的身上,天真的富家青年被抛掷在一个充斥着暴力的环境里,他的“成长”,不仅是邂逅爱情,更是一次次和暴力短兵相接,所以当他走向朱丽叶的闺房,走进被穹顶和廊柱分割的舞台深深处,他在拥抱爱情的同时,也走向了现实的黑暗之心。
    在克兰科面前,俄罗斯人的版本显得“旧”了,也太“冷”了。同样是朱丽叶的出场,马林斯基版让女演员用一串高难度的足尖动作,展现一个不带烟火气的小仙女。在斯图加特的版本里,朱丽叶像炮弹一样蹦出场,穿着明黄裙衫的姑娘兴高采烈地向奶娘展示她的胸发育了,这股活泼、闹腾和小儿女的干净欲望,在1960年代的古典芭蕾舞台上,是惊世骇俗的。
    但克兰科仍然恪守着古典芭蕾的部分“原则”,比如,主演出场时有明确的亮相,单人舞和双人舞结束后,会有一个姣美的定格,技巧的难度虽然降低,但身体曲线必须时刻保持优美。要彻底打破古典芭蕾克己复礼的条框,则要等三年后,比克兰科晚了一辈的英国编舞麦克米伦去实践。
    1956年,莫斯科大剧院芭蕾舞团去伦敦科芬园演出《罗密欧与朱丽叶》,时年37岁的玛戈·芳汀坐在剧院里看着台上46岁的乌兰诺娃,当看到朱丽叶拿着劳伦佐神父给她的毒药一路狂奔,芳汀觉得“乌兰诺娃把整个世界抛在了身后”。那一刻的她不会想到,9年后她会同样以46岁的高龄扮演朱丽叶,因为同一个角色,和乌兰诺娃平分秋色。
    1965年,为了纪念莎士比亚诞辰400周年,英皇芭蕾舞团决定排演《罗密欧与朱丽叶》,独断专行的艺术总监阿什顿难得地把这个项目全权交给年轻的麦克米伦。这两人是英皇的先后两代教父,但在1960年代之前,阿什顿是和巴兰钦齐名的“独夫”,麦克米伦在舞团里郁郁不得志,反倒是斯图加特的克兰科给了他很多机会和安慰。很多年后,麦克米伦已经是圈内的“宗师”,仍会坦率承认,他的《罗朱》是向克兰科致敬的,第一幕里朱丽叶出场的段落,他几乎“照抄”了克兰科。
    但麦克米伦在“借鉴”的过程中,迈出更大胆的步伐。英皇现任总监奥哈尔认为,麦克米伦的这版舞剧,“改变了古典芭蕾的方方面面,把自然主义的气息引入了芭蕾”。所谓的“自然”,是表演的松弛感和舞台上的流动感。直到今天,英皇复排这部作品时,仍然会对舞者强调:“身体的重心放低点,不要想着摆出过分优美的体态。”麦克米伦不到“非如此不可”时,基本放弃了足尖动作,放弃演员一时一刻姿态的“完美”,他们仿佛随意地走上舞台,漫不经心地走向侧幕,自始至终,舞台上保持着川流不息的动态。这是对古典芭蕾的“忤逆”,却回归了莎士比亚创作的初衷,在伊丽莎白时期的环形舞台上,戏剧的首要原则是永远在动,永不停顿。
    克兰科致力于用舞蹈构建清晰的叙事框架,而麦克米伦放任舞蹈于暧昧中,情节的起承转合被搁置,情绪的流动取而代之。所以英皇版名义上受益于克兰科,实际有着迥异于斯图加特版的气息。克兰科的版本连性感都是明亮的,爱、欲和悲都一览无余。而麦克米伦的版本闪烁着欲说还休的暧昧,荷尔蒙气息扑面而来,太感性也太官能了。芳汀和芭蕾沙皇纽瑞耶夫搭档的首演,是后来再也不能超越的传奇。那段阳台双人舞,青春正好的纽瑞耶夫敞着衣领,跪倒在芳汀的身边,他抱住她的腿,吻她的裙角,一次又一次,这个段落狂热,眩晕,也几乎是色情的。
    从基洛夫剧院版到斯图加特版,从克兰科到麦克米伦,生命的热度、欲望的热度被注入芭蕾中。麦克米伦抛开“为舞而舞”的俗套,他尊重普罗科菲耶夫的音乐里所有“不适合舞蹈”的地方,让位于自然的、人性的表演,也因此回归了莎剧文本中最珍贵的诗意,而这,在其余任何一个版本中都是缺位的。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