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访谈 >

一位音乐怪才荡起的文字涟漪

http://www.newdu.com 2017-10-14 解放日报 顾学文 参加讨论


    
    《古尔德读本》 [加]格伦·古尔德 著 [美]提姆·佩吉 编 庄加逊 译 漓江出版社
    
    加拿大著名钢琴家格伦·古尔德(1932—1982)和他古怪的琴凳
    格伦·古尔德的大名对爱乐者来说如雷贯耳。这位加拿大著名钢琴家,被誉为20世纪最具魅力的钢琴演奏家之一。他录制了很多唱片,其中巴赫的《哥德堡变奏曲》等曲目被奉为当世经典。
    在古尔德的音乐演奏背后,有着深刻的哲学思想和音乐理念,这些远远超越了作为演奏家意义上的天赋,而在他的文字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古尔德读本》一书,编选了古尔德69篇代表性文章,按音乐、表演、媒体、杂集等辑分类,仿佛一部完整的古典乐章,精彩呈现了这位音乐怪杰的玩世与沉思,文风古怪精灵,与他的演奏形成奇妙的呼应。
    这种感觉逼着你思考
    读书周刊:有读者反馈:读《古尔德读本》前几页,感觉快要疯掉了。
    庄加逊(《古尔德读本》译者):(笑)我相信,当年听古尔德演讲的人,也是这种感觉,有时人们为了听他弹钢琴而不得不忍受他唠叨两小时。
    我建议非音乐专业的读者从《古尔德读本》下册读起。因为上册是他为出版唱片所做的说明,以及为杂志撰写的音乐评论,下册是他撰写的一些广播剧、电视剧的脚本,接受的媒体专访,以及他写的一些艺术家、明星的“八卦”文章,可读性很强。
    但其实如果静下心来读的话,古尔德的音乐评论还是很有意思的。古尔德喜欢一人分设两三个角色,借角色之口来评论音乐,甚至有篇文章是古尔德采访古尔德,完全是两个矛盾对立的“他”在那里对话。
    读完下册再读上册,会更容易进入;实际上,这本书你从任何一章读起都是可以的。
    读书周刊:从独辟蹊径的毒舌评论,到颇具文学虚构感的自问自答,古尔德的文字一如他的演奏,精准之中无处不跳跃着任性的火花。但无论如何这本书都不属于那种随手拿来就可以读的消遣读物。
    庄加逊:这正是《古尔德读本》的价值所在。
    曾经有位老友问我:我为什么要花费心思读这样一本书?我是这样回答的。古尔德曾说过:现在的文化市场,充满着阿谀奉承,我一上台,观众就鼓掌,我弹得越快,他们认为越好,认为这是技巧;但我就是要让他们不舒服,他们不舒服了才会去思考什么是舒服、什么是不舒服,而如果我迎合大众,让他们陷在舒服里,就不会思考了。
    古尔德不光这么说。有一次,他和指挥家伯恩斯坦合作,要求以比正常速度慢得多的速度演绎勃拉姆斯的作品,逼得伯恩斯坦只得在开场前声明,这是古尔德的要求。这场演出招致一片恶评,但古尔德依然我行我素。
    同样的,古尔德的文字也会让你觉得像是坐着马车行进在石子路上,有种硌得慌的感觉。但就是这种感觉,会逼着你思考。太流畅的东西,我们可能就一目十行,读完也不会留下什么痕迹。
    读书周刊:对专业人士来说,阅读此书可以感知一位前辈大师的音乐哲学,那普通读者阅读此书能获得什么呢?
    庄加逊:普通爱乐者,如果听过或藏有古尔德的唱片,多半都能在书中找到对应的、他对唱片的创作说明。通过阅读,爱乐者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古尔德对音乐的独特演绎,古尔德的写作对于他所遗留下来的唱片是非常有价值的补充。
    即使是对音乐不来电的读者,也可以读读这本书,因为书里看似古尔德在谈音乐,其实他是在谈文化,以一种挑战的姿态。这对今天的我们是有启发的。
    谁让他姓“古”呢
    读书周刊:音乐里的古尔德,留给大众的记忆是孤僻:比如他奇怪的演奏姿势和钟爱的古怪琴凳;比如他白天睡觉、整晚工作的生物钟;还有在巅峰时期突然宣布再也不开音乐会了。文字里的古尔德是什么样的?庄加逊:恐怕是一样的古怪。加拿大政府曾考虑在新版纸币中使用古尔德的肖像,但最终放弃了,因为当时的民意调查显示,人们认为古尔德的形象太诡异了。谁让他姓“古”呢(笑)?
    书中古尔德的观点,在当时来说是惊世骇俗的。比如他反对各种音乐比赛,认为这种比赛是反人类的; 他建议音乐会禁止鼓掌,在他看来,鼓掌的听众都是在起哄,他们凭什么认为这个音这么弹是好的,那么弹就是错的呢?他对贝多芬、莫扎特这些音乐男神大加抨击,认为他们的音乐糟透了。
    总之,他思考问题的方式是“古怪”的、多角度的、逆反的,但并非全无道理。他在上世纪60年代就提出,唱片会取代音乐会成为人们欣赏音乐的主流方式,之后的发展果然如此——今天很多人连唱片也不买了,而是在网上下载音乐。
    读书周刊:宣布退出音乐会后的古尔德在写作与广播领域找到了广阔天地。
    庄加逊:是的。早些年国内有一批古尔德的粉丝,他们大都不是做音乐的,很多是诗人、作家,他们追随古尔德,不是从音乐的角度,而是迷恋古尔德在广播剧、纪录片等领域的创作所呈现出来的剪辑、拼贴的艺术感,里面有许多能引发人们联想的东西。
    读书周刊:如此说来,古尔德是个“科技派”?
    庄加逊:我不认为他是。他的特立独行是反潮流的,只是他反潮流的方式,用的恰是未来科技的载体。他录唱片时,较多使用单声道和双声道,尽管当时的技术很快就发展到了四声道、六声道,他尝试过,但觉得四声道、六声道并无意义,有意义的是用恰当的科技手段恰当地呈现他所追念的东西,内容才是最重要的。
    古尔德本质上是个守旧派,比如他的一个广播剧中出现了“北方”的概念,这个北方是“传统”,是他记忆中童年时期的多伦多,那座教堂之城,一直到死,他最深刻的记忆都是小时候周末跟爸爸妈妈去教堂做礼拜的情形。
    他的一个朋友甚至说:古尔德开着车驶经曼哈顿市中心时,戴起了眼罩,因为他坚持不要看见时代广场、色情电影院和纽约街景。人是无法戴着眼罩开车的,我相信那只是个段子,但可以看见他的态度。
    今天很多人是为新而新,他是为旧而新。
    不断扩散的安静涟漪
    读书周刊:怎样可以更好地认识古尔德?
    庄加逊:2009年,上海人民出版社曾引进出版加拿大作家凯文·巴扎纳所著的 《不可思议的惊奇——格伦·古尔德的生平与艺术》,我个人认为这是一本详尽的、富有画面感与诗意的传记。
    虽然有很好的传记,但独缺了主角的声音。如果主角是位缄默不语的人倒也罢了,恰恰古尔德是特别爱说的家伙。
    这本 《古尔德读本》 由提姆·佩吉编辑整理。佩吉拥有多个头衔:作家、编辑、音乐评论、制作人与学者。1997年,美国普利策奖在颁奖评语中称他为:“清醒的、富有启发的音乐评论家”。评语中的两个关键词恰恰是古尔德所珍惜的态度,无怪他成为古尔德最后年月的知己与对话者。
    将这两本书放在一起对照着读很有意思,诸如“退出舞台”事件,可以分别在两本书中看见他人的描述与主人公自己的辩述。
    读书周刊:古尔德的写作带有浓烈的“教授腔”,喜欢用“古式文法”。同时,他十分关注现当代音乐创作技法、科技技术的应用,写作中各种奇特的想象生发杂糅,随时穿插定语从句,随时会跳开这个话题说另一个话题,这样的文本,对翻译是很大的挑战。
    庄加逊:即便我有学习古典音乐的经历与表演的经验,但那点乐理储备在古尔德的音乐想象中早已被耗之殆尽。翻译这本书历时一年半,非常艰难,但我坚持一点:文字是否看起来如古尔德个性化的言说,是否如古尔德的手迹般凌落而跳跃,是否展现了固执与不安,是否传达了天马行空的顽劣乃至刻薄,读者是否可以看见一个渴望在个人世界里独自狂喜又不愿舍弃尘世、与之保持不定期维系的“最后清教徒”。
    我常常会陷入以下问题:古尔德自己想成为怎样的人,他自己想说些什么,想怎么说。翻译与演奏音乐有相似的质感:你不能篡改原作,但可以有自己的态度,翻译最好能像作者本人一样说话,最好能叠加出作者的个性。
    读书周刊:通过逐字逐句的翻译,是否发现了古尔德的音乐与文字之间的某种联系?
    庄加逊:人们的惯性思路是将古尔德与巴赫相关联,不过在风格形成期影响他创作观点最关键的反而是勋伯格的音乐观及“十二音技法”。在古尔德的音乐里,一首十二音的曲子浑然天成,每一个音牢固可靠,旋律、和弦、曲式清晰合理地在曲子的音阶体系中铺陈开来。
    他的写作也一样,看似有不断穿插进入的注释和飞岔而出的话题,但其实有着严密的秩序控制,类似通奏低音的持续音线索从一而终,充满变奏的写作背后是非常古典对称的精神。
    我们可以在这种写作方式中发现奇特的、不止于一对一的镜像关系,犹如在实体空间通过几面镜子合乎角度的摆放而反射出无穷扩大化的空间与节奏感,但最终只是对最初拷问的回应。
    古尔德的文字,是安静的涟漪,不断向更宽广的边界扩散。
    读书周刊:透过《古尔德读本》,人们有望“看见”一个真实的古尔德吗?
    庄加逊:我不能确定。
    古尔德在开篇的演讲中就说了,没有人可以给另一个人完整的经验与建议,因为人注定是孤独的,你要做的是找到自己并坚定地走下去。
    “一个人可以在丰富自己时代的同时并不属于这个时代;他可以向所有时代述说,因为他不属于任何特定的时代,这是一种对个体主义的最终辩护。他声明,一个人可以创造自己的时间组合,拒绝接受时间规范所强加的任何限制。”这是古尔德对作曲家理查德·施特劳斯的评价,多像他自己啊。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