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访谈 >

书写故乡的80后诗人熊焱

http://www.newdu.com 2017-10-14 未知 newdu 参加讨论


    
    插图杨仕成
    借助于互联网社交网络发达的东风,诗歌出现了令人惊喜的回暖和复苏。
    为向大众推荐更多有品质的诗歌,让诗意走进大众生活,由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联合打造的“2016年度名人堂”系列活动,按照网上投票人气高度,并综合提名及评审委员会主任、著名诗人梁平等人的意见,于1月8日评选出“2016名人堂·年度诗人”:来自贵州、现居成都的80后实力派诗人熊焱。
    他,是80后有代表性的诗人
    “是有根、有方向的写作”
    熊焱,男,1980年生,诗人。现为《星星》诗刊编辑,四川省作协第八届主席团委员。代表诗集有《爱无尽》《闪电的回音》,发表有长篇小说《白水谣》《血路》。曾参加第23届青春诗会。曾获第六届华文青年诗人奖、四川文学奖、首届四川十大青年诗人、海子诗歌奖提名奖等。
    对于熊焱最终当选“2016名人堂·年度诗人”,作为提名、评审委员会主任的梁平,给予他的评价是:“熊焱是80后有代表性的诗人,他的诗固执地对故乡精神的探究和与亲人肌肤的亲近,构成他与同时代诗人的区别。他的写作难能可贵的是,找到了一条明晰的路径,那是有根的写作,有方向的写作。”
    著名诗歌批评家、文学博士后、著名诗人霍俊明曾专门撰文深入剖析熊焱的诗歌,“熊焱的诗歌给我一个强烈的感受是他是一个相当自省的诗人,对自己以及同时代的诗歌写作都有着清醒的反思和认知,他的诗歌并没有陷入当今流行和时髦的,所谓底层写作、打工诗歌、乡土写作的窠臼之中。尽管由于出生背景、时代语境、生存境遇等关系,熊焱处理的题材也包括乡土、底层,但是他的写作时时葆有了个性化的方式,是扎实的、真挚的发自灵魂深处砧板的敲响。”
    他,是来自云贵高原的诗人
    抵达乡土、抵达亲人、抵达自身
    熊焱生于贵州瓮安,毕业于四川大学哲学系,后一直生活在“天府之国”成都。他的诗歌抒发的情怀多是对故乡深沉的爱,书写的题材几乎全属于故乡。在以“故乡”为题的组诗里,就有《铁匠二叔》《赶集回来》《村庄》《大田坝》等众多诗篇。
    作为一个大山里成长的诗人,熊焱的诗歌善于写家乡、故土、亲人。他的诗歌写作的方向,就是抵达乡土,抵达亲人,抵达自身。他怀着一颗悲悯的心去表现一个赤子对故土的痴情,以写实的笔法把生命的爱与痛,写得深沉而悲切;他将丰富的感受融入自己的内心体验,把人间的大爱与亲情表现得真挚而炽烈,触摸到生活所特有的厚度和广度;他用心去观察人世,俯仰人生,审视自身,反思自己,寻找自赎的路径,让诗歌承担着一份良知和责任,使精神得以返乡和回归。
    古往今来,写故乡的诗歌汗牛充栋,但多半是写对故乡的思念之情。然而,在熊焱的故乡诗作中,我们读到的却是一种深入内心的“伤痛”。这种“伤痛”何止是直接的,深入骨髓的,“无可避免”的。它紧紧地揪住心灵,痛彻心扉,让人感到一种揪心的疼痛。诗人的故乡很少出现明亮的色调,充满着“沉重的爱与悲切”(梁平语)。
    对话年度诗人
    来自乡土
    笔耕故园
    熊焱:用“诚实”写诗
    熊焱的诗歌有自己的思想来源地,那就是他的亲情、乡愁、孤独与爱。在“2016名人堂·年度诗人”张榜之际,华西都市报记者专访了熊焱,他坦言:“诚实是一个诗人面对世界的首要方式。即是从真切的生命体验出发,遵从内心的情感,听从内心的呼唤,去探寻事物的本质。”
    华西都市报:在网上接受读者欣赏评鉴时,得到的票数是最高的。可见读者对你诗作的喜欢,对此,你有怎样的感受?
    熊焱:网络投票数我居然最高,确实没想到,既意外,又感恩。感谢支持我的各位朋友,大家对我的鼓励是我前进的动力。
    华西都市报:从你的诗里,可以读到了一个来自乡土的儿子,对故乡变迁的伤痛感。当下,乡村社会的传统很多都在消失,作为一个诗人,你经常都是怎样的情感?
    熊焱:怎么说呢?应该说是一种爱恨交织的情感吧,既欣慰,又痛心。欣慰的是,乡村的生活比以前好多了;痛心的是,一些美好的传统慢慢消失了,这其实是一种文化的消失。但事实上,在变迁的乡村面前,我们的写作基本都是无力的,甚至是无效的,包括我在内。我们现在只是在哀叹乡村的凋敝,感怀一些过往的乡村岁月的温情,而乡村里那些如暗流涌动的矛盾,农民们在今天这个大变迁、大转型的时代里的精神体验,我们的写作还远远未抵达那里。
    华西都市报:故土、亲情是被很多人写的诗歌素材。但是你依然写出了自己的特点,写出了自己的力量。您是怎么做到的?
    熊焱:我觉得就是一点:诚实。我在全国青创会上曾发言谈到我这个观点。在我看来,诚实是一个诗人面对世界的首要方式。即是从真切的生命体验出发,遵从内心的情感,听从内心的呼唤,去探寻事物的本质。因此,每一次写作我都试着从灵魂深处迸溅出我最真实的声音。
    当然,我做得还远远不够,我还需要倍加努力,在前方漫长的道路上诚实地面对世界,用心去观察生活,体验生活,感悟生活,力争在创作中呈现出与众不同的自我、面目清晰的自我。
    华西都市报:你曾说,“这是诗歌发展的好时代,也是诗歌的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的糟糕时代。”为什么这么说?
    熊焱:今天诗坛很热闹,自媒体的时代,阅读、传播都很便捷,加上资本的不断涌入,这大大地刺激着诗歌的生产力,不断地壮大着诗歌的队伍。然而,越是热闹,我们越需要冷静、清醒,如今的诗坛,夹杂着太多非诗的因素,出现诸多丑陋、粗鄙的现象。为什么我们诗歌奖项的含金量越来越低?为什么我们的伪写作越来越多?我们都要争先恐后地抢着要在闪光灯下露面?太多了。这都是因为诗歌的生态环境已经遭受到严重破坏。
    华西都市报:就你所观察到接触到的广大写诗的群体中,写诗最容易出现的毛病或弊端,有哪些?比如矫情,比如炫技,言之无物,堆砌辞藻等等。
    熊焱:在当下,我认为最大的问题,在于写作的同质化,面目模糊、千篇一律的写作太泛滥了,整个诗坛几乎都是在跟风和模仿。我们的诗人浮躁、焦虑,静不下心,并且缺乏方向感,跟着随波逐流。
    华西都市报:不管是从你的诗歌札记,还是从你的诗作本身,都能看出你有很强的批判精神。这种批评精神,在现实中,有时候是不是也挺孤独的?
    熊焱:我一直都认为,诗人是心灵孤独的苦行僧。尤其是在当下这个人心浮躁的社会,假如一个诗人真的拥有一份孤独,我反倒觉得那是一件幸事。而这样的批判精神,在现实生活中,自然会得罪人。
    华西都市报:当下,人的生存压力很大。怎么保持自己的初心,对文字纯粹的敬意,简单轻松的心态,是一个课题。你自己有怎样的体会?在这样的状况下,诗歌应当何为?
    熊焱:怎样才不忘初心,我认为有一点,那就是要心存抱负。一个写作者,应该要有一份纯粹的文学抱负,并为此矢志不移地努力追求。但最终能不能实现,那是另外的话题。
    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记者张杰
    熊焱诗歌欣赏
    母亲坐在阳台上
    她坐在阳台上,那么小
    那么慈祥。一张沧桑的脸
    有着夕阳落山的静谧
    磨损了一辈子,她的腿已经瘸了
    背已经佝偻了,头上开满深秋的芦花
    生命的暮晚挂满霜冻的黄叶
    当她出神地望着窗外,院子里那些娇美的少女
    一定有一个,是她年轻时的姐妹
    一定有一阵暖风,葱郁过她的青春
    好几次,我都是连喊了几声
    她才迟缓地回过神——
    这一条大河的末段啊,是不是需要
    更多的泥沙和泪水,才能溅起苍老的回声
    是不是要在狭窄的入海口,都要放缓它的奔腾
    我是多么爱她!我年近古稀的母亲
    我已与她在人间共处了三十多年
    而我愧疚于我漫长的失忆
    愧疚于我总是记不起她年轻时的容颜
    每一次想她,每一次我都只是想起
    她坐在阳台上,那么小
    那么慈祥。一张沧桑的脸
    有着夕阳落山的静谧
    2016年度名人堂·年度诗人
    提名委员会名单
    主任 梁平
    著名诗人、中国作协全委、四川省作协副主席、成都市文联主席、成都市作协主席、《青年作家》《草堂》诗刊主编
    成员 霍俊明
    文学博士后,著名诗人、评论家,现任职于中国作家协会创研部
    张新泉
    著名诗人,首届鲁迅文学奖诗歌奖获得者,曾任《星星》诗刊常务副主编
    周瑟瑟
    著名诗人、批评家、《卡丘》诗刊主编、中国诗人田野调查小组组长,百花洲文艺出版社北京诗歌出版中心总监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