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张楚:鲍勃·迪伦不算跨界 欣赏他的人生态度
张楚 资料图 人民网北京10月16日电 “我觉得鲍勃·迪伦是一个健康的知识分子,他不需要这个奖进行加冕,得不得奖无所谓。”张楚笑着说。今年的诺贝尔文学奖并未选择夺奖热门叙利亚诗人阿多尼斯,而是把奖项授予了一位“写歌像写诗一样”的民谣歌手鲍勃·迪伦。近日,人民网记者独家对话张楚——这位曾是“魔岩三杰”之一的音乐人,听听他对鲍勃·迪伦获诺贝尔文学奖的看法。 谈获奖:迪伦不需要诺贝尔奖加冕 他得不得奖无所谓 有人说,张楚是独具人文气质的歌手,他的歌词有着浓厚的现代诗歌味道,含蓄而深邃,他用歌词这一边缘文学形式表达着自己的思索与体验。迪伦获奖后,微博有人笑称“下一个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说不定就是中国音乐人张楚。”对此,张楚说,“我觉得我跟他差别还挺大的,我是第三世界的,人家是发达国家的。不过我觉得他就是一个健康的知识分子,他不需要这个奖进行加冕,得不得奖无所谓。” 谈跨界:迪伦不算跨界 文学性比较明显 今年是“跨界”之年,众多综艺节目都瞄准了“跨界”梗,诺贝尔奖也玩了一回跨界,让人大呼意外,颁奖词说,鲍勃·迪伦“在美国伟大的民谣传统里创造了一种新的诗意表达”。 张楚表示,其实迪伦不算跨界,他的歌词量在那儿,“他的文学性比较明显。”迪伦曾出版过他的歌词合集《歌词:1962-2001》,而早在1971年,他就出版了一部超现实主义的小说《塔兰图拉》。他还是位传记作者,2004年,他的自传《像一块滚石》出版,登上《纽约时报》年度榜,还被提名美国国家图书奖,媒体将其与《在路上》相提并论,赞其写作手法直追普鲁斯特。2007年,普利策奖将特殊贡献奖献给他,尽管大家公认“迪伦不需要普利策,是普利策需要他”。 实际上,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鲍勃·迪伦出过40张专辑、写过超过400首歌曲,沿着反叛独立、民权运动、嬉皮士、垮掉的一代、亚文化这些标签,他的创作史几乎是美国若干代人的精神成长史。 鲍勃·迪伦北京演唱会 资料图 谈音乐:大剧场变酒吧?没想到迪伦的个性这么朴素 2011年4月6日,70岁的鲍勃·迪伦在北京工人体育馆开唱,这是他第一次在中国演出。当日的工体座无虚席,很多媒体甚至用“朝圣”一词来形容中国观众。张楚也观看了这场演出,令他印象最为深刻的是迪伦的低调,“他在一个非常讲究音乐张力的时代把大剧场布置成了酒吧,灯光也是那种感觉。没想到他的个性这么朴素。” 鲍勃·迪伦的成名曲是上世纪60年代创作的《答案在风中飘荡》,很多人是听着这首脍炙人口的美国民谣长大的。当记者问张楚,在他自己的音乐创作中,是否曾受过迪伦的影响时,他坦言在音乐方面还真没有受过迪伦的影响,“他对我的影响体现在人生观上。”张楚说,欣赏迪伦面对曲折人生的态度,“他有着客观认识自我的能力,我觉得他是个非常聪明的人。” 迪伦获诺贝尔文学奖的当天,微博音乐界变成了狂欢的海洋,李健、汪峰、左小祖咒等音乐人都发微博进行庆贺。张楚表示,这事儿对音乐界来说是个鼓励,特别对中国音乐界。因为中国音乐在商业上的价值不够,所以得到的荣誉也不够。很多人都觉得自己需要荣誉的肯定,“所以迪伦获奖是个挺积极的事儿,挺好。” 《答案在风中飘荡》 (歌词节选) 一个男人要走多少条路 才能将其称作好汉 一只白鸽要飞越多少道海 才能在沙滩上入眠 炮弹要飞多久 才能将其永远禁缚 答案在风中飘荡 一座山峰能矗立多久 才会被冲刷入海 那些人还要活多久 才能真正获得自由 一个人能多少次扭过头去 假装他并没有看到 答案在风中飘荡 ——鲍勃·迪伦
(责任编辑:admin) |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