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网络作家 唐家三少 中南大学文学院教授欧阳友权 由中国作协主办、广东省作协承办的第二届中国网络文学论坛近日在广东佛山举行,100多位网络作家、网络文学研究专家参加了论坛。本届论坛以“网络文学的文化自觉”为主题,就网络文学引导管理、网络文学业界动态、网络文学理论评论等问题展开讨论。论坛期间,举办了建立广东网络文学创作基地的仪式,首次打通从网络文学创作、编剧到拍摄的一条龙IP产业链条。 此次论坛的举办是对近年火爆的IP产业化现象的积极回应。IP即著作权或知识产权,近年来,从影视化到改编游戏,到周边产品开发,IP越来越受到影视行业和资本市场的追捧,特别是诸多基于热门小说等改编的影视项目,譬如电影《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鬼吹灯之寻龙诀》、电视剧《何以笙箫默》、《花千骨》等作品的成功,让IP市场愈发火爆。 由清华大学《传媒蓝皮书》课题组编撰的《2016中国IP产业报告》显示,网络小说已成影视IP最重要的来源,漫画改编影视或成为新的增长点。而拥有大量原著粉丝和较高知名度的IP可以节约营销成本,风险小,回报高,因而具有较高的投资价值。IP交易价格飞涨,原作者的身价也随之水涨船高,一些“超级IP”项目被炒至千万元级别,个别作家的作品甚至还未写完就已经被预订。 由此,羊城晚报记者在会议期间专访网络作家、网络文学产业研究者。 作家谈 唐家三少: 做出有世界影响力的中国IP 通俗文学作家影响力有待提升 羊城晚报:您是最早接触IP运营的作家之一,IP版权情况大致是怎样的? 唐家三少:其实从很多年以前我们就开始做了,我们的目标一直都是以内容为核心的多版权运营。我提出这个的时候,是在七八年以前了。然后,有一些大公司也提出这种包括泛娱乐、多版权的运营,其实我们这么多年一直都在做。因为对于作家来说,你想让你的作品更有传播性、被更多的人看到、被更多人接受,那你必然会涉及多版权的运营。比如我们那时候,有在台湾的繁体字出版,在大陆的简体字出版,再加上网络连载,主要是这三块。后来随着新媒体的发展,逐渐开始有数字版权,就是在手机端的阅读,这等于又多了一个版权;再往后,又有了游戏改编、漫画改编,到现在的影视改编,逐渐就形成了以内容为核心的全版权的这种产业链。 现在我们一般说的版权大概包括10个左右,包括电影、电视剧、网剧、手游端页游、游动漫、动漫、电影舞台剧,还有周边产品,有的再加上漫画。我想,未来肯定还会开发出更多的门类。我是做内容的,做自己最擅长的事情,一个好的内容就有无限延伸的可能,所以我们其实也是顺应市场的变化。比如说,我们公司主要是做不同版权的一些前期开发工作,当我们去找合作方,在跟合作方洽谈这种深度开发的时候,我们有一定的主动性,可以用更好的方式把我们的作品通过不同的形式展示给读者。 羊城晚报:往往是网络作家会比较主动地去介入多版权运营;传统主流作家会比较被动一点。为什么? 唐家三少:我觉得这个主要和题材有关,因为不同的作品适合改编的方向也不太一样,比如说,有些东西它就不太适合做游戏、改编影视。 羊城晚报:您希望自己在文学史上留下一席之地吗? 唐家三少:我觉得我会朝这方向努力,因为我也有很多想做的事情。对于中国作家来说,尤其是通俗文学作家,在社会上的影响力,包括在世界上的影响力,其实都是比较低的。但是纵观世界上这些通俗文学作家,他们是非常有社会地位的,例如图尔金、罗琳。那你说罗琳的东西有多大的现实意义呢?其实和我们的写作差不多的,也是一个类型。但是为什么我们就没有走出去的呢?因为这个和我们整体的运作模式、对版权的保护、传播的方式、深度开发的能力这些都是有直接相关的关系的。所以我也希望能够通过我们的努力,在这些方面有所加强,然后做出有世界影响力的中国IP。到那个时候,我相信无论是严肃文学,还是通俗文学,都是有可能在文学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归根结底还是内容为王 羊城晚报:从您个人的经验来说,现在这个行业最缺的是什么? 唐家三少:我觉得还是缺乏一些工业水准,就是说在各种版权的开发工业水准,我们相对于发达国家的这种差距,然后还有就是我们缺乏能踏实来真正地把内容精益求精、转化成各种版权的有能力的制作团队。但是我觉得随着时代的进步,资本的进入,更多的受到广泛关注,那么就会像大浪淘沙那样,不能沉下心来做事、不能以质量为先去做事的公司,总会被淘汰的;好的制作公司、能够全心全意地去做出好作品的公司,他们会留下来,然后越做越好。 羊城晚报:现在会有这样的一种说法,就是说运营为王,内容为王的时代已经过去了。 唐家三少:其实归根结底还是内容为王。因为你运营得再好,如果没有内容做基础,也是做不好的。很简单,就像一个影视剧,其实它的根本根基还是在于剧本,如果一个剧本从根上就不好的话,最好的演员也不好。你看,我们现在有很多演技非常好的演员,但是他也有烂片,烂片是怎么来的?从剧本来的。如果从根子上不解决的话,这个会有问题的,所以说还是剧本为王。国外其实就是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你擅长哪方面你就做哪方面,你是演员你就演好戏,你是导演就做好指挥工作,你作为编剧,就把剧本写好。所以,我们公司只做一件事:以内容为核心的电影,我们只做这个核心,只做内容,不盲目地去涉及制作、宣发、运营之类的。其他方面我们可能会有投资,但轻易不会去主控这些东西。 羊城晚报:这种改编对您的吸引力有多大?改编的收益占总的收益的大概百分比是多少? 唐家三少:从去年开始,我们这一类作品开始逐渐被改编,我以前卖的主要还是纸质书,从去年开始就产生这种比例的转变,现在改编还是相对占比较多一些。我觉得未来改编还会占比较重要的一块。我们不会一下子把所有的版权卖掉,会有节奏地、逐步地去释放版权,然后都寻求业内最好的制作公司去合作。这样的话,我们的成功率会高,而且也是对我们的忠实读者的一个负责任的态度。可能这中间我们会有很多金钱的损失,但是我觉得这样才能培养出一个好的IP,让它能流传下来。 学者谈 欧阳友权: 全IP产业改变文坛版图 资本推动网络文学的繁荣 羊城晚报:所谓IP的讨论,似乎是从去年开始热起来的,这是一个怎么样的情况? 欧阳友权:对,2015年被称作IP的元年。这是一种新的动向,也是网络文学发展的一个必然。网络文学能有今天这样一个繁荣的局面,与它的这种产业化的经营管理有着直接的关系,经济成为它的一个重要的驱动力。文化资本在网络文学发展、特别是近些年的这个过程当中,起到了支撑、甚至是决定性的作用。它意义非常深远,它的意义我认为有三点。从文学本身来说,这种产业化商业模式、全版权经营、大IP的市场化的转换,带来了文学本身的繁荣,让网络文学创作者、网络问题的经营者,共同得到了实惠,得到了利益,他有了创作的经济上的动力,这就带来了我们整个网站和网络作者的共同得利,也就有了网络文学的繁荣。最近这三年表现得特别明显,出现了《芈月传》、《琅琊榜》等作品。直到今天,这还处在一个繁荣期。把整个社会的娱乐文化带动起来了,这个意义是非常深远的。因为它关系到每一个中国老百姓的生活。第三,就在于它对文化产业的意义。文化产业是一个新兴产业,那么,网络文学作为这个文化产业的源头,它带动了这一个产业链条,每一个环节都在为社会创造GDP,都在创造经济效益。这个东西在整个社会的文化产业里是做出了贡献的。 羊城晚报:全版权、全IP产业的形成对中国文学、出版行业产生怎样的影响? 欧阳友权:它表明了从业人员、网站作家、读者市场都有一个自觉意识。同时它很好地折射出了我们中国人的文学创造力,表明了中国人的文化创造力,在这个领域得到充分的体现。所以它从开始的不被人们关注的草根群体,现在慢慢地,政府、全社会特别重视,整个的发展版图被改变了。它改变中国文坛的格局,改变文学的版图,这个东西触动的是整个文学圈,也触动了整个社会的神经。让大家觉得,网络文学还可以这么厉害。所以现在就形成了五种力量:政府、网站、作者、读者、理论批评者,它是五种力量形成的合力,这合力共同推动了网络文学的发展。而且这五股合力,他们都注意到产业化,都注意到商业模式产业链、IP转换。所以对于创作者来说,很多就是围绕这个东西来写,希望自己的作品能成为大IP、成为品牌IP;从网站经营者来说,他希望能经营到这样的IP,高水平的产品;从国家来讲,它也希望有一些能提供正能量、为社会的审美文化、大众舆论带来健康、积极向上的精神享受的东西;对于理论研究的批评家来说,他也用批评的目光、理论研究的目光关注这一点。 尊重读者尊重市场讲好故事 羊城晚报:传统作家可以向网络作家借鉴、学习什么? 欧阳友权:双方应该互相学习。我觉得传统文学是在体制内由主流的价值观和主流的文学观来导引出来,发展起来的。很多体制内的,比如说传统作家,他可以静下心来不考虑市场,至少也能够生存。但是网络作家就不一样,没有人给他发钱,他完全自谋生路、自主经营网站。传统文学应该向网络文学学习的,一个在观念上,要考虑大众的接受度;传统很多作家不考虑大众接受度,他的作品就是高高在上的,高处不胜寒的。网络作家就不这样,他以读者为中心,是一种大众写作,尊重民意,这就是为人民服务啊。为广大老百姓服务,这方面网络作家比传统作家做得好。他有经济头脑,既为大众服务,自己又赚钱,各方面都是双赢的局面。在艺术创造力方面,其实网络文学的作家更具活力、更具创新性。特别是玄幻小说,经过天马行空式的艺术的想象力。其实很多网络作家比传统作家想象力要丰富。那种宇宙观可能说的很多不是眼前的事,但是他那个思维真的是非常非常了不得。 我觉得传统作家真的要摆脱纯文学落魄、纯文学滑坡,真的要向网络作家学习,尊重读者的选择、尊重阅读市场,把故事讲得精彩。当然,网络文学要秉持一个正确的人文性的创作立场,还是要以人民为中心,要为社会提供正能量,应该像传统作家那样有一个崇高的理想,能够仰望星空,能够为这个社会的进步、文明的打造,提供一些有价值的东西。网络作家,很多不是职业的,或者缺少学养的、缺少文学这样的艺术水准的东西还是相对多一些,他要向传统文学学习艺术上的东西。从思想内涵和价值导向,从这个艺术表达方面、语言方面,都还是要向传统文学学习。从目前总体来看,传统作家还是比他们高一个档次。大家要相互取长补短。 所有的文学都是网络文学 羊城晚报:有人认为,网络文学的发展会反衬出体制内主流文学有某些程度上的僵化,您认同这个说法吗? 欧阳友权:网络文学把传统文学僵化的东西反衬出来,这是必然的。但在看到传统文学的短板的同时,也恰恰可以看到其中比较有活力的东西。这种所谓僵化可能会随着网络文学兴起,慢慢地调整。现在高校的主流学术、主流文学的研究队伍,已经开始意识到网络文学的重要性,网络文学的成长空间、可塑性;传统文学的弊端慢慢都展现出来后,这会在一定程度上拉动传统文学转型,慢慢地让两种文学握手言欢、相互交流。将来传统文学会被网络文学淹没掉,所有的文学都是网络文学,估计在我的有生之年就能看到。 羊城晚报:传统文学和网络文学,可能不仅仅是媒介的一个区别。还存在于某种机制,比如说写作发生的机制、传播的规律,等等。 欧阳友权:还有主体的身份,体制内和不是体制内,是自由市场的选择,还是按照传统的身份来进入文坛的,这个都有很大的区别,都是影响因素,这不是单一的因素。首先,当然是媒体,还有管理机制、传播体制、评价机制、评价标准。其实文学批评有两大功能,一个功能就是对文学,包括网络文学,进行历史合法性的一个认定。第二就是让网络文学实现主流化和经典化。当下网络批评的力量很薄弱,学院派只有极少数的人在做,基本上国内能够说得出来的,也不过是二三十个人。我们期待主流学术开始介入这一块。当然,媒体批评、网友,也是很重要的因素。但是现在这种批评比较薄弱,创作非常繁荣,这个反差很鲜明。期待网络文学批评能够尽快入场,然后入心入眼,真正有更多人进入这一块,让我们年轻的学者、研究的硕士博士能早点进入这个领域,把网络批评薄弱的局面改变过来。 文/ 朱绍杰 邱菲 图/ 郑 迅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