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文艺 > 艺术 > 艺苑 >

“哈利·波特”为什么能火20年?

http://www.newdu.com 2017-10-14 文汇报 钱好 参加讨论


    
    《哈利·波特与被诅咒的孩子》 舞台剧剧照。这部作品作为哈利·波特系列的最新续集,上周末一亮相就在全球哈迷间掀起了热潮。
    近几日,全球的剧坛和书市都被同一部作品占了头条。暌违9年之久,哈利·波特系列的第八部作品《哈利·波特与被诅咒的孩子》 上周末以舞台剧的形式在伦敦皇家剧院正式亮相,英文版剧本也已在全球书市同步上市。剧本的中文版将由马爱农翻译,于今年10月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
    从第一部小说到今天,哈利·波特系列已走过了近20个年头。在这个热点频换、偶像速朽的粉丝经济时代,“哈利·波特”何以对粉丝形成如此巨大而持久的吸引力? 分析其风靡背后的心理、文化、教育等原因,也许会给我们今天的IP打造带来更多的启示。
    “哈八”面世,用戏剧形式讲述哈里·波特下一代的故事
    仿佛一夜之间,“蛰伏”在“麻瓜”世界多年的魔法师们都倾巢出动了。7月30日晚,伦敦皇家剧院外站满了身穿魔法长袍、手持魔杖的人,兴奋雀跃地等待 《哈利·波特与被诅咒的孩子》 的全球首演。这部舞台剧在开始售票后24小时内就卖出了17.5万张票,更多人并没有抢到首演的票,聚集在剧院门口只是为了见证并庆祝这一历史时刻。7月31日零点起,同名剧本在全球各大书店同步发售,聚起了排队的长龙。美国有5000多家书店和图书馆都在这一天举办庆祝活动,午夜的书店成了狂欢的海洋,到处是圆框眼镜、条纹围巾和魔法扫帚,不少派对还提供魔法师们最爱的“黄油啤酒”———这种特殊的饮料在 《哈利·波特与阿兹卡班的囚徒》 中首次出现,很快就在现实世界中被调制出来,成为备受哈迷喜爱的饮品。
    《哈利·波特与被诅咒的孩子》之所以会引起如此巨大的反响,是因为这是继2007年出版的第七部“哈利·波特”系列小说之后,首部经原著作者J.K.罗琳认可的续集,也被粉丝们称为“哈八”。在这部新作中,哈利·波特和他的伙伴们都已为人父母,故事聚焦的主角是他们的孩子们。据人民文学出版社方面透露,波特如今是个超负荷工作的魔法部雇员,在他的3个孩子中,小儿子阿不思一直在努力摆脱自己不想要的家族传承。另外,伏地魔的女儿、亦正亦邪的德尔菲将会成为重要角色,她与阿不思的友谊将经历成人世界复杂纷争的考验。
    与前作均为小说不同,这第八个故事落到纸面,是一部剧本。尽管罗琳与剧作家杰克·索恩、导演约翰·蒂芙尼共同参与了舞台剧的故事塑造,但罗琳特意声明,她并没有撰写剧本。不过,这并没有影响到粉丝们的热情。自从2月公布出版消息以后,该作一直稳居亚马逊预售榜冠军位置,是亚马逊今年到目前为止最畅销的书。
    粉丝经济中的“IP之王”,“哈利·波特”契合的是青少年的自我认同
    当然,对于这部现象级新书的评价,并不是一面倒的叫好。《收获》 编辑部主任、作家叶开告诉记者,他女儿是一个忠实的哈迷,之前看过所有的“哈利·波特”英文原版书。这次,她用一个晚上看完了整个英文原版剧本,评价是:“作为粉丝福利还可以,基本上能想到的都有,但也没有什么特殊创新,全都是套路。”诚然,从1997年第一部 《哈利·波特与魔法石》 的出版至今,这个系列已经走过了近20年,在其中传递延续的元素和框架,无形中也构成了对想象力的束缚。在罗琳并未参与撰写的情况下,新的故事能否讲出独创性,又会不会刻意效仿以往的写法,这些都是续集必须面对的疑问。
    但是,文化人类学专家李平认为,现在让数百万粉丝“普天同庆”的焦点,并不在于这部具体的作品究竟达到了怎样的文学水准,而是“哈利·波特”这几个带有魔力的字,让他们热血沸腾。李平谈及近来火爆的粉丝经济,认为“哈利·波特”应该是最具有代表性的一个文化品牌。从小说出版、电影改编,到学院袍、魔法帽等周边产品,再到主题公园、博物馆的开发,这个戴眼镜的魔法师凭借在粉丝中的巨大影响力,已经开启了贯穿全球的一整条产业链。除了这次舞台剧掀起的热潮之外,由原著系列中一本魔法教科书衍生出的 《神奇动物在哪里》 已经由罗琳完成编剧,即将于今年年底登上大银幕。
    历经近20年时间,为什么“哈利·波特”能对粉丝造成如此强大而又持续的吸引力?“一般的粉丝现象是阶段性、局部性的,但‘哈利·波特’有它的特殊性。”叶开说,但凡能形成粉丝的文化形式,大多会让受众产生强烈的自我认同感,并且让无法实现的愿望得到虚拟实现,这也是“哈利·波特”吸粉无数的原因。但波特系列的特别之处,在于形成了一种“伴我成长”的现象。从第一部作品开始,“哈利·波特”的不断成熟,就伴随着许多读者从小学、中学到成人的20年成长。这其中展开的生活想象几乎符合所有青少年的愿望,更传递了一种青春期的成长模式,深植读者的内心,成为每个人青春记忆中的重要部分。
    “另一方面,霍格沃茨魔法学校本身就是对现行教育制度的新挑战。”在叶开看来,孩子们对于进入魔法学校学习变形术、骑飞天扫帚的向往,正折射出当下全球教育制度偏重于封闭性、训练性的弊端。“面对一个流行现象,应该从教育、文化的角度更多分析背后的原因。”这也是近20年不降温的“哈利·波特热”留给更多人的思考。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