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访谈 >

夏烈:为爱找方法

http://www.newdu.com 2017-10-14 《浙江作家》微信公众号 王干何天平 参加讨论


    
    夏烈
    杭州师范大学文化创意产业研究院院长,硕士生导师,文学创作一级,文艺评论家。民盟盟员。兼任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网络文艺委员会副秘书长,中国作家协会网络文学委员会委员,浙江省网络作家协会副主席、秘书长,杭州市网络作家协会主席等职务。从事当代文学批评、网络文艺研究、影视动漫艺术批评等。
    有创作、评论集《观念再造与想像力重建》《散杂集》等8种,在《新华文摘》《人民日报》《南方文坛》等发表文艺研究、评论百余万字。主持策划《后宫•甄嬛传》(修订典藏版)、“西湖•类型文学双年奖”、《芈月传》等有国内国际影响的文创项目。
    微访谈
    1、是什么促使您写下您的第一篇评论?
    不太记得自己的第一篇评论是什么了。原因之一是不知道问的是比如书评、影评这样的小文章,还是学院派模样的论文,这二者在今天是割裂的,某种程度上呈现出文艺评论旨趣上的歧途。
    我成长在一个书评和书话这样的评论文章小繁荣的年代,虽然这种文体及评论精神在民国时候就很风行,像周作人、鲁迅、郁达夫、叶灵凤、梁实秋等都很擅长做这样的散文随笔样子的评论,但20世纪八九十年代又给了这样一个愉快的回归期,所以我那个时候喜欢早期《读书》杂志的书评书话,也学着写,投稿给《文汇读书周报》《中华读书报》和本地的《钱江晚报》。像样的学院派评论是我1996年在杭州大学中文系读研究生班的时候开始的,每一门要写论文的课程都变成我卖弄青春期精力的兴奋的操练。正式发表的第一篇好像是和吴秀明老师合作的陈军长篇《北大之父蔡元培》的万字文,刊登在《当代作家评论》。
    2、您的身份比较多元,社会活动也比较多,是否会影响做文学评论?如何做到兼顾。
    很多人会责怪我吧,社会身份和活动那么多,怎么能做得好文学和文学评论。这话总有道理的。我接受善意的诤言。唯一需要辩解的是,有很多人比我有时间、有机会、有天赋甚至有钱,却轻而易举或者犹犹豫豫地放弃了文学,这样想来还不如我这样勉强地坚持陪在她身边的人吧。
    具体我和她的关系是这样的:一,我出门的包里总有1-2种书,文学作品随时可以用碎片化的时间阅读完。读完未必写评,不过就从来不陌生她最近的情况;二,有一批保姆式和后妈式的专业编辑们,一直不懈地约稿,逼迫我抽空把阅读感受写下来给他们,我是谢他们呢还是谢他们呢……
    3、每天都写作吗?一天能写几个小时?
    等我决定做网络作家再问我吧。不过很久以前倒向往过晚年冰心的习惯,八九十岁了,每天早上起来就到书桌边写一篇八百、一千字的散文,随便说说。我期望自己不久能调整作息,每天早上固定个把小时。写梦也好,写鸡汤文也好。
    4、是否有某部作品或某一个人的作品对您影响很大?
    鲁迅的《野草》。
    5、互联网时代,文学批评是否有被弱化?
    要接受互联网。我的一个观点是互联网及其世界的产生,是一件伟大得可以跟纸张、印刷术、书籍的普及、小说世界的繁荣之和相媲美的人类文明事件。媒介和内容相互作用,修改和构架着当下和未来。
    传统的文学批评会被弱化,因为这是精英文化和纸质更占优势的一种思想和美学表达。如今摔碎在众生前,且未必能让大多数人掬一捧泪。历史时常以残酷教育一代人,就连过来人都会气急败坏。不过你看到那些不哭不闹、自顾欢喜的众生,他们在用自己的腔调重新评价小说、诗歌、影视、戏剧,你说那难道就不是互联网时代的文学艺术批评?
    拉倒吧。自己相信什么就做什么;自己喜欢怎么写就怎么写;从自己熟悉和擅长的方式开始创作和批评吧,至于传统和理解,慢慢会有的。
    6、文学批评如何做到对作品及对这个世界独立表达?
    两种办法:一,立意在哲学上,从总体与观念上把握世界、想像世界。回到作家作品的精神格局,会清晰地发现一些问题和特点,你把它表达出来。二,把文学当作一个了不起的独立的艺术与灵魂塔,不断地认为它很牛,懂得它的我也很牛,表达起来便决绝有力。
    7、批评家在社会中的职责是什么?
    我认为是思想者。好事的批判型知识分子或者富有创造力的文化建设者都可以。但没有思想就没有批评。自由的、通透的、富有远见的思想让批评家在社会中、历史中具有光彩。对于文艺而言,他们当然还需要精熟审美的学问,最终仍然是好事而有创意地说出了作家未必说得清、意识到的涵义。他们总体上是一群思想活跃、爱好过度阐释的症候群。
    8、什么是您人生中最快乐的时刻?
    浮生半日闲。心绪宁静、思路清晰。想写就如哗哗流水、韵致婉转;想睡就能细雨和风,管他赚钱当官。对了,手机最好要关掉。
    9、请谈谈对浙江或某一个浙江城市的人文印象?
    杭州还是好。自然和人文这么妥帖,天堂之城。只要你自己心里还有些生命的野性和包容力,常去世界不同风物的地方领会、欣赏得了别的各式的美,那么,就不怕杭州把人做小了。这里是中国文人和人文最好的家园。
    10、请您简要谈一谈浙江网络文学的现状及问题。
    大神辈出,文脉悠久,网络文学在浙江是生根开花结善缘的,不是无根之木无源之水,所以不能小觑、不必妒忌,要珍惜、爱护、重视。
    同时,浙江网络文学与浙江经济优势结合得越来越好,算是联姻成功,渐成世家门阀。我乐见其成。不过警惕资本对创作精神的急功近利的戕害、征用,以及作家在这个过程中艺术质量乃至人品艺品的降低。要把浙江网络文学看作浙江文脉和人文生态整体的一份子,做一点反哺的事、公益的事、多赢的事。大神之后是宗师,“见自己,见天地,见众生”。其他问题都是细枝末节,当然也要人一件件完善,但比之于前都是小事。
    
    2009年浙江作家网金秋笔会。(左起:吴玄、潘维、夏烈)
    印象
    那些曾经年轻的“面孔”和“同期声”
    推荐夏烈的理由
    王 干
    这题目,有些感慨,也有些伤感,也有些艳羡。显然,是过来人的口气。过来人,不一定是老资格,不一定是成功者,只是经历者。过来人,是参与者,也是见证者,也常常是回望者。
    
    中央委员、中国作协主席铁凝,中国作协党组书记钱小芊给夏烈颁发中国现代文学馆客座研究员聘书。
    回望不是一种生活方式,回望只是一种心理状态。回望是年龄和心理逐渐老化的特征。比如,我现在说到夏烈,想到居然是那些曾经年轻的面孔,陈思和、王晓明、黄子平、吴亮、李庆西、程德培、许子东、南帆、李劼、丁帆、李洁非、张陵、潘凯雄、贺绍俊等一干朋友,这些曾经的“青年评论家”,如今也逐渐的中年化、领导化、脱评论化,成就依旧,但岁月的痕迹还是难以平复。
    
    《南方文坛》主编张燕玲、《中国作家》主编王山给夏烈颁发2014年度青年批评家证书。
    现在想来,“青年评论家”是个奇怪的称呼,这是上个世纪80年代的特殊产物,之前之后好像再也没有那般响亮。在上个世纪80年代“青年评论家”似乎是一种身份,又似乎是一种组织,但细究起来,又什么都不是,只是为了区别年龄的差异,或者说为了区别两代评论家的称谓而造出来的一个概念。为什么会这样一个称呼?只有在80年代那样的语境里,才可以体会到它的特殊含义。就像多年之后,人们会奇怪今天有网络文学这样一个称呼,文学写在牛皮纸上和刻在石碑上有区别吗?在网上阅读和写作与纸上有区别吗?但是,在今天我们会可以强调网络文学这样一个概念。
    
    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莫言左书“人在江湖”。
    青年评论家自然是已经消失的概念,尤其在文艺理论和文艺评论日渐教授化和博导化的今天,青年评论家很容易和在读研究生混为一谈的。而网络上的那些青年们的评论,又容易有被屌丝化的可能。更主要的是青年评论家未能成为80年代那样富有生命力的群体,缺少整体的文学力量和效益,他们的声音常常被淹没在上一代人的声音之中。
    
    浙江省网络作家协会第一届主席团合影。(右六:夏烈)
    在这样的情况下,我认识了夏烈,认识他好像是在湖州80后女作家群的研讨会上,他的年轻和发言以及私下的言谈让我觉得有新鲜感,他的声音好像不是我们这一代人能够发出的,之后又在网络文学一类的研讨会见过面,他好像短时间还在一家网络公司的文学原创部门做过几天的头目。之后,又读到了他的一些文章,发现他的文章有一股熟悉的青年评论家的气息,那气息是来自熟悉的上个世纪80年代:热烈、敏锐、抒情、理想。
    
    杭州市网络作家协会主席团及理事合影(前排右四:夏烈)。
    热烈是上个世纪80年代文学的情感标志,在一个百废待兴的年代,文学作为一代人的特殊利器,以高昂的热情去批判和去呼唤是那个时代的必须,也是文学评论的动力。夏烈很难得的继承了这样一种的文学批评精神,因为经过90年代的市场经济泡沫之后,文学的热情和评论的热情似乎被实用的市场效应和刻板的教科程序所取代,而文学评论尤其是当代文学评论需要的是热情甚至激情,因为当代文学的非经典性和流动性让人不能用静止的眼光和冷静的态度作马后炮式的言说,而是要与作家“同呼吸共命运”,这样才能置身其中,才能发出同期声。夏烈是时下不多的能够对当下发出同期声的评论家,与他的名字一样,他对当下的文学保持着夏天一样的热烈情绪,他对新兴的文学样式的发现和阐释,是那样的及时和那样的充满感情。这种热情不仅表现为对同时代人的赞叹和称道,也扩展为对上代人作品的欢呼,比如在他的《裂变与交互》一书中,既有对网络、类型、动漫等新的艺术样式的描述与分析,同时也有对莫言、苏童、袁敏等人新作的解读,还有对《山楂树之恋》这样畅销文本的“爱无力”的概括,你会发现,夏烈是用他并不特别宽广的胸怀努力拥抱着当下文学的山山水水。
    
    与《历史转折中的邓小平》作者黄亚洲合影。
    敏锐也是上个世纪80年代的文学评论的基本品格,及时捕捉到新的文学现象,及时捕捉到新的文学动态,及时发现新的文学人才,从而推动整个文学的进步和发展。上个时代的青年评论家们过于敏锐,以至于让作家感到被牵着走,或者说被撵着走。他们常常是新观念的发现者,也是新观念的宣扬者,还是新观念的推广者。夏烈似乎天性地拥有这样的禀赋,他敏锐地看到当代文学正发生着某种裂变,他通过对“转型”一词的解读,对我们沿用了二十多年的关键词提出了疑问,而这疑问首先来自于一种敏感,“如果说,转型一词的使用和断裂一词的使用可能昭示了如下两层意义上的不同:一、前者更多从社会政治着眼,后者更多从文化构建着眼;二、情绪意义的不同,即转型是温和的、和谐的、乐观的、体系开放的,断裂是坚硬的、忧虑的、悲观的、保守主义的——那么,我同意我处在文化构建的角度、焦点,但宁愿选择‘断裂’作为立意和情绪表达。换言之,社会转型以绑架文化为荣,牺牲文化的生命性即文化在民众身心中的依存感、体验感、认知和记忆,我以为,是非常糟糕、失败乃至不道德的事。那么,我开始反对文化简单地依存于社会、政治,而强调文化的独立性、超越性和责任感。”对转型的解构是有力的,尽管不是十分的利索,但怀疑本身就体现了对当下文化出于裂变状态的敏锐把握。
    
    麦家理想谷活动现场。从左到右依次为赵丹、郁雯、夏烈、孙昌建、陈曼冬。
    抒情对于学院派的批评来说,也许是缺少客观和审慎,但在上个世纪80年代来说,青年评论家几乎个个都有抒情诗人般的气质,吴亮、许子东的文章里时有抒情的段落,连当年北大学者黄子平的文章用“沉思的老树的精灵”这样的描写性题目,对今天的高校来说,这样的题目是缺少足够的学术性的,因为没有学理性和严谨度。严格来说,“沉思的老树的精灵”甚至带有某种抒情性,对于80年代来说,文学评论缺少抒情的功能,是不可思议的。抒情性很大程度来自对评述对象的描述性,而描述本身在于言说的事物本身出于变化不稳定的状态,批评带有呈现和再现的意义。夏烈的评论带有较强的呈现性,他虽然对评论的现象和作家有足够的剖析,但并不像有些人喜欢做斩钉截铁的宣判,他总是游刃于批评的刀锋与绣花的温柔之间,他把这种用IT行业的术语来解释,称之为“交互”,“交互”本身是对话的,是寻找兼容的,而这种用其他行业的术语转移到文学评论的领域本身,就是一种电子时代的抒情话语。
    
    与《甄嬛传》作者、网络作家流潋紫合影。
    当然,80年代文学评论的抒情范儿还与80年代的理想主义情怀有关,理想主义是阅读80年代的一把钥匙。今天日渐琐碎的写实小说也是对当下现实的婉转认同和反讽,当你阅读80年代那些激情与梦想四溢的评论文字,你就明白张承志何以不会用反讽的口气写作甚而对反讽写作的作家表示出极大的愤慨了。90年代之后文学理论界兴起的实证之风,其实是对这种激情与梦想的告别与埋葬,但文学有点燃理想的功能,文学评论不是现实的应声虫,理想不是罪过,疯狂和非理性才是害人之本。夏烈在他同时代的评论家中,是一位介入文学创作和文学生产过程比较具体的多栖人,他当过文学刊物的编辑,他做过作家协会的评论家,当过网络公司文学总监,编过图书,还策划过类型文学大赛,几乎所有的文学生产第一线都能见到他的身影,他乐观地认为网络文学将使文学发生巨大的裂变,他全身心地投身到文学活动和文学评论之中。这种带有进化论的文学观在80年代极为流行,渴望新潮,认为后出的思潮会远远超过前面的思潮,认为先锋一定取代传统,认为明天一定比今天好,青年一定胜过老年。这种文学的进化论者常常是理想主义者。当年伟大的鲁迅也是信奉进化论的,因为悲观主义者才对前途和未来丧失信心。所以,当看到夏烈在文学的第一线忙碌的身影,我恍惚时光倒流,当年的青年评论家就是这样对文学充满理想而忙碌、而精力旺盛的。
    
    与《盗墓笔记》作者南派三叔参加“树人有约”活动。
    大约两年前,张燕玲让我推荐评论新锐,我一下子想到了夏烈。两年之后,夏烈也长了两岁,我更是彻底步入中年的行列,因而文字颇多感慨,按照《南方文坛》的本意是要对夏烈这位新锐多加推荐的,但我的文字回望过多,对夏烈的学术性价值评估甚少,相信夏烈学术成就应该远在我评述之上,也相信夏烈的那些优点不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减少,因为时间会慢慢将新锐钝化,会让青年变成非青年。夏烈的同期声能伴随当下文学多久?
    2012-10-23于农展馆南里
    
    
    夏烈《为爱找方法》
    评论
    《为爱找方法》
    匠心独具的时代鸡汤
    何天平
    曾读过夏烈老师的不少作品,大多是文艺评论。习惯于以老师相称,是因为在我既有的认知中,他不仅是颜值很高的一位大学教授和学者,也是我在文艺创作领域的启蒙导师。不过,当我读完他的新作《为爱找方法》后,却很想以“夏烈叔叔”来称呼他,像是封面上这位“萌点”十足的“另类”文化人那样,倒也有了另一番亲切。
    
    《为爱找方法》悦览树主题活动现场。左为青春中学校长陈音,右为儿童文学作家、《家庭教育》编审张婴音。
    站在一个大人读者的视角看来,这恐怕是我读过他的作品中阅读体验最愉悦的一部。“大忙人”夏烈,在疲于应付“正经事”外,竟也兼职为中学生做了三年的“知心叔叔”。相比他此前的作品,这部集结了“夏烈叔叔”三年情感专栏的书信集,显然是颇具童心和意趣的。书的骑缝上赫然写着“中国青少年版《解忧杂货铺》”,起先并不理解个中意味,读罢却深感这个比喻的精妙之处——成长的迷思和困顿有千千万万,如同书中写道的,“再小的事情也会比天大”,我们需要平视它们、体谅它们,并且宽解它们,正是这些的存在才构成了“最好的我们”。
    
    与《地狱的十九层》作者蔡骏、《沉睡的女儿》作者哥舒意合影。
    像是我们年幼时的白鸽姐姐一样,每个年代都需要这么一位物理距离上很远但心理距离上很近的“陌生人”来寄托我们无处置放的种种不安。正因这种安全感,TA会成为孩子们心中畅所欲言的管道,比生活中任何人都来得更为亲近。在这个科技发达的时代里,“夏烈叔叔”却回归了最古老的书信,以最为质朴而真切的方式对孩子们的信任进行回应。狄更斯在《双城记》里用“这是最好的时代,这是最坏的时代”对现世的迷惘发出忧思,放到今天的语境中,其义更显丰富。目之所及的地方,“鸡汤”已成为生活的标配,“反鸡汤”也随之构成叛逆少年们的接触常态。书中人气颇高的一封封回信,就在试图告诉人们,不是不需要这碗“鸡汤”了,而是眼前种种并不高级的“鸡汤”令人倍感失望,我们总会期待着能够抚慰真实的话语出现。
    
    第五届善文化微散文评委合影于纯真年代书吧。倾听善的声音。(右三:夏烈)
    “夏烈叔叔”在书中很酷地提出少年“超克力”的概念。这一“萌萌”的语汇背后,则寄托了他在认真聆听中学生心情三年间最想说出的核心意旨——“超越和克服”。书中收录的26封往来信件里,都洋溢着这位叔叔迫切地希望“令我们的青年、少年明白这是我们个体的一种能力、一种权力、一种知行合一的力量”。眼下正处于成长关键时期的年轻人们,都不由自主地受到这个复杂时代的深切压抑——一方面,他们依然需要直面旧文化、旧规则、旧势力对他们的不断规训;另一方面,新的社会变化也对他们提出更多的要求。家长们也许还意识不到,置身其中的少年们却有了过去一代代人从未经历过的挑战。“夏烈叔叔”在书中用点滴的“确幸”,为父母辈们提供了一次“为爱找方法”的人生教育再启蒙,也为少年们唤起了“超克”时代惰性的“精气神”——这个时代总需要更新的东西不是吗?在朝前走的路途中,“夏烈叔叔”用一己之力认真地推了一把。
    
    与香港作家黄易(中)、香港漫画家黄玉郎(左)对话文学与动漫。(摄影:管平潮)
    值得一提的是,书中的往来信件,几乎涵盖了现下年轻人正面临的几类主要烦恼:家庭、恋爱、学业、成长、同窗,既有着他们对“人间三情”的懵懂迷思,也有着他们对身边生活的细密焦虑——他们需要一股跳脱于其既有视野与经验的力量来指点迷津一番——“夏烈叔叔”便是这样的存在:有时真诚对话,如“聪明豁达的孩子不抱怨、不焦虑”般恳切;有时旁征博引,如禅宗公案里“我已经把她放下了,你却一直抱着”那样读解两性相处的平和心态;有时现身说法,一句“但是我们迟早得与自己战斗”推己及人……有意思的是,几乎每封来信都以“Hello,夏烈!”展开,也许在孩子们的心目中,“夏烈叔叔”就是“去年龄化”的如同挚友般的存在。与此同时,“夏烈叔叔”也会适时“回信”给家长,“为爱找方法”需要两代人共同来完成,如书中所说,“所有孩子的问题归根结底都是成人的问题,世界是他们的,更是我们的”,不卑不亢、娓娓道来,倒也有了纾解孩子与父母间“代沟”的充分移情,这亦是这碗“鸡汤”的别样滋味。
    
    令我饶有趣味再来反观一回的,则是每封回信之后的“夏烈推荐”。也许在匆匆忙忙的阅读中,人们总会遗忘书册内这个小小的设计。在适宜的主旨下,“夏烈叔叔”都配上了相应的书文或影像。这些推荐也许不在我们熟稔的“中学生必读100篇”名目中,但从我还不算糟糕的成长经验看来,它们都值得一读再读。就如同读罢全书,我又找出了蔡志忠的《禅说》,里头的心意常看常新。
    成长如蜕,愿我们都能“爱得其法”。
    作者简介
    王 干
    《小说选刊》副主编、文学评论家。
    何天平
    青年作者、电视评论人。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