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提要】鲁迅盛赞索洛古勃是“死的赞美者”。鲁迅本人亦如此。两人都乐观地直面死亡,都能从形而上的本体论层面对死亡进行表现和思考;都认为死亡是对恶的抗争与终结;都...
【内容提要】 索洛古勃是俄罗斯白银时代最为著名的代表性作家之一,在五四后的中国亦较有影响。鲁迅早在日本留学时期即与其有过接触,他与周作人合译的《域外小说集》收有索洛...
中国在历史长河的发展中,当封建地主阶级从奴隶主阶级手中夺得政权之后,为了巩固政权,以便使自己的皇位传至子孙万代,进行了政治的、经济的、文化的、思想的各个方面的统治...
内容提要: 本文通过对《呐喊·自序》的细读,重新解释了鲁迅文学的动力问题。作者深入分析文本中的修辞、故事及其与其他文本的互文关系,说明鲁迅文学的动力不是从绝望出发,...
【作者简介】 周杉,美国纽约城市大学巴鲁学院英语系。 1918年,鲁迅在《新青年》上发表《狂人日记》(以下简称《日记》)。①小说中的狂人以为,人们在暗里谋划吃人,读者通过狂...
作者简介: 乐黛云,1931年生,贵州贵阳人。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比较文学与比较文化研究所所长、中国比较文学学会会长、国际比较文学学会副会长。著有《比较文学与中国现代文...
【内容提要】 果戈理之于鲁迅,不仅是打量国民性问题的参照,也是智慧表达的引导者。在摄取俄国作家的资源时,鲁迅的问题意识一直缠绕在当下中国的矛盾之中,也纠葛着历史的难...
作者简介: 董炳月,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 鲁迅留日时期的《文化偏至论》、《摩罗诗力说》、《破恶声论》等文章曾经大量使用“文明”一词,对于青年鲁迅来说“文明”是...
作者简介: 王富仁,1941年生,山东高唐人。文学博士,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教授。著有《鲁迅前期小说与俄罗斯文学》、《先驱者的形象》及《文化与文艺》等。 一 研究框架问题 迄...
内容提要: “世界人”是鲁迅研究中不被注意的一个概念,而且是鲁迅思想中一个少有的建设性概念。必须将鲁迅“世界人”思想,置于其整个思想体系和当下中国思想文化的历史情境...
作者简介: 刘伟,大连理工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部 一 《鲁迅》最早被中国学界所知始于上世纪80年代初,是在思想解放运动的推动下,伴随着外来文化思潮和境外学术成果一同进入...
作者简介: 郜元宝,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 关于鲁迅的语言问题,我算是谈得比较多的一个①,但远没有谈透。倘若鲁迅研究还有值得深入探索的空间,语言问题应是其中荦荦大者。...
内容提要: 本文旨在从跨学科视野出发,就鲁迅《故事新编》中的故事与小说做人类学思考。首先,指出鲁迅看重故事,且看重古代典籍中的老故事,并创造性地将典籍故事放入新编故...
作者简介: 鲍国华,天津师范大学文学院。 小说在20世纪中国获得了前所未有的价值提升,除承继晚清学人大力倡导之风气的余绪,新文学倡导者的重视与推崇,使之进入现代大学教育...
内容提要: 鲁迅在20世纪初写有《文化偏至论》《科学史教篇》等文,怀疑科学、物质文明无节制的极大发展,可能会构成对人生的一种“威胁”,他提醒如果片面地追求科学和物质文...
宋剑华/邹婧婧 【内容提要】《伤逝》是鲁迅小说创作当中题材独特、寓意深刻的作品文本。作者通过主人公涓生与子君的爱情悲剧,对于五四思想启蒙运动作了形象生动的深刻反省。...
丁文 有关周作人文集的版本校勘,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话题,正如 王风 先生在《废名集·后记》中提到,这是“一个人也做不了”①的工作。事实也确实如此。但虽然工程浩大,仅凭个...
作者简介: 韩晗,武汉大学文学院。 创刊于1936年3月5日、由方之中主编、作为“左联”重要刊物之一的《夜莺》月刊,曾在“左联”的历史乃至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扮演了不可或缺的角...
作者简介: 汪卫东,苏州大学文学院 内容提要: 杂文,是鲁迅倾力最多也是最受争议的写作。鲁迅杂文之谜,关乎对20世纪中国最有成就的作家的评价,而且牵连对20世纪中国文学的深...
钱理群 【内容提要】本文对“鲁迅左翼”及其和陈映真的关系作了一个勾勒,笔者首先讨论了陈映真如何解读鲁迅作品,即把鲁迅看作是现代中国特别是现代中国的左翼传统的象征。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