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3年4月,程千帆先生在一篇文章中写道: 前几天,一个研究生问我一个问题,我到现在也回答不出。那是杜甫《陪郑广文游何将军山林十首》中的“绿垂风折笋,红绽雨肥梅”二句,...
过黄鹤楼 日丽飞甍紫气开,璘彬入目鹤仙来。 千年黄鹤名犹在,万古长江送赀财。 汉阳树高翳碧水,鹦鹉洲灵毓楚才。 当年崔颢题佳句,把酒临虚醉难裁。 登黄鹤楼 层楼极目锦绣铺...
关键词: 北宋 理学 喀喇汗 智学 认识论 概 要: 北宋理学与喀喇汗智学发生在同一时期,北宋理学体现了中原汉族儒家文化的变革,即从单纯注释的学术藩篱中解放出来,开始用思辨...
开幕式 2014年11月5日至8日,中国民俗学会会长朝戈金研究员与部分中青年学者一行9人应邀赴美参加在新墨西哥州圣达菲市举办的2014年美国民俗学会年会。本届年会是由美国民俗学会主...
萧红之所以被人关注,一是萧红短暂的生命中留下了约一百万字的作品,这些关于萧红写作的自传式的叙事,研究者相对容易把握;二是萧红曾经和萧军、端木蕻良、骆宾基、鲁迅、茅...
对故乡的思恋之情,自古以来就是文学的创作母题之一。童年时,心中眺望的方向在远方。然而,一旦真的离开故乡,“如愿以偿”成为“京华”倦客后,方慢慢懂得故乡的分量,对故...
记不清陶尔夫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关注南宋词人吴梦窗的,但肯定不是他读北大期间的事,也不是赴黑龙江任教前期(即1976年以前)的事。他第一篇解读梦窗词的论文 《说梦窗词〈莺啼...
北极光 朱向霞/摄 (一) “为什么冬天去冰岛?” “冬天的冰岛有北极光!” “你不怕冰岛冬天的寒冷吗?” “怕!但为了北极光,再冷我也要去!” 朋友问得直截了当,我回答得...
唐人喜欢游牧民族的文化,也喜欢游牧民族的饮食。《旧唐书·舆服志》载:开元以来,“贵人御馔,尽供胡食”,并由此改变了中原的传统饮食结构,由麦菽转而为肉食。盛唐诗人贺...
文学里,我挚爱散文;生活中,我喜欢散步。 秋天昼热夜凉,晚上散步正是时候。每天晚上去郊外滨河路上散步,几乎是我“约定俗成”的休闲习惯。通过散步,缓解了“快生活”给我...
一年又一年 校园的情歌一首又一首 唱绿了望京的爬山虎,唱醒了良乡的丁香花 从诗经唱到盛唐 从少年唱到眉发将要雪白 唱不老校园里的青春 唱不完星空下的爱情 闪烁的灯光 记忆随...
今年2月7日,应邀出席索契冬奥会开幕式的国家主席习近平接受了俄罗斯电视台的专访。对于索契这座城市,习近平的第一印象就是小说《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因为这部小说就是作者...
七月酷暑的时节,到了张家口。如果不去坝上草原,那算虚枉此行。 一听说市委党校组织到中都原始草原领略大草原的风光,体味蒙族风情,对于我们这些从未到过坝上草原的人来说,...
只需花二元钱就能买一张门票,随后由服务员泡上一杯茶,一边喝茶一边惬意地坐在靠背椅子上听一档评弹、说书。日前,笔者和几位朋友特地前往上海市宝山区罗泾镇的“新苑书场”...
夏日正午流火的高温让各种鸟儿都“三缄其口”,懒得做声。可是,曾在地下蛰伏一冬的各种虫儿却进入了生命中的辉煌期。天气越燥热,它们越亢奋,用嘹亮或低沉的歌声赞美着夏天...
也许是身体的原因,每逢连阴雨天,心情也如天气一般,湿漉漉、阴沉沉,情绪自然也就低落了。坐在屋里烦躁不安,撑把雨伞出门,在蒙蒙细雨里漫无目的地溜达。这招儿,成了我调...
朱祖延,1922年生,江苏宝应人。著名辞书学家、文献学家。1947年毕业于中央大学中国文学系,师事大学者汪辟疆、殷孟伦等先生。朱先生为人谦和持重,为学博雅通识,在辞书编纂和...
小平,您没有离去, 您在亿万人民心里。 您是中国人民伟大的儿子, 您深爱着这片神奇的土地。 深圳国贸大厦讲述着您春天的故事, 那是您以超人的胆识创造的 留芳千秋的人间奇迹...
黄昏时分,我来到位于安徽灵璧县的虞姬墓园。 夕阳下,那一坟青冢静静地卧躺在萧瑟的天地间。冷风迎面吹来,让人不禁想到,抑或在这样一个秋日黄昏,四面楚歌,风声鹤唳,吹皱...
少年时,不更世事,闲时阅读,独衷小说,越是情节复杂的大部头,越兴趣盎然。及至人到中年,阅世渐深,对人造故事、虚构情节兴趣渐淡,更想知道的是别人对各种“故事”的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