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篇叙事在技巧和修辞上不可用力过猛,为故事而故事或为形式而形式,都必然伤害到小说的审美质地。从文体上看,短篇小说创作若要在日常性和故事性上与中篇小说或长篇小说一争...
魏建,山东师范大学中国现当代文学学科学术带头人,对郭沫若、创造社等颇有研究,近年来主要对《郭沫若全集》之外散佚的大量作品进行收集、整理和研究。日前,围绕中国现代文...
抗战时期文学作为中国新文学的重要资源,目前的研究还有待深入。特别是关于抗战时期文学的民族化倾向,有些理解过于表面,在价值判断上趋于两极,对其内在意义的分析还有待深...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24字表述,分别从国家价值目标、社会价值取向和公民价值准则的角度提出要求。核心价值观的生命力、凝聚力、感召力决定了一个国家的文化软实力,从而使人...
在世界文坛上,有一些作家,一辈子只创作了一部小说。这其中,有些作品与作者的亲身经历高度契合,比如玛格丽特·米切尔的《飘》和普鲁斯特的《追忆似水年华》,凝聚了作者毕...
十年磨一剑,日裔英国小说家石黑一雄的新长篇小说《隐埋的巨人》日前终于面世。英国主流媒体半年前就撰文,称之为“2015年上半年最令人期待的小说”。不过这本书一出版,很快引...
【内容提要】 本文从分析春秋时代的龟卜与筮占制度的人文性特点入手,对见于《左传》、《国语》等典籍中的春秋时代卿大夫解说龟兆、卦象的解说文的文体特点进行了归纳,认为春...
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小说《科尔沁旗草原》是一个复杂的存在。端木蕻良写作它时年仅21岁,却驾驭了这样一部具有史诗般风格的宏阔题材,其中囊括了家族的兴衰历程、对立阶级的...
【内容提要】 从“述而不作”(孔子)到“作者之谓圣”(《礼记》)再到“贾谊《过秦论》,发周秦之得失,通古今之滞义,洽以三代之风,润以圣人之化,斯可谓作者矣”(曹丕),从先秦...
在目前举行的济南城与都市文学研讨会上,来自全国的都市文学研究专家、都市文学作家与济南作家,围绕繁荣济南都市文学创作展开学术研讨和创作交流。他们的观点和看法,对于我...
随着儿童文化的生产进入产业化时代,当代儿童文学也成为儿童文化产业的一个重要链环。这一文化身份的变化给当代儿童文学带来了什么?我以为,要认识这一点,我们必须把它放到...
【内容提要】 历代总集依据所收文体类别的不同,可区分为多体总集和单体总集两大类。唐宋元三代的单体总集编纂,从“网罗放佚”、汇聚作品,逐步向细分类别、鉴体辨体发展;从...
【内容提要】 词体的唐宋之辨发端于北宋后期,明末清初之际曾一度成为词论中的一个热点话题。近代以来,对它的关注减少,在当今学界更处于一种被冷落的状态。词体唐宋之辨的核...
新史诗的发现对史诗研究的影响巨大,甚至可能对传统史诗观念和史诗研究范式带来根本性突破,为史诗发生学、史诗分类学的研究带来重大变革。在民间流传了几千年的苗族活态史诗...
本报讯 (记者孙妙凝) 3月16日,由《文学评论》、《文学遗产》、《民族文学研究》联合举办的“中华文学的发展、融合及其相关学科建设”研讨会在京举行。学者提出,目前尚缺乏...
核心阅读 ●网络平台正在部分地实现让普通读者参与到文学批评活动中来。不仅是发表在网络上的通俗文学,即便是纸媒发表和出版的所谓纯文学,在网络上也有可能成为讨论的热点...
原标题:栏杆拍遍 英雄登楼(品读经典·叶嘉莹古典诗词系列⑦) 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 辛弃疾 楚天千里清秋,水随天去秋无际。遥岑远目,献愁供恨,玉簪螺髻。落日楼头,断鸿声...
作为中国现当代文学的亲历者、书写者和见证者,端木蕻良所创造的业绩和所获得的声誉并不对称。原因有诸种:时代的阴差阳错、环境的动荡不安、政治的变幻莫测、情感的波折复杂...
【核心提示】梁启超与日本的关系学界多有研究,但若论及梁启超与韩国的渊源,大概知悉者不多。作为开一代风气的文化大师,梁启超将先进性、前瞻性的文学思想付诸具体实践,发...
之所以将端木蕻良定位于“一个期待深入研究的作家”,主要基于端木蕻良研究现状的考察。端木蕻良,1912年生于辽宁省昌图县鴜鹭树村,原名曹汉文,1928年在天津读中学时因仰慕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