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时评] “山寨图书”缺乏对文学的敬畏 2017-10-14
“我居然读了一本假书。”在豆瓣,一位买到《人类简史——我们人类这些年》的读者如此感慨。该书由九州出版社2016年5月出版,作者署名“亚特伍德”。然而,真正让读者“大开眼...
[文化时评] 文化类栏目应当追求“慢”与“深” 2017-10-14
在互联网技术和新媒体快速发展的当下,我国各类真人秀综艺栏目的发展呈现出井喷状态。然而,由于栏目扎堆,同质化现象严重,风格雷同,一部分作品缺乏质感、灵性和情怀,格调...
[文化时评] 守护好我们的语文素养 2017-10-14
媒体人守护好语文素养这一立身之本,才能守护好新闻传播的立业之基 一段时间以来,写稿机器人在媒体和资讯网站上颇为抢眼。昆明报业写稿机器人“小明”仅用1秒的时间,就“写...
[文化时评] 《白鹿原》之后,重述文学经典需更下苦功 2017-10-14
文学经典的影视化,改什么、往那个方向改,直接影响着口碑和收视。《白鹿原》尽管剧集后期略显仓促,但总体的精致感在近年的国产电视剧中算出类拔萃。文学经典改编不易,《白...
[文化时评] 为知识付费当提倡 2017-10-14
新华字典手机应用上线了,新鲜劲儿还没过骂声就铺天盖地地来了。因为这款应用每天只能免费查询两个汉字,想要多查几个字,必须付费。这个收费门槛让很多网友难以接受。新中国...
[文化时评] 戏剧作品亟待加强精神内涵 2017-10-14
戏剧作品若是缺失了精神世界、丧失了思想的光芒,任何所谓的新技术、新方法甚至新形式都难逃被迅速遗忘和淘汰的命运。在舞台技术性大幅提升的情况下,戏剧返璞归真,加强剧作...
[文化时评] 文物保护,需要更多何刚故宫博物院举办追思会,缅怀三十二年前捐赠文物的河 2017-10-14
何刚捐赠给故宫的银錾刻船。 新华社记者 金良快摄 6月22日,北京城下起了大雨,一场特殊的追思会在故宫博物院举办。32年前,河南省商水县村民何刚将在老家挖地基发现的19件文物捐...
[文化时评] 好作品是一粒种子 2017-10-14
“一个人若想通过阅读提升自己的灵魂厚度,只有回归,回归到有深度的作品。”不久前,在一家书店的留言墙上看到这样一句话,深有感触。在我看来,它既是读者的一份自我勉励,...
[文化时评] 出版业须厚植工匠文化 2017-10-14
最近,有媒体报道,某本“惊世之作”在宣传文案中自称“万千读者口碑推荐,火爆微博、豆瓣、微信,阅读量超过1000万人次”。事实上,此书的确成功“震惊”了读者:大量吐槽出现...
[文化时评] 数字时代图书馆的求生之道 2017-10-14
笔者十余年前提出,当下是图书馆生死抉择的重要时间节点,如果不积极投入新媒体时代知识管理领域,尤其是数字人文领域的探索和实践,未来则必将被社会降级或者淘汰。 为什么会...
[文化时评] 毕业展作品何以屡遭贼手 2017-10-14
“一场展览看尽观众丑态!”中国美术学院2017毕业展落幕后,很多得知展品被盗情况的网友感慨道。2016年,《中国美术学院毕设被盗一览表》曾在微信朋友圈里迅速传播,点击量很快...
[文化时评] 公共图书馆立法 引领阅读风尚 2017-10-14
“法立于上则俗成于下。”对公共图书馆事业发展而言,有法可依是依法而治的前提。近日,公共图书馆法草案首次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草案确立了公共图书馆是社会主义公共文...
[文化时评] 文化遗产保护切不可“厚古薄今” 2017-10-14
在文化遗产保护中,长期存在着“厚古薄今”的错误思维定式。尽管党和国家始终高度重视革命文物的保护工作,但在实际工作中,人们对红色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认识严重...
[文化时评] 文化有自信 荧屏多清流 2017-10-14
央视《出彩中国人》第三季的舞台上,出现了一群平均年龄超过72岁的老人。这些来自清华大学上海校友会艺术团的老人中,有新中国第一代大飞机的副总设计师,有将一生奉献给大漠...
[文化时评] “状元笔记”是符号炒作 2017-10-14
【 光明时评】 高考结束后,在网络平台上,“状元笔记”“学霸笔记”再度成为热卖商品。记者调查发现,“状元笔记”“学霸笔记”备受追捧,按科目每科十几元到几十元不等。 “...
[文化时评] 老字号价值在老出路在新 2017-10-14
在纷繁复杂的市场竞争中,老字号更应眼睛向内,固本培元,守正出新,借力借势借智,用创新思维打造新时代的文化精品。 前不久,笔者乘飞机回北京,在厦门机场的老字号片仔癀体...
[文化时评] 阅读推广要超越节庆式活动阶段 2017-10-14
阅读,是非常个性化的事,也正因其个性化而显得格外迷人。无论身处何地,只要人们随身携带了一本书(一部阅读器、手机……),随时可以“冠冕堂皇”地进入“无人之境”,安静...
[文化时评] 动漫中国风,绵绵用力久为功 2017-10-14
【文化评析】 近日,动画片《少年师爷》第九部《公祭大禹》和第十部《大禹盛典》登陆央视少儿频道。与2010年推出的首部《少年师爷》一样,“小师爷”新篇依然是纯正绍兴味、浓...
[文化时评] 文字报道要见事见物见景 2017-10-14
“读得深”是文字的优势,“看不见”“听不到”是文字的劣势,这让报刊的文字报道在传播上受到或大或小的影响。如何扭转?实践证明,在新时期传播环境下,如果让读者“看见”...
[文化时评] 写在恢复高考40周年:知识改变中国 2017-10-14
在现实与历史交汇中,我们从高考的轴度,读懂一个民族依靠教育开辟未来的信念,见证一个国家深化改革增进人民获得感的决心 又是一年高考时。将时针倒拨40年,1977年的中国,中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