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移动版

首页 > 学术理论 > 语言学 > 语言漫谈 >

从娇耳到饺子的千年流传(3)


    3.过年吃饺子缘于“更岁交子”
    根据文献记载,春节时候吃饺子这种习俗最迟在明代已经出现。到了清代,过年吃饺子这种习俗已经非常广泛,并把它固定下来。中国人非常注意界限,尤其是辞旧迎新这个时候,应该搞一些仪式来祈求来年的吉祥如意。据《酌中志》载,明代宫廷正月初一已是“五更起……饮柏椒酒,吃水点心(即饺子)。或暗包银钱一二于内,得之者以卜一岁之吉”。清朝宫廷过年时,正月初一吃“煮饽饽”,如乾隆就曾在弘德殿举行过“进煮饽饽仪式”,他在早膳前进煮饽饽一品四个,内有“通宝”,盛进时要特意让皇帝食得,以示终岁大吉。潘荣陛《帝京岁时纪胜》:“除夕为尊亲师长辞岁归而盥沐,祀祖祀神接灶,早贴春联挂钱,悬门神屏对。……阖家吃荤素细馅水饺儿”。
    清朝时,饺子一般要在年三十晚上子时以前包好,待到半夜子时吃,这时正是农历正月初一的伊始,吃饺子取“更岁交子”之意。“子”为“子时”,交与“饺”谐音,有“喜庆团圆”和“吉祥如意”的意思。清朝有关史料记载说:“元旦子时,盛馔同离,如食扁食,名角子,取其更岁交子之义。”又说:“每年初一,无论贫富贵贱,皆以白面做饺食之,谓之煮饽饽,举国皆然,无不同也。富贵之家,暗以金银小锞藏之饽饽中,以卜顺利,家人食得者,则终岁大吉。”这说明新春佳节无论贫富,家家都要吃饺子,寓意吉利,以示辞旧迎新。近人徐珂编的《清稗类钞》中说:“中有馅,或谓之粉角——而蒸食煎食皆可,以水煮之而有汤叫做水饺。”“其在正月,则元日至五日为破五,旧例食水饺子五日。”
    尽管到唐宋时饺子有了独立的称谓,不过在实际应用中,饺子、馄饨这两种经典面食称呼还是经常你我不分。清乾隆二十二年刻本《沙河县志》:“举家食馄饨(俗名扁食),饮屠苏酒”;清同治七年京都文采斋刻本《盐山县志》:“食馄饨,名饺子,取交子更新之义”;1916年刻本《交河县志》引《岁谱》注:“馄饨,一名‘不托’,即今扁食也”;1916年铅印本《丰镇厅志》:“祭天地诸神及祖宗毕,……食‘太平饽饽’,俗名‘扁食’”。1933年铅印本《广宗县志》:“是日,……举家食饺子(一名扁食,即馄饨之类,盖取混沌初开义)”。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