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娇耳到饺子的千年流传
http://www.newdu.com 2024/11/24 12:11:28 北京日报 武锐 参加讨论
没有哪一种食物像饺子一样在中国人的食谱中占据如此重要的地位,春运大潮汹涌澎湃,人们扶老携幼地奔波在旅途中,盼着在除夕全家吃一顿团圆饺子。 1.饺子历史可溯千年 这种有馅的半月形面食历史相当悠久,1978年在山东省滕州的薛国故城遗址,考古工作者从一座可能是春秋中晚期的薛国贵族墓葬中发现了一套青铜礼器,其中一件铜簠里摆放着一些食品,它们呈白色,个体为三角形,内包有屑状馅料。研究人员经考察认为,它们可能就是今天饺子和馄饨的祖形。1981年5月,在重庆市忠县一座东汉(或说三国时期)古墓中出土了所谓的“庖厨俑”,据说在其厨案上发现了花边形饺子的模型。 说起饺子的起源,民间有很多传说。比如传说女娲抟土造人时,由于天寒地冻,黄土人的耳朵很容易冻掉,为了使耳朵能固定不掉,女娲在小人的耳朵上扎一个小眼,用细线把耳朵拴住,线的另一端放在黄土人的嘴里咬着,这样才算把耳朵做好。老百姓为了纪念女娲的功绩,就包起饺子来,用面捏成人耳朵的形状,内包有馅(线),用嘴咬吃。 不过关于饺子的发明人,公众更愿意接受的是“医圣”张仲景。如同端午节吃粽子是为了纪念屈原,人们吃饺子正是为了纪念张仲景。东汉建安初年,张仲景出任长沙太守,不久瘟疫流行,他的官做不下去了,便毅然辞去了太守官职,告老还乡,决心为百姓治病。这时正值数九隆冬,他在回乡路上,看到那些为生存而奔波的穷苦百姓,衣不遮体,许多人耳朵都冻烂了,心里十分难受。张仲景在南阳东关空地上搭起了医棚,架上大锅,把羊肉、辣椒和祛寒的药材放在锅里,熬到火候时再把羊肉和药材捞出来切碎,用面皮包成耳朵样子的“娇耳”下锅煮熟,分给穷人。每人一大碗汤、两个“娇耳”,这药就叫“祛寒娇耳汤”。人们吃后顿觉全身温暖,两耳发热。从冬至起,张仲景天天舍药,直舍到大年三十。乡亲们的耳朵都被他治好了,欢欢喜喜地过了个好年。 从此以后,每到冬至,人们就想起张大夫为乡亲治病的情景,也模仿着做“娇耳”的办法,做起了食品。为了区别“娇耳汤”的药方,就改称为“饺耳”。因叫着别嘴,后来人们就叫它“饺子”了。天长日久形成了习俗,每到冬至这天,家家都吃饺子。 在饺子漫长的发展过程中,名目繁多,古时有“牢丸”、“扁食”、“匾食”、“饺饵”、“粉角”等名称。三国时期称作“月牙馄饨”,唐代称饺子为“偃月形馄饨”,宋代称为“角子”,元代称为“扁食”,清朝则称为“饺子”、 “饺儿”、“水点心”、“煮饽饽”,等等。 明朝末年张自烈为饺子做了很好的说明:“水饺耳,即段成式食品,汤中牢丸,或谓粉角,北方人读角为娇,因呼饺饵,伪为饺儿。” 现存确定无疑的最早的饺子实物,当是考古工作者在新疆吐鲁番阿斯塔那唐墓中发现的。随葬的一只木碗中摆放了若干饺子,其外形完整,形如半月,与现代饺子几乎完全一样。经专家鉴定,这些饺子的皮为小麦粉,馅则难以辨认,吃法似乎也是捞出来放在盘子里,和现在一样。唐代饺子实物在“西域”被发现,说明当年丝绸之路沿线的面食文化曾非常发达,饺子这种食物通过交流也已扩散到了很边远的地区。 (责任编辑:admin) |
- 上一篇:谁是仓颉—— 关于汉字起源问题的讨论(上)
- 下一篇:“苟”的读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