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模型的语用推理(7)
http://www.newdu.com 2025/01/08 11:01:19 《外国语》2007年第3期 徐盛桓 参加讨论
5.心理模型与语用推理 为什么说语用推理的基本过程和基本形式在于建立和操作心理模型? 言语交际要进行语用推理,除了如Grice所说,人们的表达有非自然意义之外,还有一个要从语言自身的特征去找的更为深层的原因,这就是语言的表达总是不完备的。含意本体论称语言运用的这一特性为话语的含意性(implicativeness),即话语通常都是有含意(implicatives)存在的,含意在语言运用中不仅仅是修辞性的,它在语言表达中具有本体地位。含意可以看成是话语的隐性表述(implicit expression),话语的字面表达是话语显性表述(explicit expression)。显性表述通常都是不完备的,有待它所蕴含的隐性表述即含意加以补足或阐释,成为相对完备的表达,亦即达成对话语相对完备的理解。交际者需要推导出隐性表述即含意,用它来补足和/或阐释显性表述,这就是我们对语用推理的理解[26:21-27;27:1-8;28:88-105]。对于含意,学者们有宽窄不同的定义,我们泛指“人类运用语言表达时所利用到的、是言词以外的、但又是为语言单位的形音义所承载的意思”[26]。这里有三点值得注意:这意义是在交际中要运用到的、起作用的,但不是词语的自身的概念意义,却又是同词语的形、音或义有关。 话语字面显性表述的不完备性,首先是人们在运用语言进行交际时可切身体验到的。对于“他明天坐轻轨来”“坐电梯”等,人们所理解的内容,肯定包括了超出显性表述字面所承载的概念意义,例如,如果真正“坐”在“轻轨”上是无法“来”的,而电梯是不能“坐”的。显性表述的不完备性,可以从语言的“代谢转换律”作出解释。徐盛桓曾说明,语言存在与变化至少有三种规律性的现象,其一可归结为“代谢转换律”,大意为:语言单位例如语句的现存状态是可以在一定条件下转换的,转换前后的语法、语义、语用总的信息量、功能量不变,变换的是三者之间信息量、功能量的调整[29:1-6;30:1-10]。从理论上说,显性表述的不完备性可以从哥德尔的不完备定理(Gödel's Incompleteness Theorem)(http://www. miskatonic.org/godel.html)得到证明。根据不完备定理,任何一个看来是足够完备的系统都是不完备的,有待系统外的因素加以补足。我们常说,话语的理解要有语境,其中核心的原因,就是语言的语义系统是不自足的,而一个句子的句法结构也不能把它所要求的所有语义因素都映射进去,要同外部环境交换信息。这就是从语境中提取所需的信息进行阐释和/或补足。既然话语都是不完备的,话语的理解就都会包括一个要推出其隐性表述以期获得其相对完备表达的过程;这个过程,就是语用推理的过程;这个过程的基本形式是建构和操作心理模型。下面从一个例子说起,这个例子见《北史·卷四十七·列传第三十五·袁聿脩传》: (责任编辑:admin) |
- 上一篇:名词性替代的概念匹配、释义与转移机制
- 下一篇:汉语二语课堂会话修正策略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