箭头有多种
http://www.newdu.com 2024/11/24 12:11:56 中国社会科学网-中国社会 黄金贵 参加讨论
箭头,古代有几个专称。最常用是“镞”(zú)。“镞”从金族声,声兼义。族有丛聚义。箭上端金属之所聚,即是箭头。《庄子·天下》:“镞矢之疾而有不行不止之时。”贾谊《过秦论》:“秦无亡矢遗镞之费,而天下诸侯已困矣。”镞是金属箭头的正称。 汉代起,有了 “镝”(dí),又作“鍉”。贾谊《过秦论》:“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阳,销锋鍉,铸以为金人十二。”《史记·秦楚之际月表》作:“销锋镝。”宋韩琦《答孙植太博后园宴射》诗:“须臾一镝入鹄心,画鼓连轰尽声喝。”镝与镞不同。金属箭头,先用铜后用铁。商代有了青铜箭头,到战国晚期,易县燕下都44号墓中出土有铁铤铜镞(“铤”,茎杆),表明铁已用于箭。汉代冶铁进一步发展,铁箭头多起来。这时出现了“镝”这一新名。《通俗文》曰:“铁镞曰镝。”《淮南子·泛论》:“欲以朴重之法,治既弊之民,是犹无镝衔橜策錣而御馯马也。”高诱注:“镝衔,口中央铁,大如鸡子中黄,所制马口也。”“錣”(zhuì),策头铁刺。馯马,突马。这镝衔正是箭头的形制。同时,可以注意,镝可制成响箭,称“鸣镝”。《史记·匈奴列传》:“冒顿乃作为鸣镝,习勒其骑射,令曰:‘鸣镝所射而不悉射者,斩之!行猎鸟兽,有不射鸣镝所射者,辄斩之!’”裴骃集解:“矢镝飞则鸣。”张协《七命》:“彀金机,弛鸣镝。”文献中只称“鸣镝”,无称“鸣镞”者。 “鍭”(hóu),也是铁箭头。《周礼·考工记》:“鍭,矢参分。”郑玄注:“参订之而平者,前有铁重也。”即箭杆三等分,因铁箭头重,重心在前三分之一处。在《周礼·司弓矢》的注语中,郑玄又说明,“鍭”从金候声(“侯”通“候”),声有义,指等候射杀来近之敌或禽兽。可见它是一种用于近射护卫和田猎的铁箭头,速度并不快,但比较准确。班固《西都赋》:“尔乃期门佽飞,列刃钻鍭。……矢不单杀,中必迭双。”“期门”,武帝置,掌执兵出入护卫。“佽飞”,少府属下武官左弋,掌弋射。“钻”通“攒”,聚。正因“鍭”是用于近射和田猎的箭头,故用于“期门、佽飞”。 (作者单位:浙江大学中文系、汉语史研究中心)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