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移动版

首页 > 评论 > 作品评论 >

《星火接力》:英雄叙事的另一种可能


    

英雄叙事,特别是英雄题材报告文学作品,其叙事方式多是以英雄人物为主人公,以英雄壮举为主体内容,进而塑造英雄人物形象、彰显英雄主义精神。刘笑伟、樊卓婧著《星火接力》,让我们看到了在此叙事模式之外的另一种可能。
    作品讲述的是“我为烈士来寻亲”志愿服务团队的故事。这个团队的代表是浙江宁波籍“全国最美志愿者”“最美拥军人物”孙嘉怿。团队成员来自社会各行各业,不拿一分工资,没有任何报酬。近年来,团队成员到访了国内25个省份和地区,还远赴朝鲜、越南、老挝等7个国家收集烈士资料。他们的足迹遍布742座革命烈士陵园,建立起有着近4万条革命烈士数据的信息库和遍布全国的志愿者网络,帮助1428位客葬异乡的英烈找到了亲属。
    毫无疑问,志愿者团队成员是《星火接力》的主人公。但应该引起注意的是,作品中还有另外一群主人公,那就是已经逝去的英雄和始终思念、寻找亲人的英烈家属。《星火接力》一个重要特点就是,通过志愿者的经历,让人们不断走近一段悲壮历史和一个个英雄人物。在一个个触动人心的故事里,那些曾经戛然而止的生命故事,和被时间遮蔽的英雄形象,重新在读者面前鲜活起来,并在岁月静好的今天重放异彩。这样的叙事方式,显然有别于对英雄人物的直接书写。
    比如作品中,孙嘉怿在自费参加志愿军烈士家属祭扫团赴朝鲜祭扫时,了解到烈士后代王援朝“三位父亲”的故事。八路军战士王波、王福寿、杜耀亭,在抗战时期就是亲密战友。杜耀亭和王波都是甘肃张掖高台镇人,一起出生入死多年。王家多年无所出,一直羡慕已经有了两个孩子的杜家。杜耀亭知道好兄弟的心事,在老三(王援朝)出生后,便和妻子吕瑞清商量着把孩子过继给王家。王援朝2岁时,两位父亲便奉命奔赴朝鲜。在抗美援朝战场上,王波和杜耀亭先后倒在了胜利前夕。战争结束后,王福寿征得王波的妻子黄彦亭同意,和这个比自己大8岁、带着一个孩子的战友遗孀组建了新的家庭。两人结婚后,一直与王援朝的生母吕瑞清保持着联系,但吕瑞清希望等孩子长大后再相认。就在王援朝即将成为父亲、即将与生母相认的时候,王福寿这位战功卓著的抗战老兵突发疾病离世。
    王援朝和“三位父亲”的故事让人感慨。对孙嘉怿来说,这样的故事促使她投入更多精力关爱英雄、关心烈士家庭。而从作品的叙事角度看,王波、杜耀亭两位英雄人物的战斗经历,无法用本来应该的浓墨重彩书写,但通过王福寿的情深义重、三个家庭的曲折命运、王援朝对他们的思念、作为志愿者的孙嘉怿对王援朝的理解等多个角度,两位埋骨他乡、身世鲜为人知的英雄人物面貌得以有血有肉地树立起来。英雄形象乃至复杂的内心世界,都以一种类似拼图修缮的方式在读者心中呈现出来。这样的英雄叙事方式看似是无奈之举,却又那样真实自然,那样充满岁月温情和时间质感,没有丝毫人为雕琢之感。尘封的英雄形象,因此得以在数十年后重放异彩。
    当然,由于各种原因,还有更多烈士与家人的故事是残缺的。在朝鲜的烈士陵园,有的烈士尽管有名字和照片刻在碑上,但谁也不知道他们具体安葬何处,白发苍苍的烈士后代只能在烈士陵园挨个磕头,挨个喊“爸爸”;还有的烈士生前最后场景,经战友口口相传,终于传到了家人那里……这些故事让年轻的孙嘉怿深受触动。她把自己的经历通过互联网告诉了更多人,也让更多人参与到“我为烈士来寻亲”的志愿者活动中来。在志愿者大量无私的努力之下,众多烈士家庭的故事得以完整。其中为黄继光战友寻找亲属的经历就非常有代表性。
    2022年清明节后,一位烈士后代给孙嘉怿提供了一份名单,希望得到志愿者的帮助。这是上甘岭战役中与敌人同归于尽的38位英雄的名单,黄继光的名字赫然在列。但是由于多种原因,其中还有多人的信息是不全的,尤其是烈士亲属的信息。名单中的王万成和朱有光都是四川安岳人,孙嘉怿就把信息交给了志愿者团队中的安岳籍联络员明城。最终,明城经过多方查证,终于找到两位烈士的亲属。当志愿者和有关人员把烈士遗像送到亲属手中时,当地百姓欢迎英雄回家的氛围让孙嘉怿泪目——整个村庄的热情都温暖着她。
    一部优秀的报告文学作品,不仅应该把故事讲好,更应该让读者从故事中体味到一个时代的精神景观,与一个民族的集体文化心理产生共鸣。如此,“报告”的意义与作品的价值才能凸显出来。
    志愿者为烈士寻亲的过程,是一步步突破时空阻隔,不断靠近历史、不断走近英雄的过程。《星火接力》从志愿者团队的故事切入,逐步把视线延伸到抗美援朝战争、解放战争、抗日战争等宏阔历史背景,进而让一位位英雄人物重新屹立于当下。在这个过程中,读者不仅对志愿者充满敬意,也更加真切地感知到岁月的苦难辉煌,感受到英雄主义精神的伟大。在诸多为烈士寻亲的故事当中,英雄精神在传递,英雄身后的故事与英雄壮举融为一体,崇尚英雄、关爱英雄的人们也与英雄精神融为一体——他们都是英雄。因此可以说,《星火接力》塑造的是一组英雄群像。他们中有历史中的英雄,也有新时代的英雄。作品让历史中的英雄散发着新时代的光芒,也让新时代的英雄充满了历史感。这样的艺术效果,当然源自作家对我们所处时代精神气象的准确把握。
    “一个小小的团队背后,是一个大大的家国。”中华民族是一个有着鲜明英雄品格的民族。我们从来不缺英雄,也始终对不同历史时期的英雄人物表达着深深敬意。特别是近些年来,从以最高礼遇接烈士遗骸回家、退役军人事务部开通了“烈士寻亲政府公共服务平台”,到以法律形式确定烈士纪念日、公布施行《中华人民共和国英雄烈士保护法》、连续提高烈士遗属定期抚恤金标准……在党和国家一系列举措的积极推动下,全社会“崇尚英雄、捍卫英雄、学习英雄、关爱英雄”的风尚更加浓厚。英雄的星光在中华民族的精神天空里,更加熠熠生辉;英雄精神在时代的脉搏里蓬勃跳动,薪火相传,这就是我们时代的精神景观。从这个角度说, 《星火接力》中,作家是在讲志愿者的故事,亦是在讲一个个逝去英雄的故事,更是在讲一个英雄民族和伟大时代的故事。这样的视野和格局,显然已经完成了对书写具体英雄人物的超越。对历史的深情,对英雄的关切,对时代的责任感,最终让作品实现了叙事模式的创新,更有了沉甸甸的艺术分量。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