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移动版

首页 > 评论 > 作品评论 >

命运的盲盒——读唐颖长篇《淑女》


    

原以为可以轻松地读唐颖新作《淑女》,沪上街区一批老友的故事。早年争相出走,中年纷至沓来殊途同归,更是作者扎根故乡上海,横观内陆与海外风云变化,纵视一代人的命运变迁之佳作。读到最后章节,突兀的尾声留给读者张口结舌,一记心跳,一汪清泪,一丝冥想,开启了一代人命运的盲盒。
    《淑女》的故事是讲两个闺蜜,从相知相识,到岁月磋跎中的互相陪伴支持。一直延续到出国热潮,好友远嫁美国,后又命运坎坷回归,为家族企业开拓市场。一个是海归后发达了的中年妇女,在纸醉金迷的日子中跌跌撞撞的命运;另一个是谨慎度日,敏锐思维,从来来往往、云卷云舒的人潮汹涌中,悟人生变幻。从两个好友主人公的双线,作者铺就了一张似有若无的大网,引入众多同时代同学的故事。这张网的缜密精彩,盘根错节,现今与以往,构建成大时代背景下的社会众生图景,人群中的良善与悖逆,扑朔迷离层层叠叠。从农场到高考,到出国潮涌,又到海归回流,表现了这一代人多舛的命运。
    黎朵与小米的故事,大约在三个历史阶段上演:农场的卫生室,初代出国潮,前期海归的流金岁月。丰满的大时代背景下,黎朵与小米两人的平行时空线,从交织到渐行渐远,小说充分体现着这一个过程。在小米眼中的黎朵,有当医生的卓越天资,个性的处变不惊、情绪稳定,成为小米的"良师益友"。小米遇到难题,就会找黎朵帮忙,这样多年的患难情谊,往往会伴随她们一生,如果没有后面的高考,出国和海归。但是对小米来说,“黎朵的内心世界仍是个谜”,她像“把最真实的自己埋得太深,找不到了”。
    决定命运的高考,让小米以及其他众场友们,走上了不同寻常之路。高考成为两个女生命运的第一个分水岭。男生们个个青睐的美貌、聪慧的黎朵,居然高考落榜。随后出国潮初期几次签证遭拒,黎朵不得不走嫁人移民的路线。这第二个分水岭对黎朵人生造成巨大影响,当小米在好友受挫归来时,得出了结论:“不是所有人要朝一个方向走。或者说,一个地方并非适合所有的人”。这一总括,道出了多少随波逐流之辈的悲哀。
    岁月流逝中,两个女生的位置发生了变化。如今黎朵常常给小米挂电话,求贴士,她的美丽眼睛似乎蒙上了迷雾与阴影。人们眼中的女神,却没有幸福感。尽管,她仍是上海滩的富婆,拥有高价的房产和股票,可她在容貌上和心理上却不可逆转地衰老着。正如暗恋她的申盛断言过:"我不喜欢女人做生意,女人一做生意就再没有女人味了。"
    在《淑女》中出现很多回忆与现今的交错。唐颖用人物对话塑造形象描述细节,很少看到她采用这一写作手法来推进故事。有时甚至没有故事。就是回忆的朦胧,思绪的剪不断理还乱。行为的扑朔迷离,人和人的复杂关系,让读者去猜测去寻找脉络,于是吸引人读之难舍。
    众场友也在小米周遭演绎他们的命运。妖头为了回城装病成"歇斯底里"患者;小头在农场熬过艰难,却不知为何没能熬过在香港的岁月;黑鱼聪明过人堪比今日的学霸;申盛凭歌喉从农场唱到上海,又成为北美歌剧演员。他们经历了高考复习、托福考试、申请护照和签证,时代变迁推着他们的步履,磕磕绊绊,情愿或不情愿地走到中年。他们似大型合唱团的伴唱,衬托出主唱黎朵与小米;又像是命运绿皮列车上的乘客相伴,同两主角一起跌宕起伏,上车下站再上车,走过人生半个世纪。他们组成了黎朵与小米的认知世界,在两人生命中不可或缺。
    最近在美国听了一次写作讲座。演讲者把小说比作一辆校车,上面有司机,众学生乘客,还有老师。小说的发展路线就是跟着这辆车向前,车上人物逐个表现,小高潮迭大高潮,直到冲突爆发。作为图解小说结构,大家觉得挺实用,能帮助写作。读着《淑女》,不由烦闷。这哪有巴士呢?整个一片薄雾,时浓时淡,意识随回忆流动,情节随推测分析、猜想进行。《淑女》中这众多的“乘客”平行发展,各有舞台如各有一片云彩;人人活在命运的盲盒里,等待着被开启。他们的“巴士”不就是不可控的时代列车?知晓唐颖爱看戏剧和电影。隐隐感到《淑女》似采用了蒙太奇手法, “镜头”转动推移拉伸,时空纵横交错,“巴士”不一定要直行,横穿都可以。
    最精彩在结尾的不动声色。这最后一个需要交代的人物早已隐约贯穿整部小说,竟然从天而降突然出现。小米瘫坐在花园长椅上。所有模糊不清的面孔统统浮现出来,农场、出国、回归。最后一只盲盒打开了……
    好一部电影的结尾。戛然而止,恰到好处。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