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移动版

首页 > 评论 > 作品评论 >

王顺法《苏南的雪》:书写变革时代成长起来的乡村新人


    

在改革开放的新的历史条件下,王顺法在长篇新作《苏南的雪》中塑造的主人公王子清和巧芝,可以说是新一代的创业者,是在前一代人有收获有得失的创业道路上继续前行的文学新人形象。
    宜兴作家王顺法的长篇小说《苏南的雪》,可谓当代苏南乡村农民的创业篇和新人赞。如果说作家柳青在1960年代之交,写下脍炙人口的《创业史》,热情地歌颂关中渭河平原上的青年农民梁生宝和他的乡亲们艰辛创业的宏大理想与艰辛进程,为我们留下了那个年月的历史侧影和大地心声。那么,在改革开放的新的历史条件下,王顺法这部小说中的主人公王子清和巧芝,就可以说是新一代的创业者,是在前一代人有收获有得失的创业道路上继续前行的文学新人形象。
    王子清和巧芝,在贫寒中结为夫妻,为了爱情,甘愿承受生活的重重压力。但他们身上都有着不甘平庸的精气神,有着青年人的勇于探索敢于担当的锐气。而伟大的变革时代,给无数人提供了空前的机遇,极大地解放了社会生产力,极大地提供了人们施展个人才华的广阔空间。这就是王子清和巧芝所面对的新的现实。市场化的浪潮初起,他们就率先成为最早一批弄潮儿,成为1980年代以乡镇企业为主体的苏南模式崛起中涌现的重要文学形象。
    比起同时代人,王子清和巧芝的胆识令人敬佩。桃花坞村距离生产紫砂壶的著名陶都丁山镇甚近,交通便利,村边公路往来车辆日超万辆,村里要在公路边上建一个上规模的陶瓷产品市场,搞活乡村经济。村里给出的条件非常优惠,但这样的新事物让村民们感到陌生,只观看不加入,形成一个怪圈:外来人士纷纷到此地投资,本村人却无人问津。在村支书的动员下,王子清和巧芝挺身而出,做第一个闯市场的探路人。用作品中的语言说,“刚洗净脚板从田埂走来的种田人”,勇敢地接受新的挑战。放弃了种田捕鱼、养猪喂鸡的传统农民生活,他们也没有和别人一样一拥而上去做建材营销,而是走上差异化经营之路,从经营路边饭店起始,摸着石头过河,一步步拓展经营的范畴和投资力度,承包工程用的陶瓷琉璃制品,再到独立经营一家具有先进生产线、各类产品俱全的琉璃瓦制品工厂,形成产供销一条龙,滚雪球式的做大做强,尽情尽兴地发挥了自己的潜能,成为时代的成功者。他们的成功秘诀又在哪里呢?他们的新人品格体现在哪些方面呢?事实上就体现在他们既是优秀传统文化的受益者,也是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者。他们的嘉言懿行,不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而是受惠于他们的成长环境和良好家风,凝结在他们身上的,是仁义厚道和兄弟情深。他们新婚之初,刚刚建立的小家庭面临断粮的危机,两边的兄长们纷纷出手援助,每家拿出二十斤百米,一斤菜油,帮助他们渡过难关。他们艰辛创业的历程中,每逢遭遇困难,兄长们的鼎力相助,都是难能可贵的。张小梅一家八个工人突然离开之际,就是王子清的几个哥哥前来顶替他们的工位,让工厂紧张有序的生产不受影响。反之,善良,仁义,厚道,贯穿了王子清和巧芝的创业过程。
    在小说中,巧芝身上体现出变革时代新女性的某些重要特征。她不仅是创业有成的王子清的贤内助,她自己更是一个优秀的独当一面的创业者,与王子清齐头并进,相得益彰。在开办路边饭店的过程中,她独立经营,协调在店里打工的亲人们,宁愿自己少得一些收益,让前来帮工的嫂子们有满意的收入。在王子清掘到第一桶金后,她给丈夫出主意,要他分出一部分收益,在春节期间给村子里75岁以上的老人们发过年红包,并且将给老人发红包的行为形成惯例,充分体现出敬老的传统。在是否接手沈秋玉的琉璃瓦厂的问题上,王子清进退两难,也是巧芝替他分析情况,拍板付重金拿下工厂,不但没有乘人之危压低工厂的收购价格,还主动提出要把工厂利润的百分之二十分给沈秋玉,让他能够安心地在工厂里负责他擅长的技术、质量把关和生产管理。这样的肚量,远不是一般人能够相媲美的。而王子清也是目光长远,每一步都踏在正确的点位上,如此才有一次又一次的成功腾跃,不但事业有成,其精神和人格也在不断地提升。
    这就是俄苏思想家巴赫金所说的,人和时代一起成长。王子清和巧芝,都是在变革时代成长起来的乡村新人。他们没有多少豪言壮语,没有多少闪亮的光环,但他们情义重于金钱,有胆有识而又重人情明世故,借时改革之雄风,勇于开拓进取,在时代的嬗变中谱写乡村的创业篇章,成为“新山乡巨变”中靓丽的一页。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