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移动版

首页 > 学术理论 > 专题研究 > 红楼梦研究 >

禅理妙悟与命运谶语 ——《红楼梦》中贾宝玉《解偈》曲探微


    无我原非你,从他不解伊。肆行无碍凭来
    去。茫茫着甚悲愁喜,纷纷说甚亲琉密。从前
    碌碌却因何,到如今回头试想真无趣!
      —【仙吕·寄生草】《解偈》
    这支曲子是曹雪芹小说《红楼梦》中男主人公贾宝玉所做,也是小说中宝玉性格发展关键的一笔。其中充满了宝玉对禅理的灵感妙悟,也是预示其悲协命运的谶语。本文拟对该曲深藏在如谜句隐语般的文字背后的主旨试作探微。
    “偈”是佛经中的唱词“偈陀”的省称,意为预言的话,其实就是一种多寓禅宗哲理的短篇韵语。“解谶”就是对偈语进行阐释求证。例如《老残游记续集遗稿》第五回:(靓云)问道:“《金刚经》云:‘若人满三千大千世界七宝以用布施,其福德多不如以四句偈语为他人说,其福胜彼。’请问那四句偈本经到底没有说破—有人猜是‘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
    在《红楼梦》第22回中,薛宝钗过15岁生日,贾母让宝钗点戏,她点了一出《鲁智深醉闹五台山》。宝玉怪其点了和尚戏。宝钗便以该戏的音律铿钮顿挫、词藻佳妙来说服宝玉,并将鲁智深的唱词【寄生草】(漫搵英雄泪)念与宝玉听。鲁智深本是(水浒)中的莽撞和尚,但是其唱词却饱含着浓郁深沉情感,尤其是唱词中那一股人生旅途漂泊不定的愁绪更是动人心魄。宝玉听了,喜得拍膝画圈,称赏不已。看罢戏,史湘云说其中一个戏子“像林姐姐的模样儿”,宝玉使眼色阻止她说下去。这个“眼色”使得黛玉和湘云都不理他。宝玉原为怕她们二人闹矛盾.故在中间调停,不料自己反落了两处的贬谤。他受到曲文“赤条条来去无牵挂”点发,便提笔占了一偈:
    你证我证,心证意证。是无有证,斯可云证。无可云证,是立足境。
    “证”是佛教用语,就是“大彻大悟”的意思。佛家翻于分“信”、“解”、“行”、“证”四个阶段,“证”就是最后达到“心领神悟”、豁然贯通的阶段。宝玉的这一偈语可以分成三个层次:“你证我证,心证意证”,这是一个求证的层次,是宝玉性格成长过程中对精神世界的内心剖白;而“是无有证,斯可云证”则是无须证的层次,这是宝玉意识到“你彻悟,我彻悟,心彻悟,意彻悟”仍然不是真真正正的彻悟,而只有认识到这一点,才可以谈彻悟;“无可云证,是立足境”则是无可证的层次,在宝玉看来到了说不上什么是彻悟的时候.就是找到了安身立命的所在。在宝玉的这一偈语中,我们可以看到佛老思想的苗头已经在宝玉身上萌发。
    【仙吕·寄生草】《解偈》这支曲即是宝玉为自己的揭语所做的阐释,内容可分成两个层面。前三句意思是:“没有我也没有你,全都任随他而去,也不必解这篇偈语,心境通达自由来去。”这一层写不求证、不求沟通时的“肆行无碍”。后四句则说:“茫茫人间其实无所谓悲、喜,纷耘众说道不明疏、亲,以往为何要忙个不停?现在想来真是毫无意趣!”这一层写求证、求彼此沟通时的无穷烦恼的“真无趣”。
    宝玉对身边的姐妹丫头都是关爱有加的,他想要讨好所有的人,想要弥合身边姐妹们的各种矛盾冲突,想要成为这些不同思想不同个性的人之间的调解员。但是现实是,私下调解湘云与黛玉的纠纷,不想并未调解成功,反而落下了两处的贬谤。应该说,宝玉此前就对(南华经)上所言说的“巧者劳而智者优,无能者无所求,饱食而遨游,泛若不系之舟”有所感,哪些道家清静无为、虚无颓唐的念头早已扎根在其心中,而这也是比较让宝钗担心的地方,宝钗就认为“这些道书机铎,最能移性的”。也因此,当宝玉发现仅仅调解黛玉湘云两人的纠纷,自己就无法让人做到应酬妥协,于是对将来自己的能做什么产生了怀疑,更由怀疑而转向了避世的态度。
    小说中这一回的回目是《听曲文宝玉悟禅机》,不守佛门清规的鲁智深与厌恶封建家教的宝玉,都难于被周围的人们所容忍。鲁智深的唱词与宝玉的一揭一曲,都是在社会生活中“碰壁”后想要逃避现实寻求精神上的“解脱”。鲁智深的唱词是触发宝玉“禅机”的诱因,其中所蕴含的浓郁深沉的愁绪与对人生漂泊无依的叹息,恰好与宝玉所领悟的禅理相吻合。宝玉的这一揭一曲正是其人物性格发展的关键一笔,切不可仅限于小儿女情感纠葛来理解。因为这既是宝玉所领悟的禅理,也是其个人命运的谶语。可以说宝玉的性格发展及其结局在此已初露端倪,他后来凄然出家与世绝缘,更是应了其偈语的“无可云证”。
    此外,由于偈语是由佛经中的唱词而来,解偈自然也对应着是唱词的形式。其语言艺术特点是用韵谐密,除第六句外,其他六句句句押韵;巧用对仗,“无我原非你”对“从他不解伊”,“茫茫着甚悲愁喜”对“纷纷说甚亲疏密”,都极为工整流畅;多用显浅的日常口语,而言浅意深,含不尽之惫在言外,语带机锋,哲理深邃,十分耐人寻味。
    (作者单位:广西大学行健文理学院)
    原载:《阅读与写作》2011年12期
    
    原载:《阅读与写作》2011年12期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