斑岩杯,公元1世纪 蓝色玻璃花瓶,公元1世纪 青铜把手,公元1世纪 人面鸟身绿釉壶,公元1世纪 编者按:继今年春天在故宫举办的“浴火重光:阿富汗国家博物馆宝藏展”之后,9月12日—10月20日,“丝路秘宝——阿富汗国家博物馆珍品展”在敦煌研究院敦煌石窟文物保护研究陈列中心开展。这是极具神秘色彩的阿富汗文物首次在古代中西方文化交流的十字路口——敦煌展出。本刊专访了阿富汗国家博物馆馆长穆罕默德·法西姆·拉希米,讲述阿富汗与丝绸之路的故事。 吴子桐:这次主题展内容从青铜时期的法罗尔丘地发端,重点着墨于印度、波斯和中国三大文化遗产的交融。从展览中我们看到,阿富汗古代文明从丝绸之路所汇聚的世界各大文明中汲取了丰厚的营养。从这一文明互学互鉴的角度展望,您对未来中国与阿富汗的文化交流合作有哪些建议? 拉希米:我认为这次主题展的头等要务就是巩固和发展与中国的文化纽带,这也是阿富汗信息文化部和国家博物馆的主要目标。我们通过在故宫和敦煌举办展览,希望借此打开中阿合作的大门,我们也很乐意向中国其他城市推广办展。我们曾经和世界其他地区在文化艺术上互通往来,但是由于战事,一直未能与中国展开良好的文化合作。据我了解,中国人民并不熟悉阿富汗和阿富汗文化,所以我们很高兴本次能够来中国办展,为中阿文化合作奠定基础。我们也希望未来能进行更多的合作,进行文物展品或专业知识等不同领域的互展,如果世界大国——中国在未来能继续对阿富汗古文化以及其他领域的研究感兴趣,我将感到非常荣幸。 吴子桐:自汉代张骞出使西域,至今已逾两千多年,在这次主题展中我们也看到了带有中国文化符号的文物,它们是否体现了中阿双方自古以来在民族、文化、商贸等方面的彼此促进和影响?您又如何看待这些中国文化符号在阿富汗文物上的烙印? 拉希米:这次主题展中的一些展品确实带有中华文化风格,这一点反映出中阿两个国家、两个民族间的深厚联系。举世闻名的古丝绸之路发源于中国,经过阿富汗,将中国丝绸输送到亚洲各地,甚至到达地理位置最远的文化中心。众多路线彼此纵横,阿富汗便坐落于它们的交错之处,正因如此,我们才能有中国生产并辗转至阿富汗的展品,此类例证不胜枚举。不仅如此,我们两国的渊源由来已久,可以追溯到中国古代高僧玄奘的西行朝圣之旅,早在7世纪,他便造访了阿富汗,留下很多有关佛寺和其他佛教伟大遗产的记载,所以我们阿富汗人将玄奘视为记载史实的伟大历史学家之一。这在历史上罕有先例,但是拜其所赐,我们得以窥见自己独特的历史进程和文化积淀。佛教也是这样一种纽带,连接中国与阿富汗,甚至是其他亚洲国家,比如印度和日本。各个国家的优秀人才和优良文化联系紧密,互相往来。 吴子桐:中国政府提出了“一带一路”的倡议,倡导在“共商、共建、共享”原则下与丝路沿线国家共同推进“一带一路”建设。作为文化领域合作的范例,此次主题展取得了哪些成果? 拉希米:以“浴火重光:阿富汗国家博物馆宝藏展”为例,合作伊始,我们通过增进对故宫的了解,寻找共识,开启交流。这次主题展自然功不可没,故宫举办的古代文明展览,我们受邀前来参展,与故宫博物院的文化往来密切。我们还拜访了中国知名高等学府清华大学和精美的清华艺术博物馆,无论是在学术方面,还是在文化交流方面,我们都很希望双方接下来能开展合作。当然,这次在敦煌研究院的主题展览,更是一场象征着中华文明和阿富汗文明在丝绸之路十字路口的对话。 吴子桐:未来是否会有更多的相关文物在中国展出? 拉希米:我认为,首先,中国是一个世界大国。来中国巡展一直是我的梦想,因为在我们的国界的另一边,中国与我们接壤。阿富汗的文化遗产与中国有千丝万缕的关联,这一点需要铭记在心。中国有世界上最多的人口,也有很多重要且有名的城市,阿富汗对于中国人民而言,是个比较陌生的国度,所以我希望接下来,我们可以在很多中国城市相继展出,我很乐于向中国推介阿富汗古代文化。 吴子桐:我们也非常期待!您可能已经看过敦煌研究院的丝路文物,您认为两国是否有可能在合作模式下,共同对外进行丝路文化展览? 拉希米:我认为,合作模式下的文物展出至关重要。阿富汗连接中亚与南亚,曾在丝绸之路上扮演着重要角色,纵观这次主题展,古代阿富汗是世界性的交通要道,这就意味着,阿富汗曾是沟通不同文明的中心枢纽。正是由于汇聚世界各地居民,阿富汗才能创造出如此绚丽多彩的文化。中国是丝绸之路的发源地,当然也是丝路要地。我相信,两国未来需要开展合作,在合作中重现古代丝绸之路的繁盛图景,同时也为新丝路政策下该区域内国家更美好的明天奠基。打造丝路,为交流打开通途,首先必须汇聚民心,打破边界,让人们享有和平,合作互助。我希望,丝绸之路生机蓬勃,给两国带来合作,也让稳定与和平重返阿富汗周边地区。 吴子桐:在与“浴火重光”展览的文物式样对比上,您觉得两国文物的最大不同体现在何处呢? 拉希米:我造访过中国不少博物馆,我对阿富汗国家博物馆的展品了如指掌,对贵国故宫博物馆的藏品也略知一二,我认为两国文物的最大差异在于,中国是中华文化的独立载体。中国历史繁衍了精妙绝伦的中华文化和艺术,与众不同,无可取代。所以中国可以说是世界上主要的文化中心之一。在阿富汗,你可以看见埃及、美索不达米亚等文化中心的影子,因为阿富汗将它们连接在了一起,我们汲取了一点欧洲文化,一点亚洲文化,这些文化彼此交融,诞生了阿富汗文化。所以,阿富汗文化继承东西,中华文化绵延千年,独一无二。我们是一个文化的枢纽,而你们是世界一大主要的文化中心,这就是我眼中的不同。由于丝绸之路,阿富汗文化受到希腊、罗马、埃及的影响,中国则并没有受到这些文化的过多影响。 吴子桐:这次主题展始于2006年,欧亚地区众多重量级博物馆均展出过这些展品,为了更好地将阿富汗交汇欧亚的文明展示给世人,除了展览,您认为有没有方法能够借助当下的新科技,给观众带来更丰富的文化体验?比方说,手机应用、出版物或文物衍生品? 拉希米:在中国,我看到故宫博物院和敦煌研究院已将这些技术投入实践,中国的科技实力在世界舞台上越来越不容小觑。目前在全球艺术展览中,新科技已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所以现在在博物馆里,音频介绍也很常见。相信今后为了更好地增进对展览的理解,这方面的技术会得到大力推广。 吴子桐:也许您听说过3D打印技术和VR(虚拟现实)技术,您认为以后会将这些技术用于文物保护或展览吗? 拉希米:这个问题有点难答,因为我国的一些法律禁止文物复制。我国的文化遗产法禁止用文物原材料再造复制品,正因如此,我们不用3D打印技术创造和原文物一模一样的复制品,但是我们可以用不同材料进行再创造,但并不会经常用到。 吴子桐:阿富汗艺术史在世界范围内鲜被提及,展览中的众多藏品却填补了希腊、罗马等大国艺术史的空白,除了历史遗留问题外,当下阿富汗年轻人是否能了解这些艺术品和相关历史? 拉希米:在这一方面,我国与过去相比确有长足进步,但现在的国内形势依然不容乐观。三十年来,战火不息,人们对于阿富汗文化遗珠还所知甚少。但现在我可以很高兴地说,人们对艺术、对文化都渐渐产生了兴趣,阿富汗现在有了很多艺术家和艺术学校,也有文化遗产保护组织,孜孜不倦地坚守和保护各地的文化遗产,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情势日益好转,较之从前,我们现在能够更好地保护国家文化遗产,阿富汗的艺术发展现在受到的关注更多。当然,任重道远,我们还得继续努力。我们以为硝烟会散去,但毕竟战火依然在蔓延。我希望文化活动能聚合民心,给国家带来稳定。 吴子桐:现在在艺术和工艺上,阿富汗做了一些怎样的工作呢? 拉希米:正如我提到过的,我们开办艺术学校,音乐老师教学生弹奏各种各样的乐器,他们很有天分。我们也有从事美术的工作人员,他们精于各类美术,我们有寓教于乐的画廊和国家博物馆,面向公众开放,现在,很多艺术家在阿富汗从事艺术工作,包括近来的“街头涂鸦”艺术项目。通过涂鸦,他们很好地传递了关于和平、稳定、团结的重要讯息,走上城市街头,涂鸦随处可见,这些都是人们关于艺术所做的工作。阿富汗有很多地方的学校都开班教授艺术相关课程,画画、书法等等。 吴子桐:那您认为阿方可以借鉴一些中国的经验吗? 拉希米:当然,中国是世界上的大国。在文化艺术层面,我们两国可以密切合作,也可以在博物馆文献等方面加强交流。 (谢天斯、杨婧娴对本文亦有贡献)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