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忆 | 国家公祭日:铭记历史,勿忘国耻
12.13 国家公祭日 - 纪念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 - 84年前的今天,侵华日军攻陷南京。短短6周,日军制造了惨绝人寰的南京大屠杀惨案,这是中国历史上最黑暗的时刻,也是中华民族永远的伤痕。今天是第八个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我们以国之名,祭奠遇难同胞。 血的记忆 永不忘却 1937年12月13日,日军相继占领中山门、中华门、光华门、水西门等主要城门,南京沦陷。 日军侵占南京后,公然违反国际公约,大规模搜捕、屠杀俘虏。短短6周,日军用各种残酷手段,杀害30多万中国平民和解除武装的军人,全市约三分之一的建筑被毁。 ▲南京大屠杀时期的街头 ▲日军对沿街民房商店纵火抢掠 面对侵略者的屠刀,中国人民没有屈服,而是凝聚起了同侵略者血战到底的空前斗志。在中国共产党倡导建立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旗帜下,全国人民义无反顾投身到抗击日本侵略者的洪流之中,一次次与侵略者顽强斗争,最终赢得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 来自国际友人的救助 在血雨腥风的日子里,人性的光辉从未远离,诸多国际友人不远万里来到中国,怀着人道主义精神和无畏义举展开救助。他们秉持正义,记录着历史真相。 南京大屠杀期间,来自德国的约翰·拉贝和国际友人奔走呼号,他们奋不顾身阻止暴行,保护25万中国平民免遭屠戮。 回国后,拉贝因揭露日军罪恶而受纳粹迫害。1996年10月28日,《拉贝日记》发表。1997年,拉贝墓碑运抵南京,碑上仅书:“一个好人,一个不屈的人”。 1937年,丹麦青年贝恩哈尔·辛德贝格勇敢站出来与德国同事卡尔·京特等一起设立难民营,庇护了成千上万的难民和中国伤兵。 他不顾危险,为难民营采购食品和药品。同时记录了许多日军罪行的案例,向国际社会揭露日军在南京实施大屠杀的暴行。 美国牧师约翰·马吉冒着生命危险,拍摄了南京被轰炸后的惨状,留存下了南京遭受日军蹂躏摧毁的宝贵资料。 1946年,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审判日本战犯时,马吉作为证人向法庭陈述了他在南京亲历的种种日军暴行。 幸存者为历史存证 在那场持续6周的人间浩劫里,每隔12秒就有一人遇难。那些劫后余生的幸存者,每一个人都是铁证!而他们一生都留下了难以抚平的伤痛和苦难记忆。如今,他们大多老去,甚至离世。 近期,又有三名南京大屠杀幸存者逝世。 黄刘氏于2021年9月19日凌晨离世,享年96岁。 “那时候我们跑反,我打扮得不像个人样,戴个草帽,脸上抹着黑灰。我们还亲眼目睹一个撑船的女船家被日军打死了。”黄刘氏生前说道。 马秀英于2021年10月19日去世,享年99岁。 “我三哥被日本人抓走了,我家有个远房的叔伯嫂子闻讯赶去想救他,去的时候,他已被拖上了汽车,他见到我叔伯嫂子直哭,三哥就这样被拖走了,尸体也没能找到。”老人生前说。 傅兆增于2021年9月20日凌晨去世,享年85岁。 老人生前说:“从历史走来,我更珍惜如今丰衣足食、孙儿承欢膝下的幸福。” 截至2021年11月5日9时30分,登记在册的在世幸存者仅剩61位。 正视历史 捍卫尊严 1946年开始的东京审判是历史对日本法西斯侵略罪行的判决。历时2年多的审理,在铁证面前,终于确定了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的罪行。 事实上,一些历史教科书和媒体报道中,日方表述语焉不详,如将“南京大屠杀”弱化为“南京事件”,把大屠杀淡化为“造成部分军民死亡”等,以此来掩盖自己犯下的滔天罪行,企图扭曲历史。 但,历史不会因时代变迁而改变,事实也不会因巧舌抵赖而消失。南京大屠杀惨案铁证如山、不容篡改。 2014年2月27日,第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通过决定,将每年的12月13日设立为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设置国家公祭日,以国家的名义纪念和悼念,是一种国际惯例式的纪念法则。 2014年12月13日,在首个国家公祭日上,习近平同志指出: 忘记历史就意味着背叛,否认罪责就意味着重犯。今天的中国,已经成为一个具有保卫人民和平生活坚强能力的伟大国家,中华民族任人宰割、饱受欺凌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
2015年10月9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宣布将中国申报的《南京大屠杀档案》正式列入《世界记忆名录》。自此,这段南京的城市记忆、中国的国家记忆上升为全人类的“世界记忆”。 用行动唤起民族记忆 在国家公祭日,人们以鸣笛、默哀、点燃烛光、许愿墙留言等方式,铭记历史,缅怀同胞,同时也从悲怆之中汲取奋进的力量。 自2009年起,每年12月13日晚,国际爱好和平的人士,衣着素服,手托白烛,在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祭场内共同为遇难同胞祈福。 ▲在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祭场内举行烛光祭 从2017年开始,每年国家公祭日,志愿者们都会一笔一划,把遇难者名单墙上一万多个名字一一描新,让遇难者的名字更清晰,也让这段历史更清晰。 ▲志愿者为“哭墙”上的遇难者名字描新 2019年起,在国家公祭日期间,南京多个地铁站设和平许愿墙 ▲人们在和平许愿墙上写下心愿 还有连续多年刷屏的公祭日漫画。作者声明“版权属于全体中国人”。 ▲2017-2020年公祭日漫画(漫画作者朱彦团队) 昭昭前事,惕惕后人 铭记历史,不是为了延续仇恨,而是要牢记中国人民血与火的悲壮与牺牲,用行动来唤起全世界对历史的尊重,对正义的向往。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我们要擦清历史的镜子,抹去灰尘,以史为鉴,走好未来的路。 推荐阅读 点击图片即可购买 来源:人民出版社读书会微信公众号 责编:周凤玲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