荐读 | 孙中山为什么被称为民主革命的先行者? 他出生时,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的余灰还未散尽,席卷半个中国的太平天国运动刚刚平息,满清政府还试图通过洋务运动做最后的挣扎。 他离开那年,国共两党合作结成革命统一战线,广州国民政府正式成立,新民主主义革命初现曙光。 他,就是孙中山。 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孙中山先生诞辰15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孙中山先生是伟大的民族英雄、伟大的爱国主义者、中国民主革命的伟大先驱,一生以革命为己任,立志救国救民,为中华民族作出了彪炳史册的贡献。”今天,让我们一起回顾孙中山先生为革命鞠躬尽瘁的一生。 成立中兴会 1866年,孙中山出生在广东省一个普通农民家庭。17岁的时候,他前往香港学医,学成后在澳门、广州等地行医。行医期间,他投入大量的精力和财力从事“入世救国”的政治活动。最终,他放弃了令人羡慕的“医人”职业,毅然以“医国”为己任。 1894年,中日甲午战争爆发。但垂帘听政的慈禧太后,无视战事,一心只在吃喝玩乐上。此年为她六旬大寿,寿日为11月7日。从正月初一拜年之际,她就放出风声:今年的大寿要好好庆贺一番。秉承她的旨意,宫内宫外等人马便开始了行动。从京城西华门到西郊颐和园,沿途搭筑彩坊、戏台、乐亭,花团锦簇,工程景点达60处之多,总计花掉白银219万两。鉴于外部战事吃紧,经费拮据,民怨沸腾,有人进谏,要求太后缩减景点工程。慈禧太后闻之勃然大怒:“今日令吾不欢者,吾亦将令彼终生不欢。” 面对腐败的清政府,孙中山“怃然长叹,知和平方法,无可复施。然望治之心愈坚,要求之念愈切,积渐而知和平之手段不得不稍易以强迫”。于是他便决定“赴檀岛、美洲,创立兴中会,欲纠合海外华侨以收臂助”。 同年11月,孙中山在檀香山联合诸多华侨成立了兴中会并召开第一次会议。会上孙中山说道:“中国已到了国将不国的时刻,作为有良心的中国人,摆在我们面前的道路有两条。要么,站出来,为解救姐妹兄弟而出火坑!要么,沉默下来,任人宰割!” 孙中山的一席话犹如一声惊雷,唤醒了全场华侨同胞,纷纷写下了他们的铮铮誓言。 ▲兴中会入会誓词 中国同盟会的建立 1900年,八国联军祸乱中国事件的发生,使中国人民如睡狮梦醒,反清思潮开始复苏。孙中山领导的反清革命,开始为社会所理解,为有识之士所同情。 随后,各地不断涌现出革命小团体,尽管数量众多,却难以采取足以推翻清朝政府的大规模的集中统一行动。此时形势的发展需要一位有威望的革命领袖出面,把各地分散的革命力量联合起来,建立一个全国性的统一的革命组织,将革命有力的向前推进。 在这种情况下,孙中山作为民主革命的先行者,因其代表着近代中国最先进阶级的利益而领时代的风骚,符合民众需要,成为众望所归的共同领袖。 孙中山的举动成为清政府的眼中刺,遂派出暗探监视他的一举一动。为摆脱清政府的盯梢,1905年,孙中山前往日本横滨,随后转往留学生集中的东京,希望从学生中获取力量。他认为留学生觉悟高,素质好,是革命队伍的先锋。革命如果不与他们结合,便没有希望。 孙中山派人邀请各省倾向革命的留学生,在东京举行建立同盟会的筹备会,到会的有70多位留学生。会上,他对留学生说道:“洪秀全创建太平天国,还是打倒皇帝做皇帝,内讧发生,终归覆灭。康梁倡导维新,囿于和平手段,戊戌变法,昙花一现,‘六君子’血洒街头……要救国,只有走国民革命这条路!我们要相互联络,同仇敌忾,推翻清廷,建立光辉灿烂的共和国。当务之急,在于结束各自为战的状态,建立统一的革命政党,结成大团体!” 一时间,全场掌声雷动,留学生争相发言。 经反复协商,大家最后确定组织名称为“中国同盟会”,简称“同盟会”,以“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为同盟会的政治纲领。 同年11月26日,孙中山在同盟会的机关报《民报》发刊词中,将其明确阐释为“民族、民权、民生”三民主义。 ▲1905年11月26日,同盟会机关报《民报》 以孙中山为领袖的中国同盟会是近代中国第一个全国性的革命政党。它的诞生,预示着中国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成为民主革命运动高涨的新起点。 改组国民党,实现国共合作 1922年前后,孙中山的眼光投向了更远大的地方——联俄联共。自同盟会成立以来,孙中山历经20年革命风雨,屡屡失败。他意识到不能单纯依靠武力,而要依靠党的力量来推进革命事业。但当时国民党存在着严重缺陷,难以担当重任。恰在此际,以李大钊为代表的共产党走入他的职业革命生涯。 这两个伟人都在寻找救国之道,他们的会晤也在情理之中。 二人首次见面,就“畅谈不倦,几乎忘食”,他们首先讨论了国共合作的现实性、可行性和面对的困难。李大钊虽然比孙中山年轻20岁,但很快赢得了孙中山的敬重。随后,他们谈到了中国的上层建筑和国内社会各阶级的分析、革命力量的聚合和他们的宏伟抱负。 经过此次深谈,孙中山做出决定,要实现国民党和共产党之间的合作,然后保护和进一步发展这种合作。 随后孙中山在国民党内开展说服工作。1924年,国民党一大开幕,大会确立了孙中山提出的“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重新解释了三民主义,实现了对国民党的改组。 自此,孙中山与李大钊一起筹划,共产党人和国民党左派共同努力而得来的国共合作,终于开始了。 决然北上,不放弃和平统一之一线希望 1924年11月13日,一个风和日丽的上午,孙中山偕同夫人宋庆龄登上了永丰舰,前往北京。 这次孙氏夫妇的北行,是应北京冯玉祥之邀,共商和平统一大计。20天前,冯玉祥趁直奉大战正酣之时,倒戈回师,发动了北京政变,赶走了当时的总统,并把溥仪逐出了紫禁城,一举控制了北京。政变成功才两天(10月25日),冯即召集政治军事会议,决定电请孙中山北上,共商时局。 其实,帝国主义和封建军阀一致反对孙中山的国民革命,千方百计要将其扼杀在摇篮中。因此北上之途困难重重,险象环生,有些问题难以预料。 孙中山痛恨军阀混战割据给人民带来的灾难和痛苦,不愿放弃和平统一的一线希望。为了扩大国民革命的影响,加速实现和平统一,便毅然决然接受了冯玉祥等人的北上之邀。 临行前,孙中山对前来送行的蒋介石说:“余此次赴京,明知其异常危险,将来能否归来尚未一定。然余之北上,是为革命,是为救国民而奋斗,又何危险之可言耶?……今观黄埔军校学生,能忍苦耐劳,努力奋斗如此,必能继吾之革命事业,必能继续我之生命,实行我之主义。凡人总有一死,只要死得其所,若二三年前,余即不能死;今有学生诸君,可完成吾未竟之志,则可以死矣。” 望着缓缓离去的舰只,蒋介石热泪盈眶。遗憾的是,经过连日的旅途劳累和多年的忧愤积劳,孙中山还未到达北京就病倒了…… 医生断定为肝癌,虽然经过手术抢救,但已无力回天。孙中山知道大限已至,把宋庆龄叫到床前,留下遗嘱:“余致力国民革命凡四十年,其目的在求中国之自由平等。积四十年之经验深知欲达到此目的,必须唤起民众及联合世界上以平等待我之民族,共同奋斗。” 有人回忆,孙中山临终前口中反复的说着:“和平、奋斗、救中国。”弥留之际,还依然把拯救中国、拯救民众放在心中。1925年3月12日,孙中山溘然长逝,时年59岁。 本篇图文综合整理自:《孙中山画传》、人民网、共青团中央微信公众号、环球人物微信公众号、百度网等 推荐阅读 点击图片即可购买 来源:人民出版社读书会微信公众号 责编:周凤玲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