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学语言在电子文化语境中的变异(2)
http://www.newdu.com 2024/11/24 05:11:31 《文艺研究》2018年第12期 黄发有 参加讨论
参考文献: ①安德烈·巴赞:《电影是什么?》,崔君衍译,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第16页。 ②王海鸰:《中国式离婚》,作家出版社2007年版,第284页。 ③刘恒:《白涡》,载《中国作家》1988年第1期。 ④刘恒:《贫嘴张大民的幸福生活》,载《北京文学》1997年第10期。 ⑤刘震云:《手机》,作家出版社2003年版,第161页。 ⑥弗朗西斯·瓦努瓦:《书面叙事·电影叙事》,王文融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第42页。 ⑦鲁道夫·爱因汉姆:《电影作为艺术》,杨跃译,中国电影出版社1981年版,第160—161页。 ⑧戴维·克里斯特尔:《语言与因特网》,郭贵春、刘全明译,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前言”第4页。 ⑨⑩沃尔特·翁:《口语文化与书面文化:语词的技术化》,何道宽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9页,第123页。 (11)天下尘埃:《我的写作观》,载《人民文学》2017年第12期。 (12)巴赫金:《文学作品中的语言》,潘月琴译,《巴赫金全集》第4卷,河北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第276页。着重号为原文所有。 (13)巴赫金:《长篇小说的话语》,白春仁译,《巴赫金全集》第3卷,第40—41页。 (14)速水健朗:《手机小说的秘密》,汪平、陈乐兵译,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前言”第1页。 (15)我吃西红柿:《盘龙》,起点中文网,https://read.qidian.com/chapter/Ou8OEduEwkM1/CkS6i08PLIwex0RJOkJclQ2。 (16)我吃西红柿:《星辰变》第3册,百花洲文艺出版社2008年版,第121—131页。 (17)东西:《每天都有新词句》,载《长江文艺》2016年第19期。 (18)小冰:《阳光失了玻璃窗》,北京联合出版公司2017年版,第186、190页。 (19)克林思·布鲁克斯:《悖论语言》,赵毅衡译,《“新批评”文集》,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年版,第319页。 (20)穆卡洛夫斯基:《标准语言与诗的语言》,邓鹏译,伍蠡甫、胡经之主编《西方文艺理论名著选编》下,北京大学出版社1987年版,第424页。 (21)参见凯瑟琳·海尔斯《过度注意力与深度注意力:认知模式的代沟》,杨建国译,载《文化研究》第19辑,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14年版。 (22)黑格尔:《美学》第3卷上,朱光潜译,商务印书馆2009年版,第19页。 (23)黑格尔:《美学》第3卷下,第6页。 (24)阿诺尔德·豪泽尔:《艺术社会史》,黄燎宇译,商务印书馆2015年版,第557页。 (责任编辑:admin) |
- 上一篇:“盛唐气象”及文学时运
- 下一篇:新世纪外国文学与研究点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