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卧书丛又一年
http://www.newdu.com 2025/01/23 09:01:17 中国教育新闻网—中国教 侯瑞华 参加讨论
2016年就这般没有半点留恋地转身离去。这一年的日子多数给了学生,业余时间,书是我最好的陪伴,书里书外,碎影流年。站在时间的门槛上,我“用读过的书写一份年终总结,盘点一年来自己精神的长进,思想的丰盈”。 春天的午后,我喜欢一个人坐在阳台,几一、茶一、书一,于自我里坐到无我处,不远行而得自然。书是王开岭的《古典之殇——纪念原配的世界》。河殇、谁偷走了夜里的“黑”、消失的地平线、消失的“放学路上”……作者从自然中那些曾经来过却告别的风物来唤醒人们的警醒:那天光明澈、风物灿烂的世界正渐行渐远,而制造者却麻木不仁,过早进入心灵黄昏。读王开岭的文字是从《思想明亮的人》开始的,他的文字就像一份饕餮大餐,其中的丰饶和美味,几乎照顾到我肠胃的每一层褶纹。当前心灵鸡汤式的文字批量生产,而他对“流行”有一种特殊的免疫,别人无法模仿其纹理和气质。 最近几年流行着一句话:要么旅行,要么读书,身体和灵魂,必须有一个在路上。在工作的日子里,我从书中寻求路径。初夏,我迷迷糊糊地读了《西藏生死书》,博深的佛学一点不懂,却激起我去西藏的好奇心。暑假刚开始,就跟几个驴友踏上了长达二十多天的滇藏路,随身带着的却是《西藏自驾游路书》。前者给我形而上的神谕,后者给我形而下的指点。我爱318国道上的风光,也极爱陌生旅人那无尘的微笑和明澈的眼眸,读书和行走一同在路上。从西藏回来,灵魂没有得以洗礼,却更加热爱尘世生活了。 《课堂上究竟发生了什么》惊艳了我的初秋。喜欢吴非老师辛辣的文字,对教育教学中的问题他总能一眼看透,并直言不讳地直击问题所在。我每天都站在课堂上,为完成每堂课的知识而忙碌。读了这本书,才深刻认识到,每堂课都关乎未来。不是只强调几个知识点,更重要的是教师眼中要有“人”,要尊重每一个生命。老师的生命状态会影响到学生的学习态度、生活态度,进而影响到学生未来的生命状态。所以,每一节课究竟应该思考什么问题,这本书给我提供了新的研究课题。 最喜欢冬日时光,白天时间短,太阳刚刚合上眼睑,黄昏就早早地赴了约。我感觉自己就像一个土豪,坐拥几个小时完全属于自己支配的时间。叶嘉莹先生的《唐宋词十七讲》把我领进词的园林,发现春色如许。从小就喜欢诗词,但都是懵懂,未尽解析其深意。仔细啃了两遍并做好笔记摘抄,叶先生结合西方理论,独造精微,信手拈来,如一弯碧水,盈科而进。看后,我对词学的师承渊源、发展过程、对唐宋词人的社会背景、思想状态、作词特色及赏词方法都有很大收获。“冯正中词,晏同叔得其俊,欧阳永叔得其深”“后主之词,真所谓以血书者也”、以思力填词,接北开南的周邦彦、用生命填词的辛弃疾……意外的收获是学会欣赏思笔可谓双绝的王沂孙,以前看他的词隐晦深奥,根本看不进去一句。但叶先生讲他的《天香》——龙涎香,《齐天乐》——蝉,我从中领略到王沂孙咏物词用典之丰富,安排之巧妙。迦陵先生在讲韦庄的《菩萨蛮》中说道,一个美好的遇合是值得珍重的一件事。对我来说,邂逅这本书就是这个冬日最美好的事情,从而加深理解了王国维那句:“词之为体,要眇宜修。能言诗之不能言,而不能尽言诗之所能言。诗之境阔,词之言长”。也找到了我下一阶段的读书方向:读叶嘉莹先生的系列作品。 小卧书丛又一年,醒来不觉岁月老。教师职业可以平淡,不可以平庸。在忙碌的工作中,给自己的心灵留一处空白,留在墨香书页里,留在静心阅读中。 (作者侯瑞华,单位:江苏省徐州市奎园小学) 《中国教育报》2017年01月09日第10版 (责任编辑:admin) |
- 上一篇:以开放的心态拥抱巨变的世界
- 下一篇:遇见向日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