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移动版

首页 > 读书指南 > 读书生活 >

父母的爱有时很沉重


    “莉迪娅死了,可他们还不知道。”用沉重的开篇,美籍华裔女作家伍绮诗小说《无声告白》讲了一个令人唏嘘的家庭悲剧。梦想是如此光辉的字眼,但在这部小说中,“梦想”却成为畸型之爱的源泉,成为整个悲剧的起点,成为子女生命不能承受之重。这虽然是发生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美国的故事,但对于今天的现实生活仍有着极其重要的启迪意义。
    孩子不是父母梦想的承载者
    玛丽琳是莉迪娅的母亲。玛丽琳的母亲希望女儿的生活能和她一样,以家庭为重心,以婚姻为归宿。然而玛丽琳却发誓:“绝不能活得像母亲一样”,在她看来那是“毫无意义和价值的女性角色”。她梦想拥有自己的事业,做一名医生,受人尊重,与众不同。然而,生活并不如其所愿——她爱上了詹姆斯,中止了自己的学业,成了一名家庭主妇。她以为婚后生完孩子还是可以回到自己的规划上来,她也真的尝试过,离开丈夫和孩子,重拾学业。但随着小女儿不期然的到来,她不得不再次放弃梦想,回归家庭。她绝望地发现自己过上了曾经发誓要逃离的生活。
    在一度消沉和沮丧后,她找到了自己梦想的寄居者——大女儿莉迪娅。莉迪娅聪明、美丽,更重要的是因为害怕母亲再次离开,特别乖巧顺从。为了讨好母亲,她很努力地做出喜欢科学的样子——那正是玛丽琳希望看到的。玛丽琳仿佛看见了自己梦想的火焰在女儿的生命里再次燃烧的图景,于是她极力培养并诱导女儿实现自己未竟的梦想。然而,母亲的“宏伟”梦想填满了她的童年生活,莉迪娅在这种梦想的束缚中倍感无助和憋闷。
    莉迪娅沉重的压力,还来自她“与众不同”的父亲詹姆斯——一位出身穷困的华人移民后代。在美国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社会环境里,根深蒂固的种族歧视使得有色人种没有立足之地。但是詹姆斯凭借自己的努力和聪慧成为哈佛大学历史系最优秀的学生。尽管如此,他依然得不到公正的待遇。詹姆斯的生活一直伴随着排挤、孤立、屈辱,他最大的梦想就是融入白人的世界,像正常人一样拥有朋友和赢得尊重。与白人玛丽琳的结合令他倍感幸福,因为除了爱情,詹姆斯更有一种被主流社会接纳的认同感。
    所以有着玛丽琳一般容颜的莉迪娅成为父亲的宠儿。在詹姆斯的眼里,她应该更能融入群体,受人欢迎——这也正是詹姆斯自己无法企及的梦想。于是他极力鼓励莉迪娅去和朋友交际,甚至送给她的圣诞节礼物都是《如何赢得朋友和影响他人》。而事实上,莉迪娅并没有什么朋友,她像父亲一样的孤独苦闷,受人排挤。可是为了不让父亲失望,她不得不假装有很多朋友,编造朋友的新闻轶事,假装受人欢迎。
    乖巧的莉迪娅过得并不快乐,因为她“是全家人的宇宙中心。尽管她不愿意成为这个中心,每天都担负着全家的重任,被迫承载父母的梦想,压抑着心底不断涌起的苦涩泡沫。”而“那些倾斜挤压在她身上的东西,她也不想要,它们太沉重了。”
     尊重孩子自己的梦想
    而被父母忽视的儿子内斯,自己的梦想却在疯狂地生长。
    玛丽琳出走的时候,痛苦的内斯偶然被电视里宇航员升空的新闻吸引,这使他暂时忘记了母亲出走的痛苦。他想和父亲分享这种新奇发现带来的喜悦,却被詹姆斯愤怒地打碎。那时的詹姆斯正被妻子出走这件事折磨得不能自已,根本没有工夫去关注孩子的心理变化。成为宇航员的梦想就在内斯的心里慢慢地生根发芽。后来内斯多次想要在父母面前谈论梦想,他也曾希望自己能表达和被关注。
    可悲的是,无论是詹姆斯还是玛丽琳,他们一刻都舍不得把目光从莉迪娅身上移开。他们自己的梦想还正在莉迪娅身上酝酿,这使得他们没有精力去真的关注内斯的梦想和诉求。内斯只好默默退回自己的房间看他的航空杂志,在深夜里遥望夜空“探寻那些他将来有一天可能会独自前往冒险的地方”。他有多努力地学习,就有多想离开他的家庭。他终于拿到了哈佛大学的通知书,他感到轻松和兴奋,因为那是他离开家庭的特赦令。
    从学业的角度来衡量的话,内斯当然是优秀的。然而因为他没有满足父母的期待就始终得不到父母的爱和关注。这样的父母可以说是自私的。这样的孩子即使实现梦想,也无法弥补内心的缺憾。这样的一个内斯,当他将来走进婚姻,这种缺憾会不会在新的家庭里继续蔓延?如果父母能够尊重内斯的梦想,结局会不会更好一些呢?
    正视每个孩子的存在
    每个孩子都是独特的个体,每个孩子都渴望得到父母的呵护、鼓励与关爱。中国传统文化主张对子女一视同仁,不可厚此薄彼。正如《颜氏家训》所言,对于比较聪明者,作为父母自可赏爱,就是对于顽鲁者,也当矜怜,不可歧视,不可冷漠待之。
    莉迪娅享受着父母最丰厚的“爱”。与此同时,内斯已被疏于关注,小女儿汉娜的出生仿佛更是一种多余。因为汉娜的到来,玛丽琳不得不永远告别学业。所以对于汉娜,父母的态度几乎是无视。“他们把汉娜的摇篮搬进阁楼上的卧室里,那里堆放着他们不再想要的东西甚至等汉娜长大一点之后,他们也时常忘记她的存在。”汉娜明白她在家庭中的位置,她变得善于察言观色,喜欢躲在不显眼的地方,退出家人的视野和脑海。在这样家庭环境下,内斯最大的愿望就是赶紧离开,汉娜的愿望就是能够引起父母的关注。
    父母的态度也使得本应亲密的兄妹关系发生了微妙的变化。内斯曾经将莉迪娅推下水,虽然他立刻救起了莉迪娅,但是不难看出,内斯在不自觉间已经把对父母的不满迁怒到莉迪娅身上。至于汉娜,几乎看不到哥哥姐姐与她的交流。似乎家庭的每一个成员都看不到她的存在。
    父母的梦想,内心的孤独,学业的压力,分离的焦虑,一系列无尽的烦恼令莉迪娅不堪重负。终于,她想到了当年内斯将她推入湖中时那瞬间的轻松和释然——那是莉迪娅多么渴望的解脱!没有考试,没有父母殷切的目光,没有同学讶异的眼神。终于,她如愿了!
    正如书的封面上所说:“我们终此一生就是要摆脱别人的期待,找到真正的自己。”莉迪娅用自己的生命换得了每个人的深思与惊醒,这是多么惨痛的代价!
    人的一生中有许多梦想,每个人都有追逐自己梦想的权利。作为父母,“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本无可厚非。父母的关注与期许固然可以是孩子前进的动力,然而不假思索的灌输和以爱之名的逼迫就变成了孩子心灵的枷锁,更甚者会变成伤害孩子的推手。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世界,有自己的梦想,有选择自己生活方式的权利。父母要做的只是在孩子前进的道路上提供必要的指导和帮助,做孩子实现梦想的指引者和助推器。但是在当前教育功利主义的驱使下,在升学率的竞争背景下,有多少父母像詹姆斯夫妇一样,把自己成功的梦想都寄托在孩子身上,只求成绩,不管其余,多少莉迪娅的故事正在上演。可悲的是,“虎妈”“鹰爸”依然大行其事,这种变相的“梦想复制”,是家庭教育的怪圈,也是当下教育的困境。这样的教育,实际上对孩子们的精神压抑和人格扭曲是无以复加的,结果只能使孩子们将自己的理想深埋心底,被迫成就父母的夙愿。(作者:高闰青,作者单位:焦作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中国教育报》2017年01月12日第9版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