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移动版

首页 > 学术理论 > 文坛聚焦 >

《资本论》中“价值革命”思想及其当代价值


    价值革命是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已经注意到但尚未系统论证的命题。当前的科学技术革命与经济全球化,正极大地推动着价值革命的不断发生。深入研究价值革命这一命题,对于形成并加快实施适应当代中国国情和时代特点的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和理论意义。
    价值何以发生革命
    价值革命的实质是商品价值量革命。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批判吸收了资产阶级古典经济学价值论的合理内核,创立了科学的劳动价值论。依据劳动价值论,商品价值量决定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而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指“在现有的社会正常的生产条件下,在社会平均的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下制造某种使用价值所需要的劳动时间。”简单说,商品的价值量是由“现有的”社会平均条件下的劳动时间决定的。也就是说,不管是新生产出来的商品,还是早已存在的“庞大的商品堆积”,其价值量都是按照“现有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来确定的。因此,新商品的生产不仅决定着新商品的价值,而且也决定着已有同类商品的价值。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指出:“只要同样结构的机器能够更便宜地再生产出来,或者出现更好的机器同原有的机器相竞争,原有机器的交换价值就会受到损失。在这两种情况下,即使原有的机器还十分年轻和富有生命力,它的价值也不再由实际对象化在其中的劳动时间来决定,而由它本身的再生产或更好的机器的再生产的必要劳动时间来决定了。因此,它或多或少地贬值了。”这说明,商品价值本身是动态的,商品价值量会随着不断延展的“现有的”生产条件的变化而不断发生变化。事实上,生产力水平是经常发生变化的,所以“现有的”社会正常的生产条件也会经常地发生变化,导致“生产商品所需要的劳动时间随着劳动生产力的每一变动而变动”,从而使商品价值呈现出不确定性。短时期内生产商品的社会平均条件发生剧烈变化,就会导致存量商品甚至整个生产体系的价值发生剧烈变动,从而引发或大或小的价值革命。
    结合马克思的有关论述,我们可以对价值革命作如下理解:所谓价值革命,是指由于生产商品的社会生产条件的变化,引起商品价值量的剧烈变动,导致原有商品价值部分或全部无法转移到新商品中去或消费掉而发生剧烈贬值甚至失去价值的状况。价值革命和价格波动不同的是,商品发生价值革命后,其价值绝对贬损,这时不是价格围绕着价值波动,而是价值本身发生了变化。
    每一次大规模的技术革命,都会引起相应的价值革命。从工业革命开始,价值革命就变得尖锐、频繁起来。随着高新技术的不断突破,世界经济交流规模日益扩大,“社会生产条件”的变化更加频繁,价值革命更成了“家常便饭”。不仅中小公司无法避免价值革命的影响,世界大公司也如履薄冰,如果在重大技术路线上出现决策失误,他们同样可能面临灭顶之灾。因此,资本除了对利润的渴求,还有对价值革命的恐惧,“克服和抵消”价值革命的影响也成了技术进步的一个动力。这样,技术革命和价值革命形成相互锁定效应:技术革命导致了价值革命,而为了克服和抵消价值革命,就需要不断地进行技术革命。
    价值革命的表现形式
    从价值革命的原因来看,可以分为绝对价值革命和相对价值革命两种基本形式。绝对价值革命,就是由于生产力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组织结构的演变等生产条件的直接变化导致的价值革命。相对价值革命是由于现有社会生产平均条件相对变化引起的价值革命。国际价值形成的过程,往往就是价值革命的过程。对于生产条件落后的国家和地区来说,这意味着商品部分价值甚至全部价值不能实现,因而会发生价值贬值甚至是价值革命。绝对价值革命和相对价值革命又是相互作用的。绝对价值革命在空间的拓展就会引发更大范围的相对价值革命;相对价值革命导致竞争加剧,这又为绝对价值革命创造了条件。绝对价值革命和相对价值革命的这种相互作用,加剧了商品价值的不确定性。价值规律依据不确定的价值运转,使整个生产体系的风险变得无处不在。
    从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角度看,价值革命包括一般商品的价值革命和劳动力商品的价值革命。一般商品的价值革命如前所述。劳动力商品的价值革命即劳动力的贬值。劳动力只有在使用的过程中和生产资料相结合,才能获得其价值。“大工业的本性决定了劳动的变换、职能的更动和工人的全面流动性……在他的局部职能变成过剩的同时,他本身也变成过剩的东西。”技术革命的经常发生,“现有的”生产条件的频繁变动,也使劳动力本身存在价值革命的问题。
    关于价值革命思想的几点认识
    其一,价值革命存在凸显了政府的作用。从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劳动力存在“无形损耗”的问题。一种技术、一种产业的落伍必然导致应用该项技术、从事该项产业的劳动者丧失其使用价值。而这种价值革命所造成的影响并非个人所能够预测得了、控制得了、承担得了的。因此,国家一方面要加大创新力度,提高国家的综合竞争力,另一方面必须创造条件加强职业教育、技能培训,利用国家的力量帮助劳动者克服和抵消价值革命带来的消极影响。同时,针对相对价值革命,必须努力改善生产条件,缩小与发达国家在生产条件上的差异。特别是像农业生产条件仍然比较落后的产业,尤其应在国家主导下着力改善生产条件,大力提高劳动生产力。
    其二,价值革命思想深化了对劳动价值论的认识,增强了劳动价值论的现实说服力。这种深化表现在:其一,由于现有社会生产平均条件的变化,商品的价值量具有不确定性。“‘价值’不是绝对的东西,不能把它看成某种独立存在的东西。”商品的价值体现的是一种社会生产关系,其价值量会随着生产关系的变动而变动。其二,商品的使用价值是“交换价值”的物质承担者,一旦商品不再能够使用或消费,失去了使用价值,商品也就失去了价值。由于商品使用价值的降低或丧失而导致商品价值降低的情况比比皆是。价值革命理论使得劳动价值论内涵更加丰富、更加彻底,因而更加具有说服力。
    其三,频繁的、高烈度的价值革命是当今时代的一个重要特征。一个企业跟不上技术变革的步伐,就会受到严重的影响甚至面临破产的风险。很多的企业往往由于某项新技术的发明和应用迅速崛起,又往往由于这项技术的过时而破产清盘,可谓“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使得国际价值和国别价值的矛盾更加凸显,对价值革命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因此,克服和抵消价值革命对企业造成的冲击成为企业生死攸关的大问题。进而言之,价值革命还关系到国有资产的保值和增值,关系到产业结构的变动和就业问题,关系到整个宏观经济的运行和社会的稳定等诸多方面。
    总之,伴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革命与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价值革命会此起彼伏地不断发生,“创造”与“毁灭”如影随形,进行创造的同时,如何克服和抵消价值革命的影响,应当成为我们需要认真对待的理论和实践问题。
    (作者:杨志平 单位:东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部)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