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行评议(亦作“同行评价”)在学术评价中不可缺失。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但是学术期刊的同行评议如何居“本”、如何保“真”,关系到学术共同体如何在学术准入与产出之间求得一个“防闲”与“共用”的基本平衡。在学术的制度与人情、实证与道德、共性与个性之间,回归以学术为主导的共同体建设,是建构学术评价制度专业化的根本所在。 学术评议的“同行性” “学术评价”一词,表明成果的被评价者与评价者之间会产生如下关系:用科学、客观、严肃的态度与方法,验证那些“准”成果的良莠并决定其是否有资格被列入学术成果。学术成果及其过程的“保真”是学术评价的终极意义,而其根本前提是必须基于对允许学术成果准入的“同行性”的把握。大致来说,客观而真实的同行评议制度应具有如下三个特征。 首先,在隐匿中求真实。一位作者的学术成果被同领域的其他专家学者评审,目的在于以“隐匿”的方式确保作者的作品符合学术与该学科领域的标准,避免不真实的研究结果的散播、无根据的研究解释以及过于主观的个人结论。 其次,在质疑中求认可。学术成果获得认可的前提通常是以“否定之否定”呈现的,同行评议人常以“质疑”甚至“否弃”的逆向思维为成果提供改进的机会,有时也可能会以“待观察或待改善”的评价,要求作者审慎对待成果的出版。 再次,在对话中求共识。排除利益与私心的因素,同行之间所展开的平等对话往往能够避免学术话语剑走偏锋、孤注一掷。此外,一项创新性的研究成果从“个人独白”走向“普遍共识”,不可缺少的是整个学术共同体所贡献的心智与心力。 同行评议缘何居“本” 倡导对社会科学成果实行同行评议,是将学术准入的钥匙交还学术共同体的一种正确做法,而学术评价的外部特征通常需要靠评价机构完成。为了避免评价话语权为文献情报学专业出身的评价机构研究人员所掌控,避免将“CI化”(CI,即Citation Index。所谓CI化,即学者追逐国际三大科学引文索引SCI、SSCI、A&HCI收录的期刊,热衷于使自己的研究成果跻身这些期刊中,将其视作学术成果“国际化”的标志,并以此作为评价者水平高低的依据)强加到社会科学各个专业各个领域,学术评价常常要求遵循“评价机构中立、评价标准先立、评价专家分散并互相回避、小同行评议、评价程序公开公正”等原则。 当前,学术期刊中声称进行同行/匿名评议的刊物不在少数。这种制度是假设在投稿人与期刊之外佚名的第三者是公正、独立且能客观、公平地鉴定投稿人学术成果的优劣。该制度证明了原创思维在丰富的知识传统中的有效性和权威性,同行评议无可争议的成为了知识进步的基础。学术成果的共用是学术研究的重要目标,而同行评审以其公开、公正性恰好符合学术共用这一原则。囿于现代学科体系的细分、学科新语的不断呈现以及学科动态的跳跃式发展,很容易导致学科内部也会出现“鸡同鸭讲”的局面。鉴别某一学术成果的良莠,权力只能落在学术共同体内的同行、同领域的学者与专家身上。 同行评议如何归“真” 学术道德与学术评价交互影响。学术评价从某种程度上是对学者人格、道德的“自评”与“他评”,这种互相的评价是先于知识体系、学术理想而存在的。机械的制度设计并不能使得学术评价“归真”,如果缺乏道德层面的自律,同行评议不过是“皇帝的新装”而已。 引文计量与同行评议相结合。论文及期刊被引频次、期刊影响因子等,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量化评价程式, 从而增进社会科学成果评价的客观公正性。相比于传统意义上“瓜田李下”或“予取予求”的评审方式,人们相对更愿意相信由图书情报推导出来的统一、固定、公开的评价体系——引文索引或核心期刊目录。只不过,这种想法却有偷换概念之嫌——划分学术期刊的核心区域,虽然可以仅从一定程度的公平性上支配学术评价事务,但是它并不能优化学术生产的机制,更无从建构学术发展的蓝图。引文索引毕竟是人为开发的产物,且它并不能等同于学术成果在其专业领域内获得认可。做出真正意义上的审查意见的,只能是学术同行。 同行评议也并非至善至美,尽管其本质在于公开、公正地评价学术成果品质,但仍存在诸多需要解决的问题,诸如,如何拿出具体标准来遴选学术同行并保证他们尽职尽责?如何拿出具体方案来保证匿名的“公平性”?如何避免恶质评审从而保证审稿过程中投稿人与审稿人之间的平等地位?如何保证在双方往来中,使得投稿人与审稿人共用学术成果的意义? 学术同行的把关固然重要,但也要在制度设计上防止恶质评审、无责任心的评审、会议式的大同行会审、匿名评审中的不公开因素等。处理好投稿人—编辑—审稿专家三者之间的关系,可以更进一步扩大同行评议产生的正面影响。 调整出版容量与周期,保障同行评议的品质。学术期刊出版周期一旦过短,将导致在高频率的出版周期与大容量的学术出版中,同行评议根本无法有效地开展。学术审查是一种需要耗费大量学术资源的劳动,如用于大量毫无学术新见的成果,更是对学术资源的莫大浪费。片面追求高产而不注重品质的提高,这种思路本身就是在抹杀学术评价制度。如果“供给”一方一旦在出版容量与周期做出调整,将有一个直接的现实问题需要面对:“需求”一方的竞争将会更加激烈,而其压力也会更加沉重。因而,成果产出的“精少”与同行评议“本真”化的提升,将会形成一个良性互动。 (作者单位:长江师范学院重庆民族研究院)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