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心 | 老一辈革命家的读书生活 重视全党学习,是推动党和人民事业发展的一条成功经验。 面对当今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面对新时代实现中华民族复兴的波澜壮阔实践,更需要继承、弘扬和创新党重视学习的优良传统。 今天,我们一起走近老一辈革命家的读书生活。 毛泽东:只争朝夕的读书人生 毛泽东一生笃志好学,博览群书,他一生最大的爱好就是读书,他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就是:“饭可以一日不吃,觉可以一日不睡,书不可一日不读。”无论是求索真知的青年时代,还是金戈铁马的革命岁月,亦或是日理万机的治国时期,他都嗜书如命,手不释卷。 毛泽东读书的目的,是从书中学习方法,获取智慧。不论革命年代的行军打仗,还是建设时期的安邦治国,毛泽东都十分重视策略和方法,读书同样如此。毛泽东常说“重要的问题在善于学习”,而他对读书方法亦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如他认为“各种各样的书都要读一点”,“台积而高,学积而博”,读书时要勤动笔,要有“不动笔墨不读书”的精神,等等。同时,他强调“尽信书,则不如无书”,“凡事应该用脑筋好好想一想”。毛泽东的这些读书方法,非常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在延安时期,为了鼓励干部学习,毛泽东曾说:如果我再过10年死了,那么就要学习9年零359日。毛泽东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他是1976年9月9日零时10分去世的,9月7日到8日下午,已经生命垂危的毛泽东仍坚持看文件和书。 根据医疗组护理记录,“九月八日这一天,毛泽东看文件、看书十一次,共二小时五十分钟。他是在抢救的情况下看文件、看书的:上下肢插着静脉输液导管,胸部安有心电监护导线,鼻子里插着鼻饲管,文件和书是由别人用手托着。”直到心脏停止跳动前一刻,毛泽东才结束了他一生从未中断的读书生活,他以至死方休的精神实现了“活一天就要学习一天”的学习信条。 周恩来:审慎求真的学习志趣 周恩来的智慧和才能给与他同时代的世界各国领导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美国前总统尼克松说:“二十世纪只有少数人比得上周总理对世界历史的影响。在过去二十五年里我有幸会见过的一百多位政府首脑中,没有一个人在锐敏的才智、哲理的通达和阅历带来的智慧方面超过他,这些使他成为一位伟大的领导人。” 周恩来的坚定信念、高尚品德、政治智慧以及富有感染力的人格魅力很大程度上源于他“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学习志向和“活到老,学到老,改造到老”的学习精神。 关于学习方法,周恩来认为读书须视野开阔,要博览群书。他读书的范围十分广泛,从马列著作到西方资产阶级启蒙学者著作,从社会科学到自然科学,从古代到近代,从中国到外国,包括哲学、经济学、政治、文学、历史、科学技术等方面的书籍,他都有所涉猎或深入研究。 正是在“学无涯”精神的鞭策下,周恩来虽然日理万机,但是仍然“见缝插针”坚持学习。周恩来不但在工作中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时间学习,就是在飞机上、火车上他也是卷不释手。机组人员回忆起周恩来在飞机上学习的情景时说:“1959年前后,周总理经常到各省市视察、处理工作。在飞机上,还学习马列和毛泽东著作,批文件,找人谈话。有时从上飞机一直忙到飞机即将降落。机组乘务员看了,心里很不安,有时就悄悄走过去劝说总理休息一下,可是没有用。”有人统计过,周恩来在近百次的飞行中,没有一次是乘机休息,在几百公里甚至更短的航程中,他也不忘阅读书报。 周恩来的一生是革命的一生,实践的一生,也是学习的一生。他“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高远志向,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学习态度,孜孜以求、审慎求真的学习精神,勤思多辨、广读博览的学习方法,学用结合、学以致用的学习目的,敦教励学、为人师表的学习风范,今日重温和学习仍然熠熠生辉。 刘少奇:啃硬骨头的学习精神 刘少奇一生将读书视为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部分,无论是在求知若渴的青年时期、炮火纷飞的战争岁月,还是在工作繁忙的建设年代,他总是千方百计地挤出时间读书,如影随形,手不释卷,阅读思考。 刘少奇不仅主张要勤于学习,更强调一定要善于学习,要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1948年12月14日,他对马列学院第一班学员讲道:没有理论是不行的,不学马列主义理论是不行的,而“要学得一点东西,必须靠自己努力,方法也要弄对”,“只努力而方法不对,也学不到什么,自认为学到了,也是假的,靠不住的”。 在陕北的时候,刘少奇鼓励身边的工作人员多学习文化知识,他曾经语重心长地对时任中央警卫团班长的许志望讲:“当然了,学文化有困难,困难可以克服嘛。哪一个人的文化也是通过艰苦努力得来的,要有点蚂蚁啃骨头的精神。”他还鼓励说:“一天学两个字,明白这两个字的意思,那么一个月就是六十个,几年过后你就是个‘秀才’,这种日积月累的道理你不会不懂吧,就看你有没有毅力了。” 刘少奇不仅勉励别人用“蚂蚁啃硬骨头的精神”读书,他自己更是坚持这种“攻书”精神的典范,锲而不舍地“啃书”是刘少奇终身坚持的一种生活状态。 朱德:追求真理的实践学习法 朱德一生波澜壮阔,光辉伟大。如果要追寻他的革命足迹,那么了解他的读书历程则是必不可少的。作为中共党内卓越的军事指挥家,朱德行军打仗十分有艺术性,对策略与方法的驾驭更是炉火纯青。读书也是如此。朱德一生读书无数,但从不“死读书,读死书”,特别重视读书的方式方法。 1915年,朱德弃笔从戎后,每次带兵打仗,战前他总是事先勘察地形地貌,周密计划每个细节。这种遇事先摸清情况,再作决策的方法,使得他经常能打胜仗,很快成为著名的滇军将领。后来,为了求解心中困惑,寻找革命真理,朱德又远赴重洋,到德国和苏联进行学习考察。朱德在国外的生活,除了读书,就是深入社会,他经常深入农村和工厂,进行实地调查研究,从而认清了“中国革命问题是与国际问题相连的,而且了解到革命绝不是某一块地方的事”,“同时更把中国的事看通了”。投身革命后,特别是在系统学习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后,朱德对向实践学习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和理解。 1943年8月18日,朱德在延安《解放日报》上发表了《军事教育必须从实际出发》,文中他主要讲如何加强军事教育提高战斗力,他说学习军事与“其他的事情一样”,道理都是相通的,“只有从实际出发才能正确地解决问题”,要重视学习,勤于学习,更要善于学习,要注重把握学习规律,读书学习要“老老实实”“按部就班”“由低级到高级”“由浅而深”。 陈云:不唯书的求真求实学风 由于家境贫寒,陈云只读过小学。所以,他一直谦虚地称自己是“小学生”,在履历表“文化程度”一栏,他也一直填写“小学”二字。他常讲:“像我们这样没有什么底子,各种知识都很缺乏的人,要老老实实做小学生。”本着这样一种谦逊的态度,陈云在长期实践中坚持不懈地学习,最终由一名农家子弟成长为共和国的“掌柜”,并被赞誉为党内重视学习和善于学习的典范。 关于在职干部如何开展学习,陈云认为:“读书最好有个小组,几个人在一起讨论一下,可以互相启发,程度低的还可以得到程度高的同志帮助。”据此,陈云在中组部组织了一个学习小组,从1938年到1942年坚持了5年,这个学习小组被形象地称为“窑洞大学”。 关于学习的方法,陈云认为“一本一本书读懂的办法很重要”,如他曾说:“过去我们许多干部,书拿到手上,这句不懂那节不晓,而又不曾想法一句一句地弄通”,这样“必然半途而废”。要读就要读懂,读懂“是达到融会贯通的必经步骤”。陈云抓学习小组的学习,就是采用的这个办法。 当年参加学习小组的刘家栋回忆说:首先由每个人一本一本读原著,在自学中弄懂原著。在此基础上,与大家一起讨论结合起来,形成互相教学的局面。那时,一周要讨论一次,由一个同志或两个同志先准备好,先作发言,讲讲这一段、这一章学习内容是什么,中心思想讲了哪些。然后,大家来进行讨论,看他们讲得对不对,还有什么补充。在讨论的时候,陈云常常采用启发的方式进行引导,他强调要知无不言,甚至允许“抬杠”,使大家从争论中获得更深刻、更准确的认识,同时也活跃了学习气氛。 陈云读书十分刻苦,讲求读书学习的方法。他曾说:“各人的程度不同,环境不同,读书应该采取不同的办法。”在读书生涯中,关于学习的方法问题,陈云提出过许多真知灼见,如他指出:“最要紧,是把思想方法搞对头”,“学习理论一定要联系实际”,要做到“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等等。这些闪耀着智慧的思想,历久而弥新。 推荐阅读 (点击图片即可购买) 来源:人民出版社读书会微信公众号 责编:周凤玲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