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移动版

首页 > 学术理论 > 文坛聚焦 >

对外文化传播要善于借势


       一位孔子学院的老师给外国的孩子讲“孔融让梨”的故事,外国的孩子怎么也听不懂。有的孩子问,哥哥跟弟弟都是平等的,为什么弟弟要把大梨让给哥哥?老师解释说,让梨体现了中国文化中的“仁爱”。外国的小朋友还是不解,有的提出了自己的分法:把大梨切一半,小梨切一半,弟弟与哥哥各分一半大梨一半小梨。老师又说,中国的梨是不能分的。结果,外国的孩子彻底懵了,课没法讲下去了。
    上面的故事不是笑话,而是对外文化传播中经常发生的案例。上面的故事说明,对外文化传播不仅存在着语言的障碍,更有文化和价值观的隔膜。在全球化时代,如何进行跨文化传播?如何让中国文化更好地亲近西方社会?日前,在中国文化报理论部主办的“艺海问道”文化论坛上,与会专家给出了自己的答案:对外文化传播要找到中西方文明比较的坐标。
    北京师范大学教授于丹在“外国人对于中国文化形象的认知”课题调查中发现,外国人对很多中国哲学概念不理解,但对“仁爱”这个词却有认同感。可进一步研究发现,外国人眼中的“仁爱”,是“上帝面前的博爱”,是一种“平等的爱”,而中国人所说的“仁爱”是君臣父子仁爱体系中的“级差之爱”。“同样是仁爱,但内涵完全不同。”于丹说,这说明中西方文化即便是在看似相同的地方也会有差别,对外文化传播如果不能正视这种差别,可能会事倍功半甚至适得其反。
    除了要找到中西方文明比较的坐标,还要注意讲故事的策略。雕塑家、中国美术馆馆长吴为山的经验是要善于“借势”。吴为山一直想借助雕塑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播出去,但如果把孔子、老子、孟子的雕塑放到西方国家,人家能欣赏吗?“只是立一尊雕塑放到人家的大街上,肯定不行。西方人可能知道孔子,但老子、孟子是谁,没几个人知道,所以你别指望西方人通过一尊雕塑就能了解中国文化。”吴为山说。
    吴为山创作了一组达·芬奇和齐白石“对谈”的雕塑,取名《超越时空的对话》。中西方的两位伟大的画家,虽然生于不同时代,讲不同的语言,但却通过吴为山创作的雕塑,“走到了一起”。绝大多数西方人不知道齐白石是谁,但却十分熟悉达·芬奇。看到达·芬奇跟一位东方面孔的人“对谈”,很多西方人充满了好奇心,于是驻足观看。他们先是欣赏齐白石的雕塑,接着查阅资料了解了齐白石其人和作品,又通过齐白石了解了中国文化。不仅如此,他们还通过对比齐白石和达·芬奇的作品,自觉领会中西方绘画艺术的共性和区别。吴为山知道,在西方,胡子越长越代表有文化,所以他在创作中还特意为达·芬奇和齐白石两位艺术大师“蓄上了”长胡须。吴为山独特的讲故事的方法,赢得了西方社会的认可。意大利文化遗产部专门通过政令,将《超越时空的对话》这组雕塑请进了意大利国家博物馆并永久珍藏。
    “对外文化传播不是一厢情愿,更不是填鸭式的灌输。要想对外传播自己的文化,首先要在心平气和中完成对不同文明的比较并在对比中找到不同文明差异的坐标,然后再去寻找不同文明的共性。最后,通过小切口让外国受众借着‘共性’的桥梁自觉走进我们的文化。”北京大学教授张颐武说。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