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心 | “两弹一星”精神:自力更生创奇迹 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之“两弹一星”精神 在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为实现中国梦而奋斗的不平凡历程中,形成和积累了极为丰富的精神资源。这些精神资源不仅贯穿于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历史进程中,而且形成一些相对独立和完整的具体形态。比如,在革命时期有红船精神、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等;在建设时期有大庆精神、红旗渠精神、“两弹一星”精神等;在改革时期有载人航天精神、女排精神、抗洪精神、改革开放精神等等。 人无精神则不立,国无精神则不强。中国共产党在长期奋斗历程中形成的宝贵精神财富,已经深深融入中华民族的血脉和灵魂,成为中华民族精神的丰富滋养,是鼓舞和激励中国人民不断攻坚克难、从胜利走向胜利的强大精神动力。 抚今思昔,鉴往知来。人民出版社读书会特推出“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系列文章,与各位书友一同回溯革命、建设和改革时期的中国精神。 今天,我们一起来回顾“两弹一星”精神。 20世纪50年代,襁褓中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一穷二白、百废待兴,面对帝国主义的武力威胁,为了维护世界和平、保卫国家安全,在十分艰苦的条件下,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高瞻远瞩,毅然作出了研制“两弹一星”的战略决策。 我国科技工作者依靠自己的力量,仅用了10年左右的时间就创造了原子弹爆炸、导弹飞行和人造卫星上天的奇迹。这极大地增强了我国的国防实力,促进了科技发展,振奋了民族精神,提高了国际地位。同时,也孕育形成了一种伟大的精神,这就是热爱祖国、无私奉献,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大力协同、勇于攀登的“两弹一星”精神。
抗美援朝战争期间,美国国务院远东事务处曾提出“关于对中国使用原子弹问题”的备忘录,叫嚣在常规武器无法取胜或虽能取胜而美军伤亡过大的情况下,可以考虑对中国使用原子弹。 面对核大国的武力威胁和世界军备竞赛的严峻形势,毛泽东毅然指出,“我们也要有原子弹!”“我们也要搞人造卫星!”尽管当时中国研制核武器和空间技术的环境及条件十分艰苦,但一批优秀的科研人员满怀对新中国的真挚热爱,积极响应党和祖国的召唤,冲破重重阻碍,义无反顾地回到祖国怀抱。 邓稼先是我国核武器研制理论总设计师,被誉为“中国原子弹之父”。1948年秋,他抱着掌握本领报效祖国之志,飘洋过海,留学美国普渡大学,专攻核物理学。因学习勤奋,成绩突出,不到两年便获得了博士学位。取得学位刚9天,26岁的邓稼先就迫不及待地回到了祖国。他说:“我早已看准了自己的位置。只有掌握当今世界先进的科学技术,才能使新中国强盛起来,我应该永远站在科学的前沿阵地。” 邓稼先回国后,成为我国原子弹研制的关键人物。在接到参加原子弹研制命令的那天夜晚,他对妻子说,“从今以后我要去办一件事,办成了,一生也值得,为了它,死了也值得。”由于原子弹项目高度机密,邓稼先无法和家人通信,家人也不知道他身在何方。从此,他的名字便在报纸杂志和对外联络中消失,他的身影只出现在警卫森严的深院和沙漠戈壁。他冒着严寒酷暑,在飞沙走石的戈壁试验场度过了整整八年的艰苦时光,期间有十五次在现场指挥核试验,从而掌握了大量的第一手材料。中国成功爆炸的第一颗原子弹,就是由他最后签字确定设计方案的。他还冒着生命危险,率领研究人员在试验后迅速进入爆炸现场采样。 “两弹一星”事业之所以取得辉煌成就,一方面是因为科研工作者有热爱祖国的高尚情怀;另一方面,还因为他们有无私奉献的精神支撑。几十年的风风雨雨,他们甘当无名英雄,默默奉献,有的甚至献出了宝贵的生命。他们用自己生命的热血,谱写了一部“热爱祖国、无私奉献”的壮丽史诗。
新中国成立之初,全国科技人员只有5万,其中从事科研的人员仅600人,科学研究机构也只有三四十个。“两弹一星”研制工作者们,是一支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的队伍。他们在茫茫无际的戈壁荒原,在人烟稀少的深山峡谷,风餐露宿,不辞劳苦,克服了各种难以想象的艰难险阻,经受住了生命极限的考验。 1957年,中苏双方签订了《国防新技术合作协定》。中苏协定签订后,中央着手实施导弹和原子弹的研究设计、试制生产、勘测试验场和建立特种试验部队的计划。 当时,以钱学森为代表的一批杰出的科学家很快聚集在导弹研究院,仿制苏联提供的教学和科研弹P-1和P-2。仿制工作紧锣密鼓地开展起来,当导弹运抵试验场,一切准备就绪时,却发生了意想不到的意外。苏联借故拖延直至拒绝提供协议规定的一切设备以及液氧燃料推进剂,不但撤走了苏联专家,还带走了他们掌握的全部技术资料。这对刚有起色的中国导弹事业来说无疑是当头一棒。但是,中国科研人员硬是靠着一股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夜以继日,顽强拼搏,在苏联专家撤走的17天后,就用国产燃料成功试射了中国仿制的第一枚导弹;在第83天,祖国的地平线上终于飞起了自己制造的第一枚导弹。这枚被称为“争气弹”的导弹的发射成功,成为我国军事装备史上的一个里程碑,终结了中国没有导弹武器的历史。 “两弹一星”不仅是新中国建设成就的标志,也是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精神象征。面对极端恶劣的环境、十分困难的条件,和物资技术的严重匮乏,广大研制工作者知难而进,奋力求新,攻破了几千个重大技术难关,制造了几十万台仪器、仪表、设备。实践证明,自力更生、艰苦奋斗永远是我们战胜一切困难、夺取事业胜利的重要法宝。
为了“两弹一星”事业,全国上下一条心。周恩来和聂荣臻是“两弹一星”事业的直接领导者、组织者和指挥者。按照毛泽东针对原子弹研制计划所作出的“要大力协同,做好这件工作”的批示,聂荣臻将中国科学院、国防科研机构、工业部门、高等院校和地方科研力量“五路方面军”的科技力量组织起来,协同攻克原子弹的各种科技难关。 在党的统一领导下,全国“一盘棋”,拧成“一股绳”,大力协同,集智攻关。仅参加第一颗原子弹研制工作的就有26个部门,20多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900多个工厂、科研单位、大专院校及试验基地。 为了解决研制“两弹一星”所急需的原材料和有关仪器设备,各有关部门和省、市、区组织了1000多个单位、40多万人承担配合任务。 在研制原子弹的过程中,参加的人数超过百万,比1949年4月百万雄师渡长江还要多!当时,在国防科技人员中流行着这样一句口头禅:“我们合写一篇大文章”。 从原子弹到氢弹,美国用了7年多,苏联用了4年,法国用了8年多,中国只用了2年8个月。正是“两弹一星”的广大研制者大力协同,勇于攀登,才使我国在核武器和空间科技领域步入了世界先进国家行列,大大提升了我国的国防实力和综合国力。 “两弹一星”精神是新中国建设成就的重要代表,它开启了中华民族的强国之梦。“两弹一星”精神不仅具有深刻的历史意义,而且在我国改革开放的历程中得到了发扬和继承,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也具有重要的当代价值。有了这种精神,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才会有不竭的力量源泉。 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的:“‘两弹一星’精神激励和鼓舞了几代人,是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大力弘扬‘两弹一星’精神……加快科技进步和创新步伐,不断开辟人才培养新路径。” 推荐阅读 (点击图片即可购买) 来源:人民出版社读书会微信公众号 责编:周凤玲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