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移动版

首页 > 学术理论 > 文坛聚焦 >

“熟玩本文,深绎本意”——中国传统文学读解理论的本体性及其现代阐释(2)


    ①罗兰·巴特:《从作品到文本》,杨扬译,《文艺理论研究》1988年第5期。
    ②“文本”一开始译作“本文”。米克·巴尔:《叙述学:叙事理论导论》,谭君强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第3页。
    ③需要预先交代的是,笔者行文中所用“文本”一词有两重含义:于西方文论而言,指的是“由语言文字组成的文学实体”;于中国文论而言,西方意义上的“文本”由传统文论中的“本文”代替,而“文本”则指的是以文学本体为根本。
    ④刘勰著、范文澜注:《文心雕龙注》,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年,第713页。
    ⑤马克·昂热诺等著:《问题与观点:20世纪文学理论综论》,史忠义等译,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0年,第30页。
    ⑥沃尔夫冈·伊瑟尔:《阅读活动——审美反应理论》,金元浦、周宁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1年,第29页。此“本文”今多译为“文本”。
    ⑦欧阳修:《诗本义》,《通志堂经解》,台北:大通书局,1969年,第9155页。
    ⑧程颢、程颐著,王孝鱼点校:《二程集》,北京:中华书局,2004年,第285页。
    ⑨颜中其:《苏轼论文艺》,北京:北京出版社,1985年,第163、175页。
    ⑩苏轼著,孔凡礼点校:《苏轼文集》,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第51页。
    (11)王质:《诗总闻》(丛书集成初编本),上海:商务印书馆,1937年,第299页。
    (12)朱熹,刘永翔、徐德明校点:《晦庵先生朱文公文集》卷48,《朱子全书》第22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2年,第2213页。
    (13)冯其庸:《我的〈红楼梦〉研究——2004年9月21日在***师范大学的学术演讲》,《***师范大学学报》2005年第1期。
    (14)胡适:《胡适文存》第1集,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1989年,第91—92页。
    (15)笔者曾在《中西“互文性”理论的融通及其应用》(《社会科学战线》2016年第8期)一文对中式“通变”理论与西式“互文性”理论进行过融通互释,可参看。所谓“互文性”(intertextuality),也称“互文本性”或“文本交互性”。从本体论意义上看,“互文性”理论得以提出的初衷是不再将各种文学“文本”看成一个封闭的结构,而将其视为一种开放性机制。在该理论提出之初,法国文艺理论家朱丽娅·克里斯蒂娃在其《符号学》中即从“历时态”和“共时态”两个维度看待文学本体。而后,法国另一位文论家巴特一方面把“互文性”看成是一种“共时性”的展开,称“任何文本都是一种互文”“互文是一个无名格式的总场”“文本就意味着织物”,并用“网络学”这一新词定义“互文”;另一方面,又把“互文性”看成是一种“历时性”的展开,称“任何文本都是过去引文的重新组织”“互文的概念是给文本理论带来社会性内容的东西,是来到文本之中的先时的和当时的整个言语”(罗兰·巴特:《罗兰·巴特随笔选》,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1995年,第229页)。需要强调的是,“互文”之“互”并非单向的传递,而是多重“互动”。既包括“历时互文”与“共时互文”,还包括“正向互文”与“反哺互文”。同时,由于它以形式批评以及结构主义诗学为基础,融合了女性主义、新历史主义等各种批评方法,故而有利于“文本”及“文本内外”理路的拓展。
    (16)黄大宏:《重写:文学文本的经典化途径》,《陕西师范大学学报》2006年第6期。
    (17)拉曼·塞尔登(Raman Selden)编:《文学批评理论:从柏拉图到现在》,刘象愚、陈永国等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第436页。
    (18)萨莫瓦约:《互文性研究》,邵炜译,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3年,第12页。
    (19)郭绍虞编选:《清诗话续编》(下),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第942页。
    (20)梁宗岱:《屈原》,《梁宗岱文集Ⅱ:评论卷》,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3年,第207—208页。
    (21)王国维著,徐调孚校注:《校注人间词话》(上),上海:开明书店,1940年,第39页。
    (22)朱一玄编:《金瓶梅资料汇编》,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2年,第656页。
    (23)陈善:《扪虱新话》卷4,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年,第864页。
    (24)拉尔夫·科恩:《文学理论的未来》,程锡麟等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3年,第121-122页。
    (25)(26)(27)孙康宜、宇文所安主编:《剑桥中国文学史》,刘倩等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3年,第67、255、366页。
    (28)黄霖先生认为,中国古代认知文学的最核心的特质、基因与传统是“文学原人论”,即认为“文学原于人,以人为本。这个本,既是‘本源’的本,也是‘根本’的本。这个‘人’,是指作为人类的人、社会群体的人,不是指个体的人(论述个体创作时除外)”,并将“原人”的精髓概括为“文自人,文似人,文写人,文为人”四句话。详见黄霖先生《关于编写中国文学学史的几个问题》(《复旦学报》2011年第1期)、《“马工程”〈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史〉的守正出新》(《中国文学研究辑刊》2017年第1期)等论文。
    (29)朱一玄、刘毓忱编:《水浒传资料汇编》,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12年,第133页。
    (30)秦修容整理:《金瓶梅》(会评会校本),北京:中华书局,1998年,第1503、545页。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