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中仙桂 福禄同喜 凤穿牡丹 月饼模具俗称月饼印,最早可追溯到宋朝。千姿百态的印模、丰富多彩的图案,蕴含了古人朴素的思想情感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收藏家于进江行走10万公里,收集到3000余块月饼模具,时间从明代至今跨越500多年。 村子拆了,但月饼模具还在 “月中仙桂”月饼模具发现于我国晋南地区。晋南自古以来经济发达,文化底蕴深厚。精致细腻的雕刻纹样,有一种典型的“晋南氛围”——广寒宫被描绘成院落之形,庭院深深有一种晋商大院的浑厚气势。规整的菱形地砖,寓意着生意平顺,家族安康。玉兔捣药象征着对长者康健的祝福,官人折桂象征着子孙及第的追求。遥想当年,一家老小,在中秋佳节,月圆之日,先祭祀祈福,后团圆共食。既是对先人的追思,也是对团圆的祈愿。分食的月饼味道和嫦娥奔月的故事留存在了孩子们的记忆里。 当于进江见到这款月饼模具的时候,时间已经过去了300多年。在一个现代化的村镇人家中,一位老妇人拿出了这款模具。这是她夫家祖传的老物件。朴实的老妇人说,早些年家里过中秋节还会用它打月饼。后来,孩子们长大了,就不做了。“年轻人喜欢吃花样,咱们做的月饼都过时了”,老人说的时候一脸惆怅。 老家具里,找到明代宝贝 “凤穿牡丹”是月饼模具中的一件难得的佳品,是于进江在旧货市场一堆老家具当中偶然发现的,模具上落满灰尘,有些裂纹。其造型独特,具有双把手形式。这种样式在宋元时期比较多,明代以后就少了。此款是明嘉靖年间的作品,雕刻风格简洁明快。画面中的凤凰在太阳的光芒下活灵活现。凤穿牡丹的纹样在明代早期的瓷器、服饰上较为流行。在这件模具上还留有墨迹题刻,记录主家的姓氏、制作时间。可见在传统月饼的制作上,也有为家族手工定制的。现如今,月饼制作很少再沿袭手工的习俗,月饼模具也离开了人们的视线。 月饼里有葫芦,葫芦里有嫦娥 这款民国制作的较为特殊的异形月饼模具“福禄同喜”,是于进江在多年前从一位藏家手中“换得”的。而交换的筹码是当年还被视为“稀有品”的手机。葫芦纹样在古代备受推崇,但是作为异形葫芦的月饼模具却极为难得。而在纹样的选取上,一般是“喜”字、“寿”字和“玉兔”,单独的嫦娥玉兔却很少见。不同于传统的技艺,这块模具将仕女图的绘制技法融合其中。可见,在小小的一块模具上也大有乾坤,无论是民间艺术品还是大师佳品,都是多元艺术元素融合的结晶。 如今,于进江正忙着筹备即将在798举办的“中国古代点心模具艺术展”。未来,他希望以月饼模具的形式,建立一个中国传统糕点文化博物馆。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