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名”与“逻各斯”看中西文化精神(3)
http://www.newdu.com 2024/11/24 09:11:28 未知 赵奎英 参加讨论
注释 [1]“太初有言”中的“言”,中译本《圣经》意译为“道”,希腊“七十子”《圣经》用的是“logos”,英文译本用的是“Word”。我们这里根据英译本译为“太初有言”。 [2]See Kay Keng Khoo, “The Tao and the Logos: Lao Tzu and the Gospel of John”, International Review of Mission, vol.87, Issue 344, 1998, pp.77-84. [3]See Edwin L. Minar, Jr., “The Logos of Heraclitus”, Classical Philology, vol. 34, no. 4, 1939, pp.323-341. [4][6]Martin Heidegger, Being and Time, tran. by John Macquarrie & Edward Robinson, Oxford: Basil Blackwell Publisher Ltd, 1962, p.209, p.55. [5]W. K. C, Guthrie, A History of Greek Philosophy, vol.1,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62, pp.420-424. [7]伽达默尔:《哲学解释学》,夏镇平等译,第60页,上海译文出版社2004年版。 [8][38][41]Jacques Derrida, Of Grammatology, tran. by Gayatri C. Spivak, Baltimore: Johns Hopkins University Press, 1976, pp.11-12, p.71, p.72. [9][31][34]张隆溪:《道与逻各斯:东西方文学阐释学》,冯川译,第38页,第33页、第43页,第37页,江苏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 [10][20]参见钱锺书《管锥编》第2册,第408页,第404页,中华书局1986年版。 [11]参见邓舒《卫礼贤对〈道德经〉重要概念的翻译评析》,《西部学刊》2019 年8月上半月刊。 [12]屠孝实:《名学纲要》,第41页,商务印书馆1926年版。 [13]曹峰:《中国古代“名”的政治思想研究》,第1页,上海古籍出版社2017年版。 [14]王琯:《公孙龙子悬解》,第23页,中华书局1992年版。 [15]魏徵、令孤德棻:《隋书》,第946页,中华书局1973年版。 [16]《仪礼注疏》,郑玄注、贾公彦疏,《十三经注疏》上,第1072页,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版。 [17]刘宝楠:《论语正义》,《诸子集成》第1册,第282页,中华书局2006年版。 [18]任继昉:《释名汇校》,第178页,齐鲁书社2006年版。 [19]老子:《老子》,王弼注,第1页,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版。 [21][39]许慎:《说文解字》,段玉裁注,第763页,第129—136页、第591—593页,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年版。 [22]胡适:《名教》,《胡适文存》第3册,第30页,华文出版社2013年版。 [23]王弼:《老子指略》,《王弼集校释》上册,楼宇烈校释,第196页,中华书局1980年版。 [24]转引自《海德格尔选集》下册,孙周兴选编,第983页,上海三联书店1996年版。 [25]张隆溪:《道与逻各斯:东西方文学阐释学》,冯川译,第40—41页。并见张隆溪《阐释的普遍性》,《哲学研究》2018 年第3 期。 [26]史忠义:《中西比较诗学新谈》,第228页,河南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27]Yu Jiyuan, “Logos and Dao: Conceptions of Reality in Heraclitus and Laozi”, in: Li Chenyang & Franklin Perkins(eds.), Chinese Metaphysics and its Problems,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15, pp.112-113. [28]柏拉图:《理想国》,郭斌和、张竹明译,第388页,商务印书馆1986年版。 [29]柏拉图:《斐多》,杨绛译,第72页,辽宁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30]张隆溪曾明确谈到,“我进行东西方比较,其目的正是要不顾深刻的文化差异而发现其中共同的东西”,并宣称“我始终不相信任何文学和文化传统的独特性主张”。参见张隆溪《道与逻各斯:东西方文学阐释学》,“中译本序”第9页、第12页。 [32]童明:《说西—道东:中西比较和解构》,《首都师范大学学报》2016年第1期。 [33]杨乃乔:《悖立与整合:东方儒道诗学与西方诗学的本体论、语言论比较》,第33页、第140—143页、第185—191页,文化艺术出版社1998年版。 [35]参见力之《论汤炳正先生〈原“名”〉之学术价值》,《贵州文史丛刊》2014年第2期。 [36]亚里士多德:《范畴篇 解释篇》,方书春译,第55页,商务印书馆 1959 年版。 [37]卡西尔:《语言与神话》,甘阳译,第70—71页,三联书店1988年版。 [40]郝大维、安乐哲:《通过孔子而思》,第319—321页,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42]Jacques Derrida, Margins of Philosophy, tran. with Additional Notes by Alan Bass, Brighton: the Harvester Press Limited, 1982, pp.21-22. [43]冯友兰:《中国哲学简史》,第292页,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 (责任编辑:admin) |
- 上一篇:传统目录学与当代学术研究
- 下一篇:“圆照”:从佛教术语到诗学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