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家博物馆和法国卢浮宫博物馆共同举办“卢浮宫的创想——卢浮宫与馆藏珍品见证法国历史八百年”展览,让观众—— 一日看尽“卢浮”八百年 让·德·拉封丹(1621-1695)雕像 (1785年,大理石,高173厘米,宽110厘米,厚129.5厘米) 皮埃尔·朱利安(1731-1804年) 卢浮宫博物馆雕塑部藏 步入魔法森林的雷诺 (约1761-1765年,布面油画,高72厘米,宽91厘米) 让-奥诺雷·弗拉格纳尔(1732-1806年) 卢浮宫博物馆绘画部藏 1月13日,法国卢浮宫博物馆在中国国家博物馆的展览开幕了,这是两个世界级重要博物馆的又一次合作,尽管在参展的126件展品中,并没有深入人心的“卢浮三宝” ——蒙娜丽莎、胜利女神和断臂维纳斯,但却涵盖了卢浮宫从始建之初至今、来自八大藏品部的架上绘画、雕塑、瓷器、陶器、泥塑等丰富多样的藏品,可谓是卢浮宫八百年历史发展的一个缩影。不仅如此,观众还可以从展览中感受到弗朗索瓦一世、路易十四、拿破仑一世等王室的艺术收藏品位。在3月31日展览结束前,公众都可以到国家博物馆的“小卢浮”去转一转。 从瓦卢瓦王朝时期,弗朗索瓦一世喜爱的意大利文艺复兴艺术和北欧精致的写实主义流派油画到法国大革命时期,拿破仑一世从欧洲各国掠夺的绘画、古董、素描和工艺品,再到卢浮宫近年来面向东方和不同文明收藏的伊斯兰艺术品和当代艺术品,展览以卢浮宫的重要历史发展阶段为节点,共分为“序幕——重修卢浮宫”“宫殿与王室收藏”“卢浮宫与启蒙运动”“拿破仑博物馆”“从权力王宫到万国博物馆”“今日卢浮宫”六个部分,其中包括6件首次亮相中国的重磅展品,弗拉格纳尔的《步入魔法森林的雷诺》 、古罗马皇帝装束的路易十四骑马青铜像、拿破仑纹章图案的羊毛地毯、公元1世纪大理石狮子雕塑、埃及赫努塔奈布的陪葬木侍俑和安东尼·凡戴克的油画《筹备圣-塞巴斯蒂安的殉难》 。 在参展藏品的选择上,卢浮宫馆长让-吕克·马丁内兹表示,他们秉承着两个标准,第一个是要展现卢浮宫的发展和历史,希望找到历史印记比较明显的作品。比如路易十四时期的藏品比较多,因为路易十四是很重要的一个国王,丰富了卢浮宫的馆藏;在18世纪启蒙艺术运动时,卢浮宫已经有了博物馆的雏形,而在拿破仑第一帝国时,卢浮宫真正成为一座博物馆。第二个标准就是要展现卢浮宫馆藏的丰富性,直到今天卢浮宫的藏品仍在不断丰富。比如, 2004年卢浮宫新收藏的《马头》以及展厅中循环播放的视频中,向观众介绍了今天的卢浮宫对当代艺术收藏的关注。卢浮宫藏品从形式、艺术流派、艺术时期都展现出多样性,以前很多人对卢浮宫存在一种偏见,认为几件举世闻名的珍品就代表了卢浮宫的重要性,其实不然,卢浮宫不仅有文艺复兴画派、也有北方画派,弗兰德斯画派等等。 值得注意的是,展览每个板块中都可以看到卢浮宫各个时期的建筑模型,法方策展人之一的凡尚·波马莱德说:“卢浮宫一直在扩建,在建筑方面不断发生变化,卢浮宫本身就是一件艺术珍品,这件艺术品直到今天仍在不停吸纳、变化,就像一部活着的艺术史。与此同时,卢浮宫的收藏品位也在改变,以前的卢浮宫的艺术收藏更偏向于古典,这代表了部分王室的品位,也有符合当时政治需要的原因。今天的卢浮宫面向古希腊、古罗马、古埃及、古东方等不同的文明,并建造了专门展示伊斯兰文明的建筑,我们希望中国观众注意到卢浮宫在建筑上的变化。 ” 至于中国观众一直心心念念的“卢浮三宝” ,法方策展人之一帕斯卡·托雷斯遗憾地表示,这三件作品今后走出卢浮宫的可能性不大,尽管它们在世界范围内都有相当高的受欢迎程度。“ 《萨莫特拉斯的胜利女神》是法国考古学家的发现,从未成为希腊的国家遗产。 《蒙娜丽莎的微笑》是意大利画家达·芬奇的作品,但它不属于意大利。当时法国国王弗朗索瓦一世邀请达·芬奇到法国,并成为其最大的资助者,达·芬奇将这幅作品带到了法国。达·芬奇去世后,弗朗索瓦一世从达·芬奇的学徒手里将其买了下来,一直保留到今天。同样的, 《断臂维纳斯》是古希腊的雕塑作品,却是卢浮宫在法国大革命之后进入改革和扩建时期时,由路易十八出资买下来的。法国大革命之后,卢浮宫从国外购买了很多艺术品,因此它们在卢浮宫展出是最为合适的,也具有其合法性。频繁地将一个博物馆最重要的艺术品搬来搬去,我认为并不妥当。 ” 卢浮宫作为世界上历史悠久的大型博物馆之一,声名远播,吸引的游客有七成是外国游客,近十年来,到访的中国观众越来越多,中国游客已经成为访问卢浮宫的观众第二大群体。让-吕克·马丁内兹认为,卢浮宫来到中国,与中国国家博物馆合作举办“卢浮宫的创想”一展,让中国观众零距离接触卢浮宫,更好地了解卢浮宫,这是此展最主要的使命。
(责任编辑:admin)
|